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土地” 与培养“公民”

2024-04-27 06:55王凯阳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公民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由作为质料因的“土地”和作为形式因的“公民”两部分组成。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分别从重要性、样貌、培养方法这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土地”与“公民”之于“理想国”的重要地位。在建设“理想国”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没有伟大的公民便没有伟大的城邦。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的构思启发着现代人思考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关乎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土地;公民;理想国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6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20

政治理论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并在一个较为具体的时间被创建起来的”[1]12。思想家们创造某一理论必然是对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有感而发,他们的理论建构必然融入针砭时弊的现实关怀,又必然寄寓对理想生活的满腔期待。若要洞悉某一思想家的政治理论,既需要立足具体时代发掘思想家所面对的实然问题,亦要能超越特定时代的时空范围理解隐藏在思想背后应然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就是思想家们的政治理想。因此,学者萨拜因对“政治理论”的含义有这样精炼的概括:“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问题所做的那种‘受过规训的探究。”[1]12这里“受过规训”显然是指理论要受思想者自身政治倾向、政治认同、政治理想的“规训”。本文将从“规训”亦即政治理想的角度出发,描绘亚里士多德理想政治蓝图的质料因—— “土地”,并锁定成就这一宏伟志业的关键组成要件,亦是“理想国”的形式因—— “公民”。“土地”与“公民”二者共同构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轮廓。

一、“理想国”的质料因:“土地”

(一)“土地”的重要性

什么是质料因?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讲,质料因是构成个别具体事物的材料。人们欲探寻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理想城邦究竟是何等样貌,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构建一个城邦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术语表达就是要知道城邦建构的质料是什么?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有句名言“为政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2]265。显然,“地”这一条件在排列序位上优先于“人”这一条件。道理很简单,一方面缘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人天然是陆生动物,只有依附于土地,“脚踏实地”才能生存。尤其在古代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土地既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亦是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更是国家之间争夺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缘于土地所具有的地缘属性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土地所处的空间位置密切关系到一个国家所面临安全形势的严峻程度。因此,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安全上讲,土地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构建理想城邦自然不会遗漏土地这一重要事项。

(二)“理想国”中的土地样貌

土地既然如上所述为构建城邦的重要质料,那么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规划这一质料的样貌呢?他的思路是从疆域大小和地理位置两个维度入手。首先要明白“理想国”的疆域面积究竟应该有多大。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国境的大小或土地的面积来说,应当以足使它的居民能够过闲暇的生活为度。”[3]362即拥有土地的大小至少要满足城邦经济生活上的自给自足,适中即可。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无端随意扩张城邦的领土是不顾及城邦实际能力的鲁莽之举:“有如个别的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工具那样,城邦的大小也各有它适中的限度。任何事物倘使过小或过大都将丧失天赋的能力而不克尽其功用。”[3]359其次要清楚理想国究竟应该安居于何地。亚里士多德是这么安排理想城邦所处地理位置的:“一个城邦的地理环境应该是敌军难于进入而居民却容易外出的……中心城市的位置,照我们的理想应有海陆方面的交通。”[3]363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出于安全需要和经济利益两个方面的考虑,因为一个稳定的城邦得以长久维系无疑取决于对每个公民“生存、温饱、发展”三大基本问题的解决程度。生存问题是安全问题,温饱问题是经济问题,城邦的选址若能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则依托山川可以防御,凭借海洋可以贸易,这对统治者来说自然是最佳选择。

(三)建设“土地”的方案

在明晰土地的疆域面積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之后,亚里士多德接下来思考的便是怎样建设土地使其成为理想的家园。对于土地的用途,亚里士多德从私用和公用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首先是私用的维度,“私人住房的布置,如果按照希朴达摩的新设计,让各户鳞次栉比,建造整齐的房屋,自然有益于观瞻而且便利于平时的活动。可是就战时的保卫而论,我们的要求又恰好相反,古代街巷的参错曲折常使入侵的敌兵无法找到内窜的途径,而闯进城中的陌生人也难以找到他的出路。所以,应该兼取两者的长处,仿照农民栽培葡萄的‘密垅,这样就可能制定出对平时和战时两方面都相宜的里巷方案”[3]377。可知要在城邦的土地上建设私人住房,理应遵循外表美观与内在安全相统一的原则才为适宜。其次是公用的维度,对于在哪里布置城邦内的公共设施,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选取令人瞩目的地方以凸显公共设施的神圣性,例如在食堂、神庙、广场等地,“这样的地区自然要在全城的高坡,具有俯瞰四方的形胜”[3]379。因为食堂、神庙、广场这些地方不仅作为日常闲暇休憩的地方而存在,其实它们背后承载的是一种公共精神。人们在这些场所从事公共聚餐,祭拜等活动,其实是一个融入城邦集体的过程,是一个公共精神养成的过程,意义可谓深远。故对于公共设施的选址是基于教化的目的,而不仅是出于对城市设计美学的考虑。

