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光” 的 词义演变分析

2024-04-27 17:17马宁悦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转喻多义词隐喻

马宁悦

【摘要】“光”是现代汉语多义词之一,其词义引申方式为辐射式引申与链条式引申相结合;引申路径主要为由具体到抽象引申;词义引申的认知机制主要有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关键词】多义词;光;隐喻;转喻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12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38

一词多义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发展演变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对象,认知语言学主张根据人类的认知过程解释一词多义现象。认知是语言学历时发展的必备条件,没有人的主观认知能动性,语言不可能发展(林正军、杨忠,2005)。范畴化、转喻和隐喻是建立在人类经验和想象力基础之上的基本认知能力。当人们在运用已知的词汇对新事物、新观念或新经验命名时,这种命名运用了语言经济性原则,填补了詞汇的空白,使词汇意义得到了扩展(李瑛、文旭,2006)。“光”属于现代汉语多义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多种词性,义项丰富。文章通过对多义词“光”在词典中的释义进行梳理,分析多义词“光”义项间的扩展关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对其义项的演变方式作出解释。本文语料未随文标注的均来自BCC语料库。

一、“光”的词典释义

“光”在《6000词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共收录11个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收录12个义项,在“汉典”中共收录9个义项。将上述词典释义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以下15个义项:

二、多义词“光”的词义演变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为,多义范畴常常难以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或特征集束来概括,其数个子范畴中虽然存在着一个核心子范畴,但其他子范畴往往不是通过上下位关系与它相联系,而是通过家族相似关系与之相连,形成一个意义链,链上相邻的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的关系而共有某些属性,但不相邻的节点却不一定有共同的属性。同一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范畴的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成员的家族相似性的典型程度越高,越接近原型成员;反之,则越接近边缘成员。下面据此分析“光”的词义的引申。

(一)“光”的引申方式

汉语词义引申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一个意义向各个不同方面的引申,可以称之为“辐射式引申”。例如“光”的本义是“光芒,光亮”,太阳、月亮和星辰等天体都会发出光芒,于是人们把它们合称为“三光”,“光”引申出“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意义;有光芒和光亮的照射,物体表面才会有光泽感,才能呈现不同的色彩,因此由“光芒,光亮”又引申出“色泽,光彩”的意义;“照耀”是“光”产生的动作行为,于是由名词“光芒,光亮”引申出了相应的动词“照耀”;西汉文学家匡衡凿穿墙壁引入邻居的烛光读书,称之为“凿壁借光”,后来“借光”引申为分沾他人的利益或好处,“光”由本义又引申出了“恩惠,好处”的意义;有光芒的地方才会明亮,“光”还引申出了“明亮”义。

第二种方式是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又由乙义引申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引申,可以称之为“链条式引申”。这种引申方式的特点是:其中一个意义只和它邻近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而与其他意义差得较远。例如,“光”引申出“明亮”义,“明亮”引申出“光滑”义;光滑的物体表面通常是裸露平整的,又由“光滑”义引申出“裸露”义;“裸露”就是指没有东西遮盖或者除了自身外什么都不附带,引申出“一点不剩,完了”。

这两种引申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明亮”义由辐射式引申产生了三个义项,其中“荣誉”义和”光滑”义又分别引申出其他义项,即从辐射式引申的一个义项又产生了链条式引申。将上述两种引申方式结合在一起,对“光”的15个义项作出分析得到“光”的义项引申关系图如下:

(二)“光”引申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范畴观认为,词义之间是通过某种认知机制(如抽象化、具体化、隐喻、转喻等)关联起来的。隐喻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基于人们基本经验的、概念性的、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多义范畴研究有效地解释了人们是如何基于经验,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在不同认知域之间建立连通关系,进而构成了以家族相似性为范式的多义范畴系统。多义词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可以通过隐喻和转喻来解释。下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利用隐喻和转喻机制对“光”的义项的演变进行分析和解释。

“光”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光”字从人跪坐,首上顶戴火炬形,是一个会意结构。《说文解字》对“光”的释义为“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其最初的本义是指火产生的光芒,而后引申为其他各种光芒。例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

(1)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2)光远而自有他燿者也。

(3)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

其中用到的“光”就是其本义“光芒,光亮”。日、月和星辰是空中发出光芒的三种主要天体,古人不直接称呼它们的名字而用“光”字借代,将三者合称为“三光”,这是根据天体发出光芒的特点,即利用“天体”和“光”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转喻而引申出义项“日、月、星辰等天体”。例如:

(4)天有三光,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

名词词性的“光芒,光亮”还引申出了动词词性的“照耀”这一义项,“照耀”是“光”产生的动作行为,二者的语义关系为“施事-动作”关系,于是由事物域投射到了动作域,施事“光芒,光亮”转喻其动作行为产生了义项“照耀”。例如:

(5)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周书·洛诰》)

这句话中“光”即为“照耀”的意义。由本义引申出的另一个义项是“恩惠,好处”,例如常用的词语“借光、沾光、叨光”等。“借光”“沾光”中“光”的最初是表本义的,例如:

(6)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鲍照《从登香炉峰》)

其中的“沾光”本义是指“沾得阳光”;“凿壁借光”中“借光”是指引入邻居的烛光来读书。“从邻居借得烛光”“沾到阳光”等用法都隐含“从他人处得到好处或利益”的意义,于是用“光”来比喻其他各种好处或利益,由具体域的本义引申为抽象域的好处、利益,产生了义项“恩惠,好处”。现代汉语中“借光”“沾光”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转移,通常在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作为敬辞使用。例如:

(7)今天你过生日,我也借光喝点酒。

(8)陈佳鹏回到老家,给奶奶也戴上了金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大孙子的荣誉我也沾光了!(《人民日报》2023-10-7)

