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2024-05-07 10:39管孟瑶
教育界·A 2024年8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新课标小学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则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对学生感知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产生潛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的提升。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为小学音乐教育指明了育人方向,即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这三大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来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并从音乐兴趣、音乐理解、音乐氛围、情感体验等多个角度思考怎样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作者简介:管孟瑶(1988—),女,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这四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可以借助音乐创造和音乐想象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素养与文化理解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整体来看,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踏进音乐世界的第一道关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1]。欣赏不仅是听音乐,还包括感受音乐,即感受音乐旋律、音乐情感、音乐形式和音乐文化。

一、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思维、审美等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音乐是依靠听觉器官来接收和感受其中内涵的艺术形式;“听”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和审美眼光的发展[2]。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常情况下,感知能力即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感受外界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认知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欣赏音乐作品就是欣赏其中所表现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兴趣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欣赏音乐的动力,而音乐感知能力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内涵的支架,二者共同作用,能够推动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3]。

(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小学各学科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感知音乐节奏、速度和旋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将音乐所表现的场景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4]。

(三)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

审美能力是一项关键的能力,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是积累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深化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内涵和情感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积累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5]。

二、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乐理、演唱、欣赏等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视角下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的教学,忽视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没有太多欣赏一段音乐或者一首歌曲的机会,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体现。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从学生感兴趣和能听懂的优质音乐作品入手,为学生提供欣赏和自主探究优秀音乐作品的机会,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音乐虽然是一种以听觉作为主要感官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本身可以与舞蹈、情景剧、舞台表演、动画等视觉呈现形式结合,起到烘托气氛以及深化情感的作用。教师在实施音乐欣赏教学前,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和深化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以具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很难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抽象情感与文化内涵有太多的感触。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的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者动画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从而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

以鲁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的教学为例。笔者结合与其同名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中的视频片段来带领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旋律和歌词。首先,笔者将电影的大致情节讲给学生听,并特别讲述修女玛利亚在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时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凭借音乐赢得上校家七个孩子的喜爱和友好对待。其次,笔者在课堂上播放电影的经典片段,即修女玛利亚带着孩子们一同演唱经典的《哆来咪》。再次,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do、re、mi、fa等音阶,培养学生对歌唱的兴趣。最后,在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的作用下,学生对《音乐之声》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享受到音乐欣赏的乐趣。

(二)甄选优质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素养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侧重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拥有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在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的作品时,除了需要考虑所选音乐作品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考虑所选音乐作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积极作用。教师选择的音乐作品,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寓教于乐。

通俗易懂的音乐作品是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作品。如《小星星》《茉莉花》等知名度高、旋律灵动的音乐作品,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音乐欣赏水平,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又能够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寓教于乐的音乐作品是指本身富有内涵和趣味的作品。这些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驱动学生自主探索音乐。以鲁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我中华》的教学为例。这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作的会歌,歌曲的旋律中有多处的跳进,情绪快活,充满自豪感,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厚的爱。

(三)营造浓厚融洽的音乐欣赏氛围,激活音乐欣赏课堂

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而方便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浓厚融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音乐欣赏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深化对音乐情感和音乐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以鲁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赛龙夺锦》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抓住乐曲激昂的旋律,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端午佳节赛龙舟欢快热闹的场景,营造符合乐曲内涵的音乐欣赏氛围。其次,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龙舟赛上奋力划桨的运动健儿,让学生体会乐曲中“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精神力量。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乐曲是如何表现人们在龙舟比赛获胜后的心情的,从而加深学生对乐理知识的认识。

又以鲁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想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场景,营造浓厚和谐的音乐欣赏氛围。其次,笔者带领学生感受乐曲婉转、空明的旋律,并引导学生通过乐曲的节奏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最后,笔者带领学生领悟乐曲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四)引入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直达学生的心灵。引入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教师实施音乐欣赏教学,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目标的重要通道。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中,与音乐作品展现的情境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充实心灵,进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需要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的形式由单向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双向的情感交流,从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感需求与想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由于情感体验较为抽象,教师要让学生说清楚音乐中具体包含哪些情感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时,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

以鲁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教学为例。这段音乐作品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唱腔。笔者充分考虑京剧本身的情感表达形式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感受《甘洒热血写春秋》蕴含的情感。首先,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智取威虎山》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剧情。其次,笔者请学生边唱边模仿剧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笔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生感知到楊子荣的机智勇敢与英勇豪迈。最后,笔者结合京剧的唱腔来帮助学生拓展有关戏曲的知识,带领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与规律。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感知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师在实施欣赏教学时,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思维特点,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刺激学生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激发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堂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优化教学安排,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打造更优质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嵇月琴.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3(2):109-111.

[2]吴佳丽.新课标下基于欣赏能力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3):193-195.

[3]陈国英.新课标背景下培育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2022(29):44-46.

[4]李广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展分析[J].北方音乐,2020(7):202-203.

[5]刘硕,杨文静.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2):133-134.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新课标小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