归隐与醉酒: 陶渊明饮酒诗中的人生哲学

2024-04-27 06:55张秋芬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陶渊明

张秋芬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更是晚年的经典之作。虽归隐桃源田园,陶渊明以酒为怀,将诗酒相融,以悲怆的方式,以酒作诗,表达内心所感所悟。本文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从自然、处世、生命等三方面,对陶渊明饮酒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展开分析,探究陶渊明的诗酒人生,进而对其归隐与醉酒做出多维评价,为陶渊明饮酒诗的相关研究做一些补充。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独立人格;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5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16

陶渊明有60多篇诗词都和酒有关,其饮酒诗作也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陶渊明的饮酒诗展开了研究,但围绕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生命哲学而展开的讨论较少。通过研究陶饮酒诗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可以窥得时代风貌对当时的诗人的影响,以及陶渊明在黑暗艰险的时代环境中所形成的自得其乐、通达豁然的人生观。他的饮酒诗风格朴素独特,他成功地做到了将酒与诗融为一体,并在自己的诗作中传达自己强烈个人精神的人生哲学。

一、自然哲学:追求本真

陶渊明因家境贫寒而走上仕途,却在41岁时辞退彭泽县知府,53岁时开始作饮酒诗,抒写12年隐居乡间的心路历程。陶渊明为何会突然选择归隐与醉酒?原来早年的陶渊明出生于没落仕族,受父亲、祖父的熏陶,也曾立志雄心,想要入朝为官,为国效力。但苦于朝廷的黑暗政治,历经十余载官场生涯,未被重用。

而这些经历也成就了饮酒诗人陶渊明,如若他生于太平盛世,家世显赫,仕途一帆风顺,他不会通过饮酒来将自己内心所思所感写入诗中,他的诗作也不会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伟大的诗人往往是在逆境中有所成。辞官隐居,回归自然,这是一次返璞归真,是于自然之中寻找生活的本真。

劳作之余,陶渊明与邻村村民饮酒作乐,无上下级之分,亦无繁文缛节,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和乐趣。[1]陶渊明耕种南山,劳作之后“斗酒聚比邻”。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的心胸和眼界还是很宽广的,他说:“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不如把酒共欢,珍惜当下。

陶渊明将自己融于自然,与山水之间,与天地自然皆融为一体。他觉得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美丽与祥和的。如《饮酒》其五,这首不管是在艺术造诣上还是在后世影响上,都是其饮酒组诗中的代表佳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如常人般与世隔绝,而是生活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悠闲地游走在山川田园之间。陶渊明沉湎于农耕,其耕种之意不在于谋生,而在于融入大自然,与山水相伴。如“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与“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他不求皇权富贵,只求农忙时开垦南山、锄头耕种,茶余饭后邻里欢聚一堂,闲暇之余乡邻自由畅饮,这便生活的“真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饮酒致醉,采菊东篱下,抬头望向南山,只见山间雾气缭绕,飞鸟结伴归林。“飞鸟相与还”与《归去来兮辞》中“云之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有相似之处寓意同一,飞鸟归林与陶渊明的归隐也有相似之处,他何尝不似这飞鸟。飞鸟朝去夕回,倦飞而还时,知晓山林是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终还是回归田园,是一次自我的返璞归真。诗末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的是这里蕴含的人生真谛无法用言语表达。是什么“真意”能让他“忘言”呢?“至情言语则无声”,这里强调“真”,真即是自然。暂且不妨将这里的“真”,理解为辞官归隐追寻自然,是他此刻感受到的关于人生的真谛。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运用大量意象来描绘农民形象和乡村生活场景。《饮酒(其五)》诗人取“采菊东篱仰南山”“山气环绕”“飞鸟归”的自然田景;《饮酒(其七)》诗人取秋菊之英,萬物于黄昏止息,归鸟鸣叫入林中的自然气息。[2]这两首诗皆采取常见的乡间意象,传达了陶渊明怡然自得的心境和修身洁行的决心,使诗作充满了浓郁的生命气息。读陶饮酒诗,能在诗中感受到诗人闲暇时与邻里把酒言欢,农忙时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自然生活状态。

陶渊明历经了十余年的官场沉浮,他痛恨当时社会种种肮脏、虚伪的现象,到了这片天然的净土,体会到了精神的自由与自由,身心与自然的融洽。在这种氛围下,陶渊明感到人生的快乐。他对生活的热爱,都集中在了这一杯美酒和一首诗上。

陶渊明隐居之后并未避世不出。他不像庙堂朝臣,身居高位却不履行职责;也不像隐居名士,远离自然不问世事。他的饮酒诗作中仍不乏针砭时弊之作,《饮酒》组诗的半数以上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批评。例如《饮酒》其二:“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对于社会善恶不报的现象展开了批判。陶渊明的归隐与醉酒,是追求自然之真,是坚守自己的本心之“真”。

