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3型的检疫及防控

2024-05-07 20:32
畜禽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测序

方 勇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祁门 245600

0 引言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以及规模化养殖的普及,猪群中病毒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对养猪业和兽医卫生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其中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一种新型病毒,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生,并广泛感染家猪。PCV3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对猪的免疫系统和器官组织均有影响,表现为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征为出现瘀斑,严重时可使染病猪群死亡率高达50%。因此,对PCV3病毒进行精准检疫和有效控制,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健康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规模化猪场中PCV3病毒检疫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RT-PCR和测序技术及其优缺点;提出了规模化猪场管理和控制该病毒的建议,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建立监测体系,加强病源追溯等多方面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减小PCV3病毒对猪群健康的影响,提高猪群产能并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1 PCV3病毒性质及其危害

PCV3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1]。

PCV3病毒是一种严重的病原体,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都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引起猪的多种疾病,包括肉眼可见的皮肤、内脏、神经、泌尿生殖、循环和免疫系统损害等。PCV3病毒可引起瘀斑、水泡、结块、水肿等不同严重程度的皮肤病变,尤其是在不注意通风的高密度饲养环境中更容易出现。如果发病程度较轻,会影响猪部分皮肤的光泽度和外观整体程度。如果发病程度过重,瘀斑将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对于猪的健康也具有威胁性。PCV3病毒还会对猪的內脏器官造成损害,例如感染肝脓肿、淋巴结炎、肺炎等疾病。由于內脏器官是猪的核心体征之一,此类感染容易使猪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PCV3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猪的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疼痛、畏寒、瘫痪等现象。在疫情高发期,神经系统受损的猪更易长时间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疗,极易出现死亡[2]。PCV3病毒感染后,也会对猪的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影响。

2 规模化猪场中PCV3病毒检疫方法

2.1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检测PCV3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反应来判断猪是否感染了PCV3病毒。血清学检测快速、简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群体中的PCV3病毒检测工作。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凝集试验法(SN)2种方法。ELISA法是常用的检测血清样品中PCV3病毒抗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相比其他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势,适用于高通量、高效率的大规模猪场中PCV3病毒检测。ELISA法主要分为间接ELISA法和竞争ELISA法2种。间接ELISA法是采用PCV3病毒封闭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然后在经过适当浓度的猪血清样品中进行血清样品的抗原-抗体反应,再用特定的二抗检测猪抗体-IgG或-IgM特异性的结合蛋白,以多克隆抗体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I)。血清标本中的PCV3病毒抗体可以与固定的抗原结合,结合antibo固定在微孔板中,一旦受到特异性HRP抗体的检测,样本就会显现出HRP颜色反应。此时通过测定反应物和底物的颜色强度即可确定血清中的抗体消耗情况,从而判断猪是否感染PCV3病毒。

竞争ELISA法旨在检测猪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在ELISA法中,在线性范围内添加标准化PCV3抗原和待检测样板血清,神经投放特异性抗体标记的酶标记IgG。此时,当血清样品中存在特异性IgG抗体时,它将会和已经在板中固定的PCV3抗原竞争IgG酶标记结合。

2.2 RT-PCR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直接检测PCV3病毒的方法之一。RT-PCR技术主要通过从猪组织或血清样品中提取病毒RNA/DNA,使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反应迅速等优点,在PCV3病毒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样品处理是RT-PCR检测的第1步,主要包括样品的收集和处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其中猪血清是最为常见的样品类型之一。此外,还可以选择从肺、肝、脾等组织中提取RNA/DNA作为样品,从而检测病原体的存在与否。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的样品处理流程,以确保样品质量符合要求。RNA/DNA提取是RT-PCR检测的关键步骤。在提取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提取试剂盒或基因组提取仪进行,一般而言,RNA提取的方法比DNA提取的方法更加繁琐。分析结果是RT-PCR检测的最后一步。在进行RT-PCR扩增后,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定和分析[3]。

2.3 测序技术

测序技术是检测PCV3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用于解析病毒的DNA或RNA序列,分析病毒的类型、特点和变异,有助于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病毒疫苗研发、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数据。 测序技术主要分为3个步骤:PCR扩增、纯化、测序。PCR扩增是测序技术中最核心的一步,它主要是通过酶的功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从病毒样本中放大特定区域的DNA或RNA片段。在PCR扩增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异性的引物和其他试剂,引物需要特异性好、较长,并且具有一定的范围性,从而可以扩增出所需要的DNA或RNA片段。通过PCR扩增得到DNA或RNA片段后,当需要进行测序时,应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他杂质,确保样品纯度,从而得到可靠性高的测序数据。纯化方法包括凝胶切割、基于柱的纯化等。PCR产物纯化后,可采用测序方法进行病毒储存库测序,随后通过测序仪对经过纯化处理的PCR获得的DNA或RNA片段进行测序,从而得到具体的DNA或RNA序列数据[4]。

