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2024-05-01 04:29杨佳佳
黑龙江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工作站基层理论

陈 瑞,杨佳佳

(1.长丰县致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肥 231100; 2.哈尔滨学院 文法学院,哈尔滨 150086)

实现基层社会工作站全覆盖是制度化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对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途径的畅通与规范。我国各地基层社工站建设得到较快发展[1],虽然在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但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并梳理相关的研究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为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与研究指明方向。

1 社会工作站研究概况

以“社工站”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9月16日共检索出715篇文献资料,其中学术期刊430篇,学位论文206篇,报刊文章60篇,辑刊文献3篇,会议论文7篇,特色期刊文章9篇。

1.1 总体研究趋势

我国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01年,但彼时的社会工作站建设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发达地区,相关研究成果也大多与上海社会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每年仅有1篇或零星几篇发文量。2008年后,社会工作站的建设逐渐推广,涉及广东、湖南、天津等地,相关研究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增速缓慢且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19年开始,相关研究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尤其是2020—2021年增速最快。由此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工作站建设与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研究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呈现出积极良好的研究趋势。

1.2 成果类别分布

经检索,当前关于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的大部分成果为期刊论文,占比60.14%,其中《中国社会工作》发文量最多,刊发274篇,其次是《中国民政》28篇、《社会工作》11篇、《大社会》10篇,《社会与公益》《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福利(理论版)》等刊物均低于10篇。

所有学术期刊论文中,核心期刊(CSSCI、北大核心、AMI)发文量较少,仅为23篇,占学术期刊发文总量的5.35%,其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4篇,《中国青年研究》刊发3篇,其他刊物均只有1篇。

从发文作者分布来看,发文较多的作者有王思斌(8篇)、张和清(4篇)、刘战旗(4篇),徐选国、徐道稳、陈涛等均发表3篇,关信平、万江红等均发表2篇。从发文机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理工大学(10篇)、北京大学(9篇)、中国社会工作学会(9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7篇)等。可见,社会工作站建设与发展表现为越发达的地区其相关研究成果也越突出。

2 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进展

当前,学界关于社会工作站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抽象理论/模式建构和具体个案/样本分析三种类型,涉及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意义与作用、理论与方法、路径与逻辑、政社关系、问题(困境)与经验(对策)、基层社会工作站督导与人才队伍建设六个方面。

2.1 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站是社会工作发挥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有效路径,能够从多方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部分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或社区治理相契合,突出了社会工作站建设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能够转变单向的治理模式,实现国家、社会力量多元主体间的耦合[2]。“社工站制度”为社会工作服务制度的本土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2 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理论与方法

从理论层面来看,王思斌强调社会工作站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政策共同体”的问题[3],认为基层社工站建设应坚持事业与专业互促的思路,实现专业化、本地化发展。从方法层面来看,张明锁认为社会工作站建设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谋划,统筹建设[4]。持类似观点的焦若水认为,应利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思维分析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生态系统,构建滋养性环境[5]。与上述观点不同,祝西冰等提出了“去专业化”的原则,以此对社会工作站进行调适,助力民生服务的实践与拓展[6]。尽管上述观点在理论与方法层面的讨论存在不同,但都对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应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整体性把握,促进社会工作站的良性与协调发展,助力社会工作站落地生根。

2.3 基层社会工作站的建设路径与运行逻辑

随着社会工作站的全面推行,其覆盖率不断提高,主要呈现出广东“双百模式”、湖南“禾计划”、行政模式与混合模式四种类型。尹忠海等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对上述四种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融合路径[7]。谢正富等提出了“行政吸纳专业”的建设及运行实践逻辑,即社会工作站与基层政府实现组织融合、功能替代、角色转换与资源整合[8]。卜海建等提出“组织资本培育”的建设路径,强调社会工作站应通过合理制定知识战略、培育组织文化、完善制度保障等手段增强组织资本,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9]。李鸿等指出,在志愿失灵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站建设应以善治逻辑为依据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包括人才建设的“内生外补”道路、资源融合的“开源节流”道路、融合发展的“规融并举”道路及运行与服务模式的“多元善治”道路[10]。经验研究方面,学界基于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个案研究,涉及多元主体力量的激发、外包式社会工作站的建设、社会工作站的嵌入式或嵌合发展及民族地区行政统一建设等路径,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总结,也是对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有益补充。

