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猪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4-05-07 20:32廖丽彬莫模双苏子庭裴幸彪通信作者
畜禽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防城港流行病狂犬病

廖丽彬,陈 梦,莫模双,苏子庭,裴幸彪通信作者

1.防城港市防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防城港 538021 2.防城港市港口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防城港 538001 3.防城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防城港 538001

0 引言

防城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生猪养殖业作为防城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防城港全年生猪出栏量为44.48万头,同比增长8.8%,截至2022年末,生猪存栏量为37.38万头,同比增长1.1%,全年猪肉总产量为34 955.08 t,同比增长10%,占防城港全年肉类生产总量的61.9%[1]。然而,生猪养殖中由于缺乏科学饲养和管理,猪传染病依然是影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猪养殖中的疫病防控对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以及防城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近年来关于猪传染病的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目前防城港猪主要传染病类型及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防城港猪传染病常见类型

1.1 猪蓝耳病

猪蓝耳朵病(PRRS),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病发猪蓝耳朵病的仔猪,其体温可超40℃,同时可对仔猪造成呼吸困难、腹式呼吸、食欲减退等影响,死亡率高达80%[2]。病发猪蓝耳朵病的母猪,则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沉郁、呼吸困难,对于怀孕母猪还会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对于育成猪在病发猪蓝耳朵病后,尽管病症相对较轻,但也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并导致生长发育滞缓。

猪蓝耳朵病是防城港猪养猪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温树波[3]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南宁、钦州、防城港、柳州、玉林等部分地区猪场和屠宰场进行猪的肺组织材积和PRRSV阳性监测中发现,防城港PRRSV阳性率为45%,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38.7%,此外,通过对其主要基因序遗传进化分析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感染主要病株与越南的Hanvet1.vn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

1.2 猪瘟

猪瘟(CSF),一般是指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高度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CSFV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而感染CSFV的母猪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染给胎儿。临床中常见的猪瘟类型包括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其中最急性型的死亡率最高,可达90%~100%,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发病后期往往由于并发全身性出血或皮肤坏死,随着机体技能的逐渐衰竭而死亡,其死亡率达30%~60%,而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则导致猪只生长滞缓,或进一步感染仔猪[4]。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在对2015—2019年广西部分地区猪场的猪瘟(CSF)病原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防城港的CSFV的检出率为7.1%,CSFV合并PRRSV、PCV2、PRV、PEDV双重感染率分别为1.9%、1.3%、0.1%、0.9%,而CSFV、PRRSV、PEDV合并感染,CSFV、PEDV、PCV2合并感染,CSFV、PCV2、PRV合并感染的感染率均近0.1%[5]。

1.3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发生猪圆环病毒病的猪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不良、贫血、消瘦、呼吸困难、渗出性皮炎、母猪繁殖性障碍等,同时并发多系统功能障碍,包括仔猪断乳后发生的全身性系统衰竭征,对于生长猪、育肥猪会发生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等,甚至还能够导致发病猪只的继发性或并发其他病毒性感染,导致发病猪只死亡[6]。

温树波[3]在其研究中,对广西各市的猪圆环病(PCV)阳性情况进行调查并发现,防城港PCV3阳性率为40%;PCV3和PCV2双重感染阳性率为35%,较全区平均阳性率高4%;PCV3和PRRSV双重感染阳性率为20%;PCV3、PCV2、PRRSV三重感染阳性率为15%,且防城港猪圆环病毒感染均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发生情况依然严峻。

1.4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发生猪伪狂犬病后的猪能够发生急性病毒性感染,其中以幼龄猪的感染病情最为严重,尤其对于新生仔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后的第2天即可发病,一般新生仔猪感染PRV后的3~5 d为死亡高峰期,15日龄内仔猪发生猪伪狂犬病的死亡率达100%[7]。而对于种猪、母猪在发生猪伪狂犬病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育不孕症。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对2013—2016年防城港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血清样本调查发现,防城港猪伪狂犬病阳性检出率为0,远低于广西全区24.5%的平均阳性率[8]。而在2017—2020年的调查中,防城港猪伪狂犬病度的个体阳性率为8.97%。此外,根据不同季节的猪狂犬病阳性率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9.5%、22.2%、20.8%、15%,以夏季的阳性率最高[9]。由此可见,尽管防城港市感染率相对较轻,但仍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且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率以夏秋季更高。

1.5 猪盖他病

猪盖他病(GET)主要是由猪盖他病病毒(GETV)引起的,属于一种新发再发的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GETV自1956年首次被研究人员在马来西亚的库蚊中分离出来,并在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相继分离到此病毒。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盖他病抗体阳性的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以夏季的GETY检出率最高[10]。猪盖他病能够造成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甚至衰竭而死,而病发的母猪会发生繁殖性障碍,例如流产、死胎等。猪盖他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蚊虫为主,因此,猪盖他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7—9月为高峰期,同时还能够通过胎盘垂直传染方式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因此,猪盖他病也是初生猪仔死亡的重要病因。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回顾性调查了2016—2021年广西部分地区猪盖他病毒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其中防城港的个体阳性检出率为11.1%,场阳性检出率为33.3%,分别低于广西全区个体阳性检出率22.5%和场阳性检出率42.6%。然而由于防城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再加上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在蚊虫媒介的传播和作用下,猪盖他病毒的传播范围在不断扩大[11]。