综上,拥有适中的疆域,选择“依山傍水”的位置,这便是理想城邦所应具备的质料。当然僵死的土地仍需要有生命的人相匹配才能形成能动的生活,继而演变为鲜活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指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各种自然条件。)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4]11那么接下来本文将勾勒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的形式因—— “公民”。

二﹑“理想国”的形式因:“公民”

(一)“公民”的重要性

什么是形式因?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讲,形式因是构成个别具体事物的本质。公民对于现实中的城邦可能是不可或缺的质料,但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公民不是低级质料,而是构成“理想城邦”高级的形式,即公民构成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公民”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古希腊时代的“公民”是一个政治性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则是一个法律概念。亚里士多德是遵循着参与政治才使人成为公民这一条“政治的逻辑”来界定公民身份的,他说:“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3]113公民的重要性在于,他们掌握着城邦的公共职位,决定着城邦的内政与外交,支配着城邦命运的走向,他们与城邦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因此,萨托利说:“考虑到环境的因素,这种情况极有道理,那时的公民和城邦被共同命运和生死关切紧紧拴在一起,一座城邦被征服后,它的居民或被卖为奴,或者惨遭屠戮。”[5]309 “(完美城邦)指的是公民和城邦组织(形式)的一体化。”[5]306由此可见,公民之于城邦兴衰存亡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看到了公民的重要地位,《政治学》此书最终的落脚点才回归到“理想公民”的主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公民样貌

公民既然为构建城邦的形式,那么在亚里士多德所设计的理想城邦类型里,应该生活着怎样的公民才能助力理想城邦的实现?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公民是习惯于战斗生活,保持团结强大的公民,是能够在对外斗争中加深对家园土地热爱的公民。其次,“理想国”中公民的品格既有“理智”,又不失“精神”或“灵魂”。“理智”是对智慧、节制、正义品格的统称,“精神”或“灵魂”则由勇毅和坚忍品格构成。公民之所以需要“理智”是因为“等到和平来临,社会趋于繁荣,共享闲暇,大家又往往流于放纵了”[3]399。即为了不使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忘乎所以,娱乐至死,为避免“一到和平闲暇的日子,就堕落而降为奴隶的侪辈”[3]400,这样大大损伤公民意志的情况发生。亚里士多德认为:“他们既生长于安逸豐饶的环境中,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3]400公民之所以需要“精神”或“灵魂”是因为“从城邦的立场来看,灵魂崇高的人是无价之宝,因为他们能为城邦提供最伟大的服务,却又只满足于得到荣誉的奖赏”[6]132。

(三)培养“理想公民”的方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理想公民”需要城邦的合理介入。“亚里士多德表明,城邦应该提供我们希望儿童和家庭成员都得到的大多数东西——用亚里士多德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人类非相对利益的良好指标。”[7]221-222可见向公民群体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服务既是衡量城邦优劣的标准之一,更是城邦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理想城邦该怎样培养自己的理想公民呢?