2.4 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中的政社关系

社会工作站作为制度化重大举措,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良性的政社关系对基层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与运行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规范研究方面来看,周金玲以湖南省社会工作站建设为例,关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及关系问题,指出主体不应是某个单一的个体或组织,应该是多元个体和组织体系,由此提出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整体性分析框架,综合考察“政社关系”“政政关系”“社社关系”,将社会工作服务回归到服务对象上,真正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11]。徐盈艳从社会工作站的角色和功能出发,提出了协同整合的理念,发挥社会工作站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联结点作用,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服务单元[12]。经验研究方面,彭少峰等基于湖南省L社工机构的分析提出了社会工作站建设中政社关系的“嵌入式合作”,呈现出组织体系深度互嵌、功能角色吸纳互补、行政主导专业建构等特点,可实现职能转变、协同增效、体制吸纳、专业成长等实践效果[13]。万江红以社会工作站建设为例,分析了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中的领导注意力问题,指出唯有实现持续的制度性注意力吸引和条块结合的注意力联动,基层社会工作站方可实现持续稳定发展[14]。麦颖特等以省级社会工作站建设综合性政策为样本,发现湖南省“先有后好”的建设路径被多省份借鉴,广东省“专业为本”的建设路径因采纳门槛高而呈现出低强度的扩散趋势,民政部要把握社会工作站建设政策的整体方向,鼓励支持政策学习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要完善政策配套措施[15]。徐盈艳通过G市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历时性分析,提出了社会服务供给的合同制治理模式[16]。黄禹对J县社会工作站进行研究,揭示了条块关系导致社会工作站存在“弱整合”“不完全执行”的现象[17]。上述研究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也有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对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与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2.5 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中的问题、困境及经验与对策

社会工作站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伟大尝试,在具体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诸种挑战与困境。理论研究层面,马媛媛等总结归纳了县市级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服务不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定、资金投入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18]。任文启等从基层治理专业化的视野出发,考察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进程中的困境,认为社会工作者应坚持必要的专业恪守,确保在现实博弈中促进和稳固基层治理专业化的进行[19]。经验研究层面,刘战旗等对湖南省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设启示[20]。廖敏基于湖南省A市Q镇的调研,分析了乡镇社会工作站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21]。社会工作站是不断尝试与发展阶段的新生事物,既需要理论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构,也需要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

2.6 基层社会工作站建设中的督导与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社会工作站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除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政策的完善外,还要不断加强督导与人才队伍建设。焦若水从督导对乡镇社会工作站社工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出发,指出应充分发挥督导的功能,帮助社会工作站解决现实问题[22]。徐华指出,随着社会工作站的建设,“督导该如何开展”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在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设立专职督导、将社会工作站负责人培养和培训成督导的两种方式[23]。姚进忠等提出了“服务与治理”并重的督导框架,关注服务场景中的人,从服务场景出发,围绕基础知识、服务关系、需要评估、专业支持、治理机制等提升服务效能[24]。王广东等创新性地提出了跨省引入督导力量促进本土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思路[25]。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刘战旗等提出了在地培养机制[20],沈在宏等以江苏淮安的实践为例提出了“先试点再铺开”“先有后专”“以专业为导向”的人才队伍建设对策[26]。侯国凤对社工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经验研究[27]。

总体而言,规范研究具有鲜明的学术自主性,有一定的理论建树;经验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进行现实观照。当前研究存在诸多不足或欠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关于社会工作站的理论研究较少,经验研究大多针对某地或某社会工作站开展的个案研究,缺乏深厚的调查基础和深入的解释性研究。②研究多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和学理阐析层面,缺少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站、社会工作者、服务使用者等主体性分析及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③多数研究采用嵌入性理论展开研究,忽视了结构与能动间的互动。④多数研究关注社会工作站建设过程与运行初期状况,缺少对社会工作站运行过程及长效机制的探索。

3 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展望

3.1 实现社会工作站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多元化

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方面的理论视角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为嵌入理论、治理理论和场域理论。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考察社会工作站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但更多是从社会工作站的主体角度探索其融入、参与和扎根的过程,忽视了其在建设和发展中与宏观结构和微观行动之间的互动与协调问题,应积极拓展研究视角,运用多重理论从多元主体和互动的角度对社会工作站的建设展开理论探索。

除研究理论应多元化外,研究方法也需不断创新。当前,多数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即选取某个社会工作站或某地社会工作站进行考察,或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经验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成果。从研究层次来看,更多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缺少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

3.2 拓展社会工作站研究的多维主体性分析

社会工作站建设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主体。在具体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社会工作站建设的主体简单地归结为推动或促进社会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社会工作站作为自上而下推进的工程,政府是推动主体,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站、社区组织等社会力量是实施主体,居民作为服务使用者是受用主体,且各主体间不是割裂存在的状态,而是处在互动中的完整或综合的主体存在。社会工作站建设研究中,应突出多维主体的整合性及主体间的互动性,对社会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综合性考察和研究,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事业化、职业化与规范化发展。

3.3 推动社会工作站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社会工作研究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应用,不断从实践中检验、建构理论。社会工作站的建设研究同样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互动,从而促进理论的建构与实践的应用。应突出社会工作站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彼此建构。

3.4 注重社会工作站研究横向与纵向维度的深化

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缺少纵向的历时态发展研究和横向的共时态对比研究。从纵向角度看,社会工作站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可探索性,可以从政策演变、建设摸索、经验总结等领域对某地或某个社会工作站的建设历程进行历时态把握,总结建设和发展中的经验。从横向角度看,社会工作站在建设中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可以对不同地区社会工作站建设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问题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梳理并提炼出可供参考的建设启示。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研究,能够促进社会工作站建设有序开展,更有效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拓展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工作站基层理论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