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视域下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品牌建设研究

2024-05-07 00:13邢婷骊
国际公关 2024年5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品牌建设公共关系

邢婷骊

摘要: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逐渐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品牌建设的成效评估方法与优化建议,为社会工作机构的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关系;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形象塑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日益关注,社会工作机构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其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关系作为机构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公共关系的视域下,通过有效的品牌建设提升社会工作机构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关系视域下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公共关系视域下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与功能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与各类公众建立、维护和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组织机构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与合作,以实现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利益。

公共关系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傳播、形象塑造、关系协调和危机管理等。其中,信息传播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它负责向内外部公众传递机构的信息,包括形象、理念、政策和行动等,同时收集和反馈公众的意见和建议。[1]形象塑造则是通过公关活动塑造机构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公众对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关系协调则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它负责协调机构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危机管理则是公共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机构面临危机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危机,恢复机构的形象和声誉。在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中,公共关系的运用具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公共关系可以帮助机构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二,公共关系可以协调机构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三,公共关系可以帮助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反馈,为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社会工作机构的品牌建设是指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行动,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品牌建设是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机构的形象和声誉,更直接影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品牌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等方面。第一,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它是指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定位;第二,品牌形象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它是指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和品牌传播手段,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公众对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第三,品牌价值是品牌建设的目标,它是指机构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实现社会价值,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提升机构的品牌价值。品牌建设的外延则涉及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品牌评估等方面。品牌传播是指机构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机构的信息和价值观,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管理是指机构对品牌的全面规划和管理,包括品牌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运营管理等。品牌评估则是指机构对品牌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方面的评估。

(三)公共关系与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关联性分析

公共关系与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3]第一,公共关系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工作机构中,公共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如新闻发布、媒体合作、社交媒体运营等,有效地传播机构的形象、理念、服务和价值观等信息,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公共关系的运用,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与各类公众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增强机构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从而提升机构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第二,品牌建设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目标。品牌建设旨在塑造社会工作机构的独特形象和品牌价值,这需要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关活动和品牌传播手段来实现。公关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以品牌建设的成效为衡量标准,而品牌建设的效果则直接反映了机构的形象、声誉和服务质量。因此,公共关系与品牌建设在社会工作机构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机构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一)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

当前,社会工作机构的品牌建设正处在一个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机构开始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策略和行动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许多机构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他们通过在公益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众对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同时,也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关系,通过媒体平台传播机构的服务和价值观,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一些机构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品牌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形象,导致公众对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高。此外,机构的品牌形象缺乏特色和差异化,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社会工作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涌现出来,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在众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脱颖而出,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一项重大挑战。不仅需要社会工作机构认真分析市场和竞争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还需以此为基础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第二,公众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认知度有限,给品牌传播带来了难度。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这部分人群缺乏对机构服务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性质也相对特殊,很难通过简单的广告宣传来传递机构的价值和作用。此外,机构内部团队的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机构内部各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然而,一些机构内部团队对品牌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品牌建设的重视度和投入度不足。第三,品牌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而资金不足也是一些小型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品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一些小型机构在品牌建设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公共关系视域下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一)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

第一,品牌定位是指机构在市场中的位置和特色,它决定了机构在目标受众心中的认知和形象。[4]为了形成独特的品牌定位,社会工作机构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明确机构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使品牌定位与受众需求相契合。第二,品牌形象塑造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品牌传播手段,使机构在受众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印象。为了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社会工作机构需要设计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如标志、字体、色彩等,以便在众多机构中脱颖而出。此外,机构还需要制定统一的品牌形象标准,确保品牌形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包括员工的行为举止、服务流程、工作环境等方面。通过明确的品牌定位和独特的品牌形象塑造,社会工作机构可以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内部公关:提升团队凝聚力与专业素养

第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是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关键。社会工作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上传下达、左右传递的顺畅。这包括定期的会议、内部通讯、员工反馈机制等。通过有效的沟通,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矛盾,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第二,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支持是提升团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机构应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包括专业技能培训、沟通能力培训、领导力培训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对机构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此外,激励和认可机制也是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认可机制,对团队成员的优秀表现给予及时的奖励和认可。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外部公关:加强与政府、媒体、社区的沟通合作

外部公关是机构与政府、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机构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5]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政府在社会工作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构需要积极与政府沟通,了解政策动向,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通过与政府合作,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二,与媒体合作可以扩大品牌传播范围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机构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向更广泛的人群传递品牌价值和理念。通过新闻发布、专题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增加曝光度,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此外,社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阵地,机构需要积极与社区合作,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四)危机公关:应对品牌危机的方法与技巧

危机公关是品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建立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至关重要。第一,危机预警是预防危机发生或减轻危机影响的第一道防线。社会工作机构需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捕捉会引发危机的信号。通过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机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危机发生,迅速响应和积极处理是关键。机构需要立即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调动资源,采取措施控制危机的影响范围。这包括与受影响的各方进行及时、透明的沟通,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在处理危机时,机构应保持冷静、专业,以维护机构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危机过后,采取措施恢复声誉和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沟通、积极承担责任、展示机构的恢复能力和决心,重建受影响各方的信任。

四、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成效评估与优化建议

(一)品牌建设成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品牌建设成效评估是社会工作机构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客观的方法和完整的指标体系衡量机构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为了确保评估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机构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媒体监测与分析、客户反馈系统和数据分析与对比。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机构了解目标受众对品牌的认知程度、态度和偏好,分析品牌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评估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并发现品牌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追踪品牌认知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品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了解服务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评估品牌建设对业务发展的贡献等方面的指标,机构可以全面评估品牌建设的成效。评估结果可以为机构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帮助机构发现问题、识别优势和劣势,为未来的品牌建设提供方向和建议。同时,通过持续的评估和反馈,机构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品牌战略,确保品牌始终与市场和目标受众保持同步。

(二)基于评估结果的品牌建设优化建议

第一,如果发现品牌定位不够准确或缺乏独特性,机构需要对品牌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同时,如果品牌形象缺乏特色或已过时,机构需要更新视觉识别系统,增强品牌的辨识度和吸引力。第二,如果评估显示团队凝聚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机构应制订全面的培训计划,涵盖技能提升、价值观塑造和团队沟通等方面。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认可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外部公关方面,机构应与政府、媒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建立一套危机预警系统,定期分析潜在的品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制定详细的危机处理流程,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降低负面影响。第三,定期进行品牌建设成效评估,收集内外部反馈,持续监测品牌健康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品牌建设策略,确保品牌始终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结束语

品牌建設是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核心,涉及内部团队、外部利益相关者、危机公关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内部公关、外部公关和危机公关四个方面,对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的重点进行了阐述。通过明确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加强内部公关、拓展外部公关和建立健全的危机应对机制,机构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参考文献:

[1] 林益民.公益组织孵化器在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合肥A孵化器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6.

[2] 何紫慧.品牌IDEA视角下的社工机构品牌建设研究:以深圳L社工机构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3] 何啸宇.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品牌建设研究:以深圳市C机构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4] 陈玉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研究[J].青年时代, 2018(11):112-113.

[5] 罗雯.社会工作机构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营销界,2020(24): 25-26.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品牌建设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新常态下都匀毛尖品牌建设问题浅析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