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角色定位与实践意义

2024-04-28 05:38唐金武,毕淑敏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理论依据角色定位

唐金武,毕淑敏

摘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作为党中央与政府提出的最新关于城市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城市模式,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并隨即试点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依靠政策优势,坚持发展为了青年,发展依靠青年,坚持国家政策牵引,使其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当前,通过分析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角色定位,得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服务青年发展,建设宜居、宜学、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青年发展型城市;理论依据;角色定位;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432.6;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4)-01-022-1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聚集城市,在城市工作、学习、生活,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青团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也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2]新时代党中央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对青年提出了一系列期望与重托,并实施相关政策与法律,以保障青年的合法权益与发展需求。近期,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建设一个让青年工作安心、学习上心、生活舒心的现代化城市。《意见》指出,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指“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3]“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4],青年与城市密不可分,两者之间互相成就,互相依存。由于《意见》于2022年4月印发,各地才刚兴起,因此,学界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相关成果并不多。截止2023年5月24日,通过CNKI(中国知网)以“青年发展型城市”为篇名中文检索统计可知,学术期刊58篇,报纸66篇,成果多以政策宣传、政策解读为主,少有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相关路径的构想与规划。如:孙久文、蒋治认为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培育“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奋勇开拓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制胜法宝” [5];许昊等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更新以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大议题。[6]所以,当前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角色定位、实践意义的梳理、解读与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为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提供方法途径。

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来源

当前,对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政策依据的解读,首先需要对政府与党中央关于“青年”这一群体的政策方针进行梳理与总结,方能理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青年作为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经济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主要动力。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年”这一群体。早在1956年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一文中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7]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8]2012年5月4日,胡锦涛指出,“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9]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一个民族只有寄托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展。”[2]每一代中共领导人都对青年予以重任,希望其勇担时代责任,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繁荣。近年来,国家关于青年的相关政策,愈发增多,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的力量。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青年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在接续奋斗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10],白皮书成为新时代青年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担当。此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指导青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总体目标。随后,各省各市相继以《规划》为蓝本,结合实际,开始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如2019年河南省制定的《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与2020年广州市制定的《广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成为指导青年发展的“百科全书”,涵盖了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工作、权益保障等各个方面。

青年作为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群体,是一个城市繁荣昌盛的关键,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是为了服务于青年。中国最早提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要追溯于2017年10月12日,深圳市青联第八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深圳市学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深圳共青团提出了“探索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11]2022年《意见》印发,原文内容包括:1.总体要求;2.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3.围绕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4.组织实施,[3]成为指导青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为了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新型城市建设。[12]在《意见》的指导下,近期公布了试点城市(含直辖市的市辖区)45个,试点县域99个,涵盖了东、中、西部,成为新时代新型城市建设的又一目标。

(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作为新时代城市发展转型的新趋势,在《意见》中已经指明其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倡导青年优先发展,激发青年担当作为,注重普惠均等导向”。[3]根据《意见》,通过归纳整理,总结了当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始终。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与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领导不仅仅局限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大政方针的制定,还涉及到城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对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首先需要理解“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两个主题。在“青年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对“青年”提出了相关论述,1927年党的五大决议案提出:“在革命运动发展中,中国的青年们有很大的作用”。[13]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積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4]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青年的引导,国家各部委也相继出台相关意见,如200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等七部出台《关于实施青年文化行动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通知》等。在“城市发展”方面,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首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其次,要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依附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1小时通勤圈建设,建设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再者,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等。[12]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补齐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等。

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已有了理论准备与实践基础,如何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治理格局,就需要形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5],以把青年工作放在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位置。

2.坚持发展为了青年,倡导青年优先发展。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坚持“发展为了青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年轻化,中国财富快速地向年轻人聚集,据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公司在北京发布的《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显示,高净值人群结构开始向年轻化趋势显现,2021年新经济创富一代达到一半左右;中国经济由旧转新,已成为常态,向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转变。[16]所以青年已经是中国经济稳定提升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坚持发展为了青年,倡导青年优先发展,才能依靠青年将城市打造成活力迸发、充满希望之地。近年来,各地都加紧推行政策,以吸引高学历青年落户、工作。

2021年以来,深圳、南京、长沙等一系列大城市对青年人才特别是硕博人才的吸引力度甚是大。城市依靠青年人才,城市想留住青年人才,就需要对青年群体予以福利,让青年享受大城市所带来的幸福感、方便感。所以当前要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理念,把握好青年与城市的统一对立关系,青年依靠城市实现人生理想、享受城市生活,城市依靠青年建设繁荣经济、完善城市结构,两者相互依存。