2 防城港猪传染病流行特点

2.1 繁殖障碍性传染疾病呈上涨趋势

根据防城港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防城港猪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猪蓝耳病、猪圆环病、猪伪狂犬病、猪盖他病等,而这些传染病均有一个共同临床表现,即能够对猪造成繁殖性疾病,例如对公猪造成睾丸萎缩、性机能下降等,而对母猪造成流产、死胎、畸形、早产等,不仅严重影响猪的繁殖能力,同时对猪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2.2 混合多种病毒感染的情况增多

结合近年来防城港的猪传染病调查和分析发现,防城港地区猪病毒性传染病的单一感染依然存在,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和持续性感染,猪只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能够并发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例如CSFV合并PRRSV、PCV2、PRV、PEDV双重感染,甚至是CSFV、PRRSV、PEDV,CSFV、PEDV、PCV2和CSFV、PCV2、PRV的三重感染。由于猪传染性疾病往往存在双重甚至是三重感染,从较大程度上增加了传染病的复杂程度,从而导致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难度大大增加。

2.3 部分传染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综合上述关于防城港的猪传染病调查和分析,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率以夏秋季更高,而猪盖他病由于在蚊虫媒介的传播下,其发病的高峰期主要在夏季7—9月。由此可见,防城港的部分传染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3 防城港猪传染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基于病毒性传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特性,且部分传染病能够通过蚊虫、苍蝇、老鼠等媒介传播,因此,在生猪养猪过程中应加强对养猪场的日常饲养管理。首先,对于猪舍,应每天进行粪污清扫,避免由于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定期对猪舍内进行消毒和蚊虫灭杀措施,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其次,应选用营养均衡的饲料进行饲养,必要时可适当添加益生菌、微量元素等,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再次,由于猪传染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应加强猪舍内的通风管理,确保猪舍内的通风质量;最后,对猪饲料采取规范贮藏,避免采用霉变、变质饲料喂养,同时对饲养用具定期消毒。

3.2 加大养猪场猪传染病的监测力度

由于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暴发,不仅大大增加防治难度,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猪只死亡。因此,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应加强养殖场流行病的监测,采取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猪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和检测,不断扩大排查范围和力度,以确保在发生病毒性传染病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

3.3 做好猪的免疫接种工作

在对防城港地区猪的免疫抗体水平调查中发现,种猪、后备猪的CSF、PRV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2.1%~96.3%,而仔猪CSF的免疫合格率只有69%,并且,由于PRRS退出强制免疫,因此,其免疫合格率仅为59.4%,尤其对于小规模养殖场的免疫合格率更低[12]。因此,应加强传染病免疫接种意识,完善免疫程序,通过选用正规的灭活疫苗或弱毒性疫苗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避免养殖场内出现猪传染性疾病。

3.4 科学、合理用药

经防城港地区PRRSV基因序遗传分析发现其存在部分氨基酸位点突变,且流行病的耐药性能力增强,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防城港地区的部分养殖户,尤其对于基层的小规模养殖散户,在发生猪流行病时会在药物的使用中增加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但药物使用剂量控制缺乏规范化管理,存在乱用或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猪体内的药物残留,还会促进流行病病毒耐药性的增强,甚至是病毒变异,进一步加大流行病治疗的难度。因此,在药物使用时,尤其是抗生素药物使用时,应科学合理用药,结合猪的临床表现和变化情况,采用抗病毒药物、广谱抗菌药物、中成药等,以避免病猪出现耐药性。

3.5 加强新型流行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知识学习

从近年来防城港猪流行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猪的不断引种、流通,防城港猪流行病病毒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猪流行病病毒的变异情况增加,再加上猪的病毒复合感染情况增多,一只猪能够同时感染2种及以上的病毒,且部分流行病的临床表现症状相似,从而大大增加了对猪流行病的诊断难度。为此,对于养殖场及畜牧兽医而言,应加强定期关于猪流行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控知识培训和指导,加大关于新型流行病病毒、流行病及其相应防控措施学习力度,从引种、检疫、观察、检测、隔离、消毒、喂养等全方位掌握猪流行病的防控技术,提高养殖场对流行病的应对能力,减少流行病造成的养殖损失。

4 结束语

结合近年来防城港的猪传染病调查和分析发现,猪传染病非单一感染的形式存在,同时能够并发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从而大大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在猪传染病防治时,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化、规范化饲养管理,阻断传染源,加大养猪场猪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做好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科学合理用药,加强新型流行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知识学习,提高养殖场对流行病的应对能力,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防城港流行病狂犬病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Why I Give
重型高架移动铜精矿石漏斗应用设计
打败狂犬病
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
初遇防城港海味珍馐
防城港玩海之旅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