二、处世哲学:坚守独立

陶饮酒诗不仅蕴含魏晋时期的时代风范,自然田园之美,同时陶饮酒诗也展现了他于纷争现实中对独立人格的坚守。

陶渊明的饮酒诗作,有饮酒时的潇洒,也有酒后的遗世而独立。陶渊明有一种任真情怀,这种情怀传达的是不屈服、不盲从的处世态度。醉酒后的陶渊明身上有一种“傲”,但并非孤傲,是傲然自得,是从简单田野生活中获取的自信喜乐、自得其乐,是“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3]酒能让人尽情,让人忘忧,这时作出的诗作也是最生动真实的。[4]

如《饮酒》其八,陶渊明以青松为自己的写照来表理自己的独立情怀:“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3]青松长于东园,在平常之时,青松往往被荒草所掩盖,待到严寒霜降,众草凋零,青松才得以显现身姿。诗人以孤松来自比,表理人应像青松一样卓然独立,不随波逐流、被世俗所羁绊。他最终选择归隐,或被世俗所扰,或追求本心,但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坚决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辞官后,他选择归乡种田,与官场断绝联系,选择当个普通农夫,守护最后一片精神净土,这也是他坚守自我独立人格的体现。

《饮酒》其十二也表明了自己的归隐之决心:“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3]诗人借张挚、杨伦辞官而不归的例子,以示其归隐之志。世间是是非非多烦扰,归隐后的陶渊明以一个智者的态度可怜那些还在权力金钱中迷失的俗人。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三中评:“篇中引用二子,渊明盖以自况,辞近牢骚。末数语颇有傲世之意。”[5]他的归隐与醉酒既不是消极避世,也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是一次文人的自觉选择,陶渊明的选择超越了传统的社会功利价值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宗教、哲学等领域的人物都受到了影响,这些充分展现了陶渊明在文化界的重大影响力。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诗人,更是一个文化符号,遗世而独立。

《饮酒》其七中写道:“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百花凋零的秋天,唯有菊花不惧怕寒冷,在秋季粲然独放,陶渊明借菊花自喻自己坚韧、独立的个性。虽在末句“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自表其隐居终身的决心,但从上句的“忘忧”“遗世”足见其中的壮志难酬,并不是一味地悠然自得,啸傲东轩下本应是隐居生活的怡然自乐,而“聊复”一词又给整首诗作平添几分感伤。陶渊明用寥寥数词,写归鸟与落日,道忘忧与遗世,慨旷达与伤怀,陶渊明以落日归鸟自比辞官归乡,对菊饮酒,自斟自饮,解忧忘俗之外,别有一番雅趣。

在这个世事充满变化无常的社会里,有个性与独立人格的人必然是会孤独的,这在孤独的现实体验中,这种伤感与悲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会慢慢消解,从而产生一种捍卫独立人格的力量,这也是陶渊明推崇归隐之缘由。

陶渊明酒诗中,既有“人生若寄,憔悴有时”[3]的游移不定;也有“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3]的虚幻无常;还有“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3]的无奈之叹。个体的生命在广阔的宇宙面前显得那么脆弱短暂,如诗人在《饮酒》其十五中感慨:“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3]然陶潜一生清贫,空有一腔热血无处可施展,但诗人穷且益坚,躬耕自处。名利束缚人就像缰绳和锁链一样,但陶渊明素志丝毫不被这尘世所染。陶渊明由官到隐,并非一时的“穷困”和“达观”,而是一种个人选择。

归隐田园,他是自由而独立的。脱离于追名逐利的俗世之外,摒弃从小接受的儒家入仕思想,他的归隐与醉酒是一次对儒家“群”“同”思想的背离。陶渊明的“群”“同”思想则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实现了对独立的追寻与现实存在的合二为一。

三、生命哲学:通达超脱

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守道固穷,追寻冲淡。也许正如他人生后期所追求的那样,享受自然最重要,这也是他对人生的深切体会。于是,他对于生命也怀有了一种通达超脱的态度。

陶渊明生于魏晋时期,在儒学思想根基上,佛学和玄学广为盛行,为后世的三教交融提供理论基础。陶渊明也深受这些思想影响,其诗作兼备道家的避世归隐和生死坦然、佛家的四大皆空和禅定观念、儒者的正义和安贫乐道。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其人生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无法战胜自身欲望。他虽然早年研习儒学,但历经仕途坎坷后毅然摆脱纷扰政治而归隐,去拥抱与亲近自然,更有一种在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之后,仍保留仍内心淳朴的难得。在《饮酒》其十五中陶渊明感慨:“宇宙一何悠,人生至少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3]面对无穷的宇宙,人力微小,所以对很多事都不要过于去追逐。陶渊明已经知晓,他即将老死在这片田园之中,生也好,死也罢,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一壶酒就能让他心旷神怡。与其沉溺于世俗的荣华富贵,还不如融入天地,享受大自然。