但是,城市青年并不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代表,城市中还存在一些边缘青年群体,被称之为“街角青年”。街角青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父母离异、受教育水平低、家庭困难等,使青年群体流入街角,成为偷鸡摸狗、打架闹事之辈,成为社会的“蛀虫”。因此,在推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城市已有青年的管理与教育。早在21世纪初期黄海在《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白》中认为“街角青年”问题的解决需要共青团组织与社区组织联合,建立新型社区青年组织,方能对“街角青年”进行转化。[17]新时代,需要关注青年群体的结构变化,需要区分青年群体的不同,解决部分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健康的影响,以提高青年的整体质量水平。

3.坚持发展依靠青年,激发广大青年有为。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坚持“发展依靠青年”。新时代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使中国经济开始向新产业、新技术转变,数字化经济进入快车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科技实力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显著动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依靠青年人才,需要激发广大青年担当作为,党中央与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以激发青年参与城市建设。新中国成立不足百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抓住青年、依靠青年,注重青年群体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青年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8]因此,不管中国梦的实现,还是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最终还需依靠青年,让青年成为伟大目标的推动者。

如何激发广大青年的热情,刘俊彦,朱峰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我国青年政策的完善》中认为:首先,需要提高城市经济的包容性,即关于城市青年的相关政策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同步;其次,需要提高城市的政治包容性,即扩大青年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力度,通过公平、平等的方式参与;然后,需要提高城市的社会包容性,即需要支撑不同类别的青年发展,需要包容多样;最后,则需要提高文化与空间的包容性,即需要提供一个适合青年文化发展的空间。[19]上面所描述的是关于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相关意见,同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也需要城市予以青年极大的包容性,以促进青年更加全面、公平、可持续的发展。2022年7月18日保定日报中刊登了一篇《坚持“发展为了青年”——一论努力建设京津冀最具竞争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中认为,需要将保定建设成为“希望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是广大青年绽放精彩的广阔舞台”[20]。激发广大青年有所为,需要给青年希望,给青年为之拼搏奋斗的立足点。

4.坚持国家政策牵引,注重普惠均等导向。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以政策为牵引,从青年的角度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短板,以帮助青年更好地完成关于就业、创业、婚姻、生子等方面问题,为青年提供一个完善的工作生活平台。[3]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与政府在青年生产生活等方面,均实施了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青年的合法权益。在就业、创业问题上,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中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提出: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加强青年就业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21]在婚姻问题上,2017年9月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将青年婚恋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加强青年婚恋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动青年婚恋观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前进。[22]从以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于青年发展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已经较为充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继续坚持发挥政策牵引的作用,以提高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新时代如何加强对青年操心事、烦心事的解决,是建设可持续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关键。在政策与措施制定与实施中,需要加强对城市青年群体的分析。其一,关于“青年”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年的年龄区间是14-44岁,而生理学则认为青年的年龄区间在14-22岁。2017年《规划》中对青年的年龄确定为14-35周岁,也成为了当前关于青年的主流划分。其二,关于青年群体类型的划分,大致分为城市企业青年群体、城市新经济组织青年群体、城市个体经营青年群体、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城市待业与下岗青年群体、城市网络青年群体,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需要不同的政策方针来引导。[23]其三,关于城市青年的来源,一是城市原有的青年,二是城镇化导致大量青年流入城市,三是毕业来城市谋求工作需求的大学生,四是外来务工的青年,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青年这一群体。不同来源的青年,各有不同的属性与特征,因此,需要加以区分与引导。

总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在区分青年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加以政策牵引,帮助青年解决身边问题,为青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角色定位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服务青年发展,宜居、宜学、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据中国青年报社通过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统计:在对 1611 名受访青年进行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问题上采访,发现44.3%的青年关注教育政策,42.8%的青年关注落户政策,41.7%的青年关注产业发展,39.8%的青年关注经济水平(39.8%),32.0%的青年关注公共服务、31.9%的青年关注生态环境,30.7%的青年关注养老保障等。[24]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角色定位旨在服务青年群体,从青年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民生等多方面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营造出一个治理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

(一)创新城市就业创业平台,促进青年稳

定就业近年来,北上广深特大城市成为青年毕业最具吸引力的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公共设施完整,吸引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前来。就业问题始终是摆在青年面前的第一矛盾,青年的发展、提升和就业、创业不可分割,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为青年提供一个稳定的、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服务青年。新时代以来,各大城市加强对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的分析与总结,颁布了适合自身的青年就业创业政策。2022年2月18日合肥市开展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申报认定工作,以提高青年实践水平;2022年7月19日南京市出台12项政策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大城市为吸引高校毕业生前来就业,纷纷采取各种就业创业福利措施,以期提高青年落户就业率。

