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重要性及路径研究

2024-05-07 00:13冷倩
国际公关 2024年5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新时代农村

冷倩

摘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本文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社会保障;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关系农民的福祉,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对于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整体上来讲,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价值如下。

第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功能在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农民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增多,如自然灾害、疾病、养老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确保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从而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农民有了稳定的社会保障支持,他们将更有信心和能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同时,这也有助于减少因担忧未来而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关注城市的繁荣,也强调农村的均衡发展。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可以确保农民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小康。[1]同时,农村社会保障还能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四,优化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也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功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可以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五,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推动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当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他们将更愿意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关注个人的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农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政府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政府支持力度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习惯、保障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他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此外,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标准等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各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管理和发放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显著

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由于收入较低,因此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服务相对有限。城乡之间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缴费基数、缴费标准和筹资方式上。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制度在运行机制上存在较大差异。

(三)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满足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其次,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淡薄;最后,由于农村土地的特殊性,农民在土地上获得收益的能力有限。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由于农民收入较低,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无力支付。农民收入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家庭的生活比较困难。如果农民没有经济能力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就不能享受相应的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是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路径

(一)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

如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在内的多层次的制度体系。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在宣传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也可以组织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知识讲座、培训等活动。[2]此外,还可以将宣传对象延伸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身上。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却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很难获得相应的保障。另外,还可以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给予农民相应的经济支持和帮助,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进而为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拓宽筹资渠道,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利用起来,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力度,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区分,合理确定不同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上,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来说,政府应该通过经济补助等方式鼓励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或者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3]此外,还要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中来。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政府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三要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和务工创业等。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拓宽筹资渠道,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根据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不断进行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要加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保證各项工作能够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断加强各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来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他们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来规范和约束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行为。

(四)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步伐,提高法律效力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 《农村养老保险条例》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法律法规制定较早,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下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所以需要对这些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在修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生活需求,并从实际出发,保证社会保障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修订过程中可以考虑将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修改,对不适用的内容进行删除和调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服务。[4]在立法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民了解、认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使农民认识到社会保障工作对于自身和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村居民了解社会保障相关法规内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理念。在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中可以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五)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公平性,夯实保障效果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城乡差距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在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梦想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公平性原则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公平的社会保障不仅关乎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公平性的缺失,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资源配置不均、待遇支付不合理以及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5]以养老保障为例,部分地区因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医疗保障方面,城乡分割的医疗体制导致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对此,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公平性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农村社会保障领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服务。此外,政府还应当引导和促进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还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仅要将更多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还要确保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的保障。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响应速度。同时,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宣传教育也必不可少。通过法治手段规范社会保障行为,确保各项政策得以有效执行;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监督社会保障工作。许多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从这些成功案例中学习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创新机制以及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六)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要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管理,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多元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首先,要确保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制定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其次,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后,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未来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障政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公平、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苗.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以G省为例[J].保障民生,2022(12):47-53.

[2] 张四平.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重要性及路径研究[J].甘肃学院学报,2022(12):66-68.

[3] 杜壮壮.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

[4] 王豪.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平等保护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22.

[5] 崔红志.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5): 2+75-85.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新时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社会保障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会保障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