对于“理智”公民的培养方法,亚里士多德分为两个方面阐述相应的举措:一方面是发挥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教育者需要有意引导受教育者所能接触到的外界事物,譬如对于儿童游戏内容的选择:“儿童游戏要既不流于卑鄙,又不致劳累,也不内涵柔靡的情调。”[3]408譬如对于儿童所倾听音乐曲调曲词的选择亦有要求,择取中和庄敬的杜里调比较合适。因为“就教育而论……选择歌词和乐调应当以培养品德为主”[3]438。对于儿童故事内容的选材亦要留心,因为“所有这些都须为他们日后应努力的事业和任务预先着想”[3]409;另一方面,城邦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城邦每一位公民日常的言行;“立法家的首要责任应当在城邦杜绝一切秽亵的语言和举动”[3]40“要是年龄已大(指公民)而犹做出类乎奴隶的卑鄙言行,就该刻以罚金。”[3]409因为这样厉行禁止不仅是所谓个人自由的小问题,而是关乎营造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所处生活环境氛围的大问题;同时,城邦需要强力介入整顿文娱行业,让文娱领域提供的文化娱乐消费品风清气正。“我们也应该杜绝秽亵的图画展览和秽亵的戏剧表演。”[3]410除此还要规范演艺人的行为,“于是艺人们为投听众的所好,就不仅淹没了自己的心志,连自己的身体也不得不按照时尚的兴趣而忸怩作态了。”[3]435可见亚里士多德觉得现实中艺人们的各种情态实在无助于培养观赏者高尚的情操。

对于“赋有精神”公民的培养方法,亚里士多德建议通过对城邦里的青少年(还未到成为城邦公民的法定年龄)进行体育训练来达成。显然,亚里士多德这里是借鉴了当时斯巴达城邦的教育方法,但其又对这种“常对他们(指青少年)身体的发育和姿态有所损害”[3]420的残酷以至无人道的锻炼方法的不足之处有所扬弃。亚里士多德认为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应教以轻便的体操,到了十八岁以后再进行剧烈适宜的运动。锻炼身体的目的不仅是要给青年们的内心注入尚武精神,更重要还是要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毕竟公民得以为公民,不仅是简单地参与政治与否的问题,还有保护城邦不受侵犯的义务问题。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不是狭隘的完全不尊重个性,把个体塑造为工具的斯巴达式教育,也不是狭隘技巧性的智者学派式的知识教育,而是广义上着眼于培育健全人格(勇敢坚忍又不失智慧节制正义的品德)和公民情怀的社会教育。达到如此的教育效果,需要政治家(立法者)的远见卓识和敢于作为,需要质朴良善社会风气的引领熏陶,需要受教育个体的勤勉和坚持不懈,这样才能锻造明哲之人。理想城邦有能力、有办法教育出这样既有理智又赋有精神的公民。因此,当“土地”与“人民”这两项要素同时具备之后,亚里士多德心中的“理想国”才算初具轮廓。这样的“理想国”是不同于当时各城邦实际的样貌,因为“理想国”建立的初衷是为实现“人生较高的宗旨”,这与现实中的各城邦“崇尚鄙俗的趋向,力图培养那些可见实效和容易获得近利的各种品性”[3]396的目的大相径庭。即使这些现实中的城邦“以政体优良著称”,但其若不重视对公民人格的养育和精神气质的塑造,“也不把教育方针引向一切善德”[3]396的话,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拥有再优良的政体都不算是真正优良的城邦。

三﹑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对现代人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理想城邦所需具备的质料因和形式因两方面论述,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这纸蓝图的图景愈渐清晰,虽然当时没有机会付诸实践,但这并不妨碍现代人去认识它,毕竟“即使实际上从未实现过,但原则上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达到”[7]221。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给人们带来的启发和思考不仅是要兼顾好“土地”这一质料中所包含的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这两方面,更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的重视不能不促使现代人关注各自民族的教育。因为教育事业不仅是一项公共事业,它更关系到一国发展的前途命运,所谓“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3]412。尤其是在当下国家间竞争日渐严峻激烈的大背景下,将一国的教育事业提升到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一点也不夸张,而决定一国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尤为看重。既然“要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①是新时代我国育人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将这一宏愿落实,就需要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受教育主体多方的群策群力。只有这样,一个能够培养出“赋有理智和精神”的人的民族才是真正伟大的民族,毕竟仅仅实现经济繁盛并不等于国家真正强大。“一个繁荣富庶的城邦不一定就是一个伟大的城邦”[3]359,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一个能够培养伟大公民的城邦,才是真正偉大的城邦,是真正的理想王国。

注释:

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3日第6版。

参考文献: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

[2]杨伯峻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8:265.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13-43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5]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6-309.

[6]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32.

[7]赖安·巴洛特.希腊政治思想[M].余慧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9:221-222.

作者简介:

王凯阳,男,陕西西安人,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

猜你喜欢
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公民
论公民美育
大理:梦游理想国
直销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十二公民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