促进青年稳就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城市就业创业平台,以综合治理青年工作问题。当前,各市都在积极搭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如2022年6月29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其中就阐述到要加快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以加大对港珠澳青年发展的政策扶持。因此,城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具体措施:1.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加大对青年的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培训,注意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市场导向的青年人才;2.建立健全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拓展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率;3.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青年失业援助措施,以帮助青年度过困难期。[25]

(二)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房,让青年“住

有所居”稳定青年工作最好的措施是让青年“住有所居”,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民生问题是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房。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主要包括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四种,前三种是为本地户籍服务,而公共租赁房即保障性租赁房是为收入偏少的困难家庭、新就業无房的工作者或外来务工者所供应。[26]近年来,各市都开展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打造近20万套保障性租赁房;浙江省2022年上半年就已筹建31.9万套保障性租赁房,以供青年定居生活。

保障性租赁房的建设,是为解决青年毕业就业时,无充足的资金来源而实施的福利性措施。近期北京通过政策的方式,推动保障性租赁房的建设,即《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2)》中明确认为:北京保障性住房还处于起步状态,因此,需要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房、公租房等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审核分配机制。[27]同时,也需要透明保障性公租房的审核分配环节,申请保障性公租房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回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进行登记,并对最后结果进行审核、公示等。

除了保障性租赁房外,各大城市还推行购房新政,近期合肥、青岛、杭州等大城市放宽或者取消外地户籍居民在本地购房的社保以及个税要求,无疑是给青年购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青年“住有所居”,以更大的激情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三)筑牢生态环保防护红线,提高青年生

活质量当代,城市不单以GDP指标为衡量标准,2017年12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结合中国国情,初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CSDIS),CSDIS主要包括经济、民主、资源、消耗、环境各个层面。其中环境治理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同样需要筑牢生态环保防护线。城市作为一个人地关系非常紧密的特殊区域,由于工业、农业、服务业活动的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频繁,不可避免的导致生态环境的复杂化,破坏严重。因此,整治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是每个城市的需求,也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必要要求。在《2018-201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对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协调提出了建议:1.以政府为主导;2.调动公众的积极性;3.建立跨行政区、跨行业的生态环境协调机构;4.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产的一部分。[28]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市金山区、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均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环保也需从政府、民众、企业、环保机构出发,构建一套政府主导下、民众参与、企业节能减排的生态环保体系,并设立环保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

环境优良、生态宜居方能吸引青年,留住人才。当前,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的代表长沙、江山、无锡、余姚等,花园城市的代表厦门、南京、广州、杭州、苏州等;生态宜居城市代表珠海、金华、九江、惠州、深圳、厦门等。在已有的城市代表中,许多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单位,因此,生态环保工作早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筑牢生态环保防护红线,提高青年生活治理。《意见》指出,青年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理念,动员广大青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倡导青年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能减排等,以增强青年的节约意识与绿色消费意识。[3]

(四)完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保障青年身

心健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完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在保障青年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方能推动青年可持续发展。这几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席卷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许多城市由于疫情封闭处理,导致城市经济受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众多青年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2022年全球失业人数达到7300万,严重的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低谷,所以完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至关重要。党中央与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用以构建城市医疗卫生体系。2018年8月发布《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29]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的标准化水平和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以提高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抗能力。[30]地方大城市也加紧城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圳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优化医疗服务项目及打包收费政策,健全分级诊疗引导机制,切实为市民就医减负降压”[31]。

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对于城市医疗卫生事业,需要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同时需要整合城乡医疗资源,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32]保障青年身心健康,需要统筹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医疗行为,加大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完善关于青年的医疗保障机制。

(五)办好城市民生实事问题,给青年解决

“操心事”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如何办好城市民生实事问题,是给青年减负、减重的关键。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构建一整套解决青年相关民生问题的方案,即需要对福利保障、子女入学、老人赡养、婚姻问题等进行政策指导、法律支持。在婚育生育养育上,《意见》指出要加强青年婚姻观、家庭观的教育与引导,增强婴儿出生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能力,加强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3]在老年人服务上,《意见》也对其做出了相关论述,指出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减轻青年赡养老人压力”[3]。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问题上,我国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出“五缓四减三补贴”的就业保障体系,为青年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9]新时代以来,多地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保障性的措施,如2022年6月17日廊坊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二十条政策措施》中,提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挖掘基层就业岗位、增加见习岗位、增加临时性公益岗位等。[33]