退仕之后,他摒弃了当朝儒学,开始追求道家的“逍遥”,主张“及时享乐”。“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这些词语都显示出其受到道教推崇自然天籁的熏陶。《饮酒》其十一中体现了道教的“逍遥”:“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各养千金区,临化消其宝。”[3]他认为人的一生拘泥于名利和虚幻的名声上是不可取的。同理,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命而努力地保持健康也是不明智的。一个人死亡,不仅肉身消失,连灵魂都会湮没。因此,他认为,生命应该随心所欲,不必有所顾忌,也不必有所追求。

《饮酒》其一、其二、其三也体现了道家精神。其一讲的是死者收敛后家人悲痛的情形,当死者被安葬时,所有人都在哭泣,而陶渊明则坦然地说,他的生命里没有荣耀,也没有耻辱,他只是后悔自己的酒水还没有尽兴就死去了。其二在丧事开始前举行的仪式。诗人描述了亲人们的悲痛,虽对无法饮酒感到遗憾,却也为自己将要离开家园而感到难过。其三是关于葬礼的情况。对于埋骨之后的黄泉世界会是什么样,陶渊明没有过多的推测,他认为即便是智者也难逃脱死亡。

这三首诗表达的都是陶渊明早已看淡生死的通达之境,虽有几分伤感,却非为死,只是对无法尽情饮酒与将要离开家园而遗憾。这也是陶渊明在生命最后的时间少之又少的遗憾之处了。他认为饮酒是人的自然性情和本能欲望,这时的他对生死也很坦然。他认为生命只是一个自然过程,人有生就有死。在田园饮酒作诗的生活中,他的天性与精神得到了释放,归隐田园也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6]

陶渊明居于庐山之下,与佛家的领袖惠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受佛教气氛的熏陶。陶渊明虽然不信奉佛教,但佛教的四大皆空对陶渊明的生死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生与死的态度非常坦然通达,他对生活的认识也颇具佛教色彩。佛教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便可解世间一切烦恼,对于生死就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陶渊明三仕三隐,人生多舛,无论面对世事、祸福得失,都能坦然面对。尤其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能够坦然面对,不会被死亡所困扰。他相信人有生就有死,这是纯粹的自然法则,人要对死亡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佛教的“我”“禅定”“舍弃”等观念。

陶渊明将儒释道三大世界观融为一体,饮酒不在酒,醉酒不醉心。[7]所以他对生死的看法是最淡然的。“不知生,焉知死”,生与死是人类的一个永恒命题,对于陶渊明也是。其实细细品味,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感伤与挣扎,但由于他对生死有一种清醒的认知,生命总会回归自然,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脱。或许陶渊明选择俯瞰天地,悠然南山,对于处于那个朝代的文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时间易逝,万物都将会消亡,但靖节先生在其饮酒诗所传达出的人生态度与崇高品质会随着时间历久弥新,给后世迷茫的世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洗礼。

四、结语

历来评论家对陶渊明归隐与醉酒的选择,是追求本心还是消极避世,众说纷纭。就其人格而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敢于蔑视权贵、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品质,是后世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叛逆性格和渊明的思想如出一辙;辛弃疾感慨“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这些不正是封建社会里共同的苦闷吗?这些文人所发出的感慨,是真正发掘了陶詩中的积极思想,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鼓励。然而陶渊明对后世的思想方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政治上失意后,就会产生消极避世的思想。唐代白居易坦然承认,他晚年的时候,消极的世界观占主导以后,便用陶诗和饮酒来安慰苦闷的心灵“且效最皆皆”;苏轼亦是如此。但是陶诗只是外在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个人内心思想才是内在原因。总之,《饮酒》组诗是陶渊明超脱自然的人生哲学的体现,陶对自然本真的追寻、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对生死的通达超脱,也使其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唐雯雯.陶渊明饮酒诗的人生之乐[J].文学教育(上),2015,(10):43-44.

[2]刘航宇.“采菊东篱下”,“纵浪大化中” ——论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J].中国文艺家,2019,(02):99-101.

[3]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210.

[4](明)方孝孺.逊志斋集[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533.

[5](清)温汝能.陶诗汇评(卷三)[M].上海:扫叶山房,1919.

[6]杜雨蒙.从陶渊明饮酒诗看其“出世观”[J].汉字文化,2019,(02):82-84.

[7]李祯.陶渊明酒诗研究[D].兰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陶渊明 饮酒》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