3 规模化猪场防控措施

3.1 加强规模化猪场卫生管理

加强规模化猪场卫生管理是控制PCV3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入场前管理、日常管理、消毒等几个方面介绍。入场前管理是防止PCV3病毒登场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猪入场前需要对购进猪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检查猪的身体状况、自然病死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确保入场猪源安全可靠。同时,在入场前也需要进行卫生检查,对饲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此外,还可以采取筛选、检测等措施,及时发现入场猪的病毒感染状况,防止病毒扩散。规范的日常管理是预防和控制PCV3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需要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包括保持饲料、水、饮水系统及饲料生产加工环境的卫生,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定期清理杂物,及时处理粪便。另外,还需要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减少猪生病的概率。消毒是控制PCV3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规模化猪场,消毒工作尤其关键,在进行消毒工作时,需要对不同区域和设施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3.2 建立PCV3病毒监测体系

建立PCV3病毒监测体系是预防和控制PCV3病毒传播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猪场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监测内容是PCV3病毒监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PCV3病毒的检测、分型,以及扩散状况和相关因素等。具体而言,需要对猪场内的猪及与猪场有关的物品、环境等进行持续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即时报告和处理。监测方法是PCV3病毒监测体系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建立PCV3病毒监测体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包括定量PCR、RT-PCR、测序技术等。此外,还可以在猪场内设置监测设备,通过对空气中的病毒或颗粒物进行监测。但无论使用哪种监测方法,均需严格按照监测程序执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频率是PCV3病毒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建议定期对猪场的环境、设施等进行监测,监测时间间隔一般为1个月。针对特殊情况,如发现疫情暴发或者疑似情况,则需要加强监测频率,及时判断病毒传播状态,并及时采取防疫措施。建立档案是PCV3病毒监测体系的必要步骤,需要将监测记录、监测结果、监测时间等信息进行统一记录和归档。此外,还需针对监测结论和不同防疫措施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防疫措施提供支撑[5]。

3.3 加强病源溯源和追溯工作

加强病源溯源和追溯工作是关键措施。溯源和追溯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和样本库,收集相关病例信息和各类病毒样本,以便快速发现病源,控制疫情的发展。病源溯源和追溯工作过程应注重合作与协调,建立合理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共享,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缩短病源溯源追溯时间。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全国性的PCV3病毒样品及信息库,对相关管理信息、样品、物品、人员进行管理并及时更新。

2)加强全行业的防控教育宣传,以养殖场为主要宣传对象,宣传疫情相关知识。

3)开展全行业的实验室诊断服务,对生猪行业生产主体出现的PCV3病毒疑似或确诊病例开展实验室诊断,加强PCV3病毒的病例管理。

4)加强进口生猪防疫措施,对进口生猪全面筛查,加强进口生猪检疫,确保生猪产品安全。

5)加强兽医防疫队伍建设,开展疫情应急救援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提高溯源和追溯的效率。

6)引进先进技术,例如基因测序和病毒检测技术,对PCV3病毒进行检测和溯源工作,为及时应对病源提供科学依据。

3.4 完善规模化猪场防疫制度及应急处理机制

规模化猪场应落实防疫责任人员并制定完备的防疫制度,必须建立可行的监测、检测、隔离、消毒等多种防疫措施,以有效防止PCV3病毒的传播,及时发现疫情并对患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完善应急预案是应对PCV3病毒的必要手段,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是开展科学的排查和全面准确的评估,基于实际疫情和现场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如何封锁和隔离病毒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进行安全处置等内容,这样一旦发生疫情,猪场就可以迅速采取行动,控制扩散并减小对规模化猪场的影响。应急预案还需要提高应急响应的协调和指挥效率,确保行动有序、及时和有效进行。

4 结束语

采取规范的防控措施是控制PCV3病毒传播的前提,规模化猪场应严格落实防疫责任人员和制定完备的防疫制度,建立科学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完善应急预案是应对PCV3病毒疫情的必要手段,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疫情时可以迅速采取行动,控制扩散,减小疫情对规模化猪场的影响。健全监管制度也是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方面,加强对规模化猪场疫情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考核机制等。通过加强病源溯源和追溯工作、规范防控、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监管制度等有效措施,可保障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经营安全,提高规模化猪场应对PCV3病毒的能力,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场测序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杰 Sir 带你认识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