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依旧需要沿着各大城市在民生问题上的政策措施,努力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体系,解决青年生产生活的“操心事”,为青年提供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完备的,教育、卫生、养老体系齐全的现代化大都市。

(六)全力打造青春时尚城市,为青年注入

“活力”青年作為最富活力的社会群体,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为青年打造青春时尚城市,为青年注入时代“活力”。主要方法有:建立青春时尚地标,设计青春logo,以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青春时尚产业,如深圳市素有“中国女装看深圳”之说,以及香港被称为“时尚之都”等;举办一系列青年文化艺术节,充分调动大学生以及青年的积极性,开展一系列青春活动,以营造富有青春因素的城市氛围;推行一系列的惠青政策,抓住青年需求的核心问题,减轻关于青年业务的审批环节,有效的搭建青年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方便青年反馈所需。

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也需从各大青春时尚城市中寻找方案,为青年营造青春活力的环境。首先,党委领导,加强青年党员的积极示范作用,加强党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为青春时尚城市建设建言献策;其次,政府引导,加快一系列关于惠青政策的推行,增多相关政策的宣传与演讲,为青年营造出一个富有青年活力的城市;最后,组织参与,提高社会组织参与时尚城市的建设,社会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青春活动,为青年提供多样的生活……

(七)建设城市优质教育体系,为青年提供

高质量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优质教育体系,为青年提供高质量教育。《意见》指出,要建设高质量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教育环境,需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就近入学教育制度,提高高中阶段的普及教育,补全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让青年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3]除了应对青年群体外,还需加大对青年子女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当前,各大城市已实施了相关的教育措施,如深圳市紧抓“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让更多的教育资源普及到更多家庭中,并且加大高等水平大学的建设,以完成深圳教育的最后一块拼图;上海作为传统的教育强市,近期上海印发的《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以实现上海教育能够更包容、更活力、更开放,形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使教育事业与人力资源开发接近世界先进水平。[34]

所以,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教育体系,坚持政府主体的责任地位,强化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规范好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以此,减轻青年家长的负担,为青年提供更多空闲时间,追求人生价值,享受生活。

(八)推动城市走向善治道路,给青年营造

稳定环境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体系成为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城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推动城市走善治道路,让青年参与到城市社会治理中。《意见》指出,要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作用,简化青年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途径,在基层单位打造青年队伍人才,“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载体和青联、学联等组织枢纽”,为青年提供更多作为城市主人翁的机会,为城市建言献策。[3]当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善治道路,合肥市党群联手,以激活城市基层善治道路,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主要措施有:1.建立“小巷管家”,带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据悉瑶海区已培养了55支1000多人的“小巷管家”,处理事件达到万件次;2.搭建党群服务平台,让邻里互助,培养互相帮助的邻里文化;3.党群共同议事,解决社区“疑难杂症”,建立“党群议事会”,真正服务于基层。[35]

青年发展型城市善治道路的建设,脱离不了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群团组织参与和人民群众支持。需要构建一套涉及城市所有主体的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体系,让各个主体发挥各自的特性,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协同参与,让善治之路得以实现,打造城市服务型社会治理,遵循“服务至上”的理念,让每一位青年都参与到善治道路中。

三、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青年作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青年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需要把握好青年,发挥青年的战斗力与生产力,为城市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首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间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这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其次,青年发展型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最新模型,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推行的,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最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开始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下,显得更为重要。

(二)是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抉择当前,城市按功能大致可分为工业型城市、港口型城市、商业型城市、旅游型城市与宗教型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支撑点也各不相同。但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或多或少会迎来改变,有升有降,主要是一些城市并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大发展、大变迁中失去先机,导致其最终没落。如以煤炭产业为支柱的鄂尔多斯过去很长时间有“鬼城”之称;再如美国制造业的骄傲底特律在2013年7月申请破产保护,这座曾拥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失败案例的典范。探索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化道路,是现代城市都要考虑的事情,城市因青年而繁荣,这不是空谈。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意到青年人才,特别是科技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在深圳,据统计2022年常住非户籍人口达到1200多万人,占比总人口的68.5%,足以说明大多数是外来务工的青年群体,作为一个科技之都,正汇集着中国大量的科技青年人才。

青年发展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要注重青年的重要性,要留住青年、吸引青年,就必须以政策为导向,为青年营造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大都市形象。近年来,合肥市以科技为导向,引进与发展科技产业,形成了一个个科技产业集群,成功迈入新一线城市。合肥市的成功离不开其敏锐的人才战略,近年来合肥市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平台,以“科教基地”吸引人才,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并联合培养青年人才,最终铸造成一座“科创名城”。因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依托人才,作为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抉择。