(9)凡做戏,总带着一点社戏性,供着神位,是看戏的主体,人们去看,不过叨光。(鲁迅《女吊》)

“色泽,光彩”义也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义项,有的物體的表面被光照射时容易反光,会有光泽感,受到光的照射或折射作用显现出鲜艳明亮的色彩,例如水、油和珍珠等,因此相应地有“水光、油光、珠光“等词语。并且“光”本身也有不同的色彩,二者之间是相关的关系,可以认为是本义由转喻引申产生了“色泽,光彩”义。“光”的“景色”义是由“色泽,光彩”义引申而来的,表“景色”时常用的词语有“风光、春光、山光”等。“光”在这些词语中最初的意义就是“色泽,光彩”,在使用中逐渐引申为表示“风景”。例如:

(10)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谢朓《和徐都曹》)

诗句中“风光”是指春风和草木上反射出的日光,即草木的光彩;“春光”原是指“春日的阳光”。现在“风光”的意义则是“风景、景象”,相应地,“春光”就是“春日的景象”,“山光”是“山的景色”;这是用部分的“光彩”转指“风景”整体,也就是“色泽,光彩”通过部分整体间的转喻引申出了“景色”义。例如:

(11)这里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12)学生们在玄武湖畔领略大好春光。

(13)沿滇藏公路穿过村寨,一路山光、水色、乡间景,确实使人心旷神怡。

黑暗的地方受到光芒的照射就会变得明亮,两者之间有因果的关系,因为有光的照射,所以明亮,可以看作用结果“明亮”转喻原因“光芒”,因此本义通过转喻引申产生了“明亮”义。例如:

(14)患者换上了新的眼角膜,终于重见光明。

(15)他的生命结局是悲惨的,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光辉的。

由“明亮”引申而来的义项有三个。首先是“光阴,时光”义。“光”的义项“明亮”与“阴”的义项“阴暗”联合起来,即“明亮与阴暗”可以转指“白昼与黑夜”,由借昼夜交替继而转指时间的推移,由此“光”便产生了表示时间的意义。例如: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7)青春短暂,韶光易逝。

(18)我真想回到从前无拘束、无忧虑的儿时去,可惜年光不能够倒流。(巴金《家》)

“荣誉”也是由“明亮”引申而来的义项。例如“争光”,在古汉语中,“争光”一词使用的是“光”的本义,例如:

(19)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淮南子·说山训》)

这句话的意思是“星星不能和太阳争夺光芒”,因此这里“争光”的“光”是本义“光芒”的意思。“荣誉”会让人联想到光彩、明亮的事物,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因此“争光”的今义演变为“争夺荣誉”,“光”由“明亮”义隐喻引申出“荣誉”的意义。例如:

(20)体育健儿们奋勇拼搏,为国争光。

(21)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增辉,发扬光大”义是从“荣誉”引申而来的,“增辉”可以理解为“使显耀”“使……发扬光大”,例如“光宗耀祖”意为“为家族增光,使祖先显耀”;“光前裕后”意为“光大前人的事业”。因此“荣誉”经过转喻引申产生了“增辉,发扬光大”的意义。“称人来访的敬辞”是由这一义项进一步引申得到的,暗含“他人的到来为某一地方增辉”的意义,这可以看作是“增辉”义的转喻引申义。例如:

(22)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朋友光临奥运会。

(23)便利店以抽奖活动吸引消费者光顾。

综上,由“明亮”义引申出的第二个义项形成了一个链条式引申,从“明亮”引申到“荣誉”,再引申到“增辉,发扬光大”,最后引申为“称人来访的敬辞”。

“光”的“光滑”义也是由“明亮”引申而来的。表面光滑的物体对光的反射率更高,因而这些物体表面会有光泽感,看起来很明亮。两者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即因为物体表面光滑,才会明亮;也可以将“明亮”看作光滑物体的特征。所以“光滑”义项是由“明亮”义经过结果和特征转喻引申产生的。例如:

(24)玻璃纤维类滤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表面光滑等优点。

(25)鹅卵石的表面很光溜。

光滑的物体表面是没有摩擦力的,于是根据“光滑”代表物体表面没有任何其他的物质,是裸露在外的,那么“光滑”通过转喻就引申出了“裸露”的意义,属于感知转喻。例如:

(26)一座座绿山现在变得光秃秃。

(27)他们穿草鞋或光赤的脚有力地她这砂石遍布的草地。

“裸露”的意思是“没有东西遮盖,暴露在外”,也就是除了露出的物体外没有其余任何东西,于是由“裸露”义又引申表示“只,单”;

(28)他购买了不少西班牙语的书籍,光是《堂·吉诃德》就买了好几个版本。

(29)公司的事不是光我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的。

因为没有其余任何物体,所以也引申表示“一点儿不剩”。例如:

(30)他一口气喝光了杯中的酒。

(31)节假日的门票不到半天就卖光了。

综上所述,多义词“光”通过隐喻和转喻由本义引申出了不同词性的多个义项。隐喻和转喻是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功能,虽然在分析时把每个义项的引申划分为隐喻或转喻机制的作用,但两者是一个连续统,虽然有区别,但也不能截然分开,有的词义从相似的角度看属于隐喻,从相关的角度看又可以看作转喻,因此各个义项实际的认知机制可能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三、结语

多义词“光”在本义“光芒”的基础上,以辐射式和链条式引申相结合,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演变成为具有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等词性义项的多义词。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纂处.5000词现代汉语词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

[2]汉语大字典编纂处.6000词现代汉语大词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2.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2(1).

[5]李仕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黄”字义项分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5).

[6]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3).

[7]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8]孟慧娟,汪银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词“张”的词义演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9]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0]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1]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猜你喜欢
转喻多义词隐喻
多义词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