(三)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

城市现代化一般来说是指摆脱传统的落后的社会经济,以现代的科技水平、先进理念助力城市转型,转变原有的低效生产力水平,进而发展高效率、高生产率的现代化产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因此,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

城市现代化建设已出现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等现代化形式,也有类似青年发展型城市模式的青年友好型城市、青年成长型城市以及青年创新型城市。当然,青年发展型城市也有其自身特性,在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方面,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快速转型,实现城市中传统低效能工业向科技为导向的现代工业转型;亦有利于为青年提供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与城市服务,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青年发展型城市以青年为导向,集聚了大量的青年人才,也推动了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

(四)是城市与青年结合的双向选择城市与青年作为互相成就的一对,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要“让青年与城市更精准‘双向奔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主旨就是把城市与青年二者统一,让城市与青年互相促进,最终推动城市繁荣、青年安居乐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已历经几十年之久,也建成了富有影响力的特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并且在强省会战略中,也新兴起郑州、成都、合肥等富有特色的大城市,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建设硕果累累。但,事物发展具有矛盾性,城市快速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额房价、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城市发展需要注意每一个负面影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同样,青年在城市获得就业、创业机会,也会对应产生生活、工作压力,因此,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需要解决城市与青年这一矛盾问题,让城市与青年能够互相融合,和谐发展。

城市与青年结合的双向选择,首先,城市需要对症下药,加强政策的服务力度,解决青年的“急难愁盼”问题,扩宽政策的征集范围,引入青年视角,让更多青年能够反映真实诉求;其次,青年需要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下,加强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学习,积极参与城市社会治理,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城市准则,共同铸造清洁美丽的大都市。所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兼顾城市与青年两个主体,让青年优先发展,增强青年的获得感,最终得以推动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9.

[2]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1.

[3]杜沂蒙.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22-04-06(001).

[4]保定日报特约评论员.坚持“发展为了青年”[N].保定日报,2022-07-18(A01).

[5]孙久文,蒋治.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科学内涵与战略构想[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6]许昊,华晨,李咏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老旧社区社会活力再生规划路径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2(03):96.

[7]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4.

[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9.

[9]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11]深圳探索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J].中国产经,2017(10):80-8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 03/13/content_5592681.htm.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4.

[14]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9.

[15]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3.

[16]《2021私人財富报告》显示:私人银行要“以质取胜”[EB/OL].(2021-5-27).http://jrj.wuhan.gov.cn/ynzx_57/whhsh/202105/t20210527_1706979.shtml.

[17]黄海.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71-172.

[18]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

[19]刘俊彦,朱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与我国青年政策的完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67-271,288.

[20]保定日报特约评论员.坚持“发展为了青年”[N].保定日报,2022-07-18(A01).

[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22-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5/13/content_5690111.htm.

[22]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7-9-18).http://www.gov.cn/xinwen/2017-09/18/content_5225967.htm.

[23]宿利南.城市青年创业理论与实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7-8.

[24]杜园春,肖平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九成受访青年期待所在城市被选为试点[N].中国青年报,2022-05-17(003).

[25]张良驯,杨长征.中国青年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07-308.

[26]邹一南.户籍制度改革:路径冲突与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81.

[27]《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EB/OL].(2022-8-5).https://t.ynet.cn/baijia/33167757.html.

[28]许涛,张学良,刘乃全.2018-2019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11-413.

[29]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18-8-19).http://www.gov.cn/xinwen/2018-08/19/content_5314911.htm.

[3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2-21).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31]罗莉琼,刘施尧.夯实“顶天立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N].深圳特区报,2022-07-22(A01).

[32]张岩,孙洪敏.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5.

[33]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二十条政策措施[EB/OL].(2022-6-17).http://www.lf.gov.cn/Item/121224.aspx.

[34]张鹏.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N].文汇报,2021-08-28(002).

[35]安徽合肥:党群携手 激活基层善治——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N].人民日报,2022-6-23(15).

Theoretical Basis, Role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y

TANG Jinwu1, Bi Shumin2

(1.School of Marxism,Qufu Norm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272000,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 As the latest urban model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youth development propos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soon as it was put forward, and has been promoted on a pilot basis. 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ies rely on policy advantages,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youth,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adhere to the national policy traction, so that it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t pres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y is to build a modern city suitable for living, learning and working, to better combine the city and youth,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road of urban construction.

Keywords:youth-development-oriented city; theoretical basis; role orient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責任编辑:王清玲)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理论依据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大连市体育中心场馆现状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