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五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2024-05-08 19:24张迁罗才军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自然段资料课文

张迁 罗才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中国的光辉前途。

3.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中国近年发展,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增强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出课文

一、联系单元,回顾旧知

单元导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千百年来,无数的爱国人士一次次感动着我们。你看,看到百姓遭难,统治者卻歌舞享乐的林升,愤怒地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临终前的陆游仍眷恋着他深爱的土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朝廷拒绝改革、扼杀人才,龚自珍痛心疾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爱国人士义愤填膺。时间又到了1900年,梁启超先生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二、借助“说”字,理解题目

借助“说”字在字典中的解释,理解“少年中国说”即作者发表的关于少年中国的言论,而课文是其中的节选。

(设计意图:以爱国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从单元篇章页导语入手,到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再到《圆明园的毁灭》,把单元的三篇课文串成一个整体,将本课的学习放入单元整体学习之中,为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做铺垫。)

板块二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一、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1)字音是否正确,吐字是否清晰。

重点关注:“潜”读作“qián”,“爪”读作“zhǎo”,“干将”读作“gān  jiāng”。

(2)句子是否能读通读顺,是否能读出节奏。

3.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相机指导。

二、借助关键词,把握内容

1.启发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这两个词语长得很像,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预设:“中国少年”是中国的少年,“少年中国”是刚刚开始发展的中国。

2.启发思考:我们的课文就是围绕这两个词语来写的,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一段写“中国少年”,哪一段写“少年中国”?

预设:第1自然段在写“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在写“少年中国”,第3自然段在赞美“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

3.总结:借助关键词快速把握段落的主要内

容,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步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接着,借助本文的两个关键词语“少年中国”“中国少年”,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受壮观

一、抓住典型事物,感受能量之巨大

1.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其中的事物。

2.交流反馈:借助注释理解“河”“隼”“干将”的意思,强化学生“看注释”这一文言文学习方法。

3.朗读发现:将这些事物连在一起读,发现这些事物的共同点,理解这些事物是中国文化符号的同时,感受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二、想象句子画面,体会场面之壮观

1.出示学习任务一。

(1)默读第2自然段,借助注释逐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把意思说给同桌听。

(2)选择其中一句,结合注释,加入想象,和同桌合作把画面说详细。

2.交流反馈。

提示:学生每说一个画面,可相机指导朗读一句,读出画面磅礴的气势。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读出画面的壮观。

三、抓住关键字词,感悟用词之豪放

1.出示学习任务二。

(1)圈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气势的字词。

(2)说说理由,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2.交流反馈。

重点关注:“大光”“泻”“汪洋”“啸谷”“吸张”“矞矞皇皇”“有作其芒”等词语的豪放与力量。

3.指导朗读。

学生每说一个字词,可指导朗读一句,读出用字、用词的力量。

4.全班齐读,引导学生将关键字词重读,读出画面的雄伟与壮观。

5.背诵练习。

提示:只留下“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这些事物作为背诵提示。

6.引发思考:这一段不是在写“少年中国”吗,可是里面并没有出现“少年中国”四个字,那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用这些事物象征少年中国,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设计意图:抓住典型事物、想象句子画面、圈画关键字词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知意象、理解意思、想象画面、感悟文字、积累背诵、理解象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探究形式,对语言文字从初步的感知到理性的分析,不仅感受了画面的壮观,还体会了语言之妙。)

板块四   结合资料,体会情感

一、阅读文字资料,感受对少年中国的期盼

1.启发思考:泱泱华夏五千年,为什么作者还说中国是少年?

2.出示学习任务三:结合资料,抓住关键信息,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称它为“少年中国”。

材料一: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制造舆论,称中国是必将灭亡的“老大帝国”。在国内,一些卖国者叫嚷“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无耻言论,也为了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1901年,中国的经济得到很大恢复,外国投资增加,新式教育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地方自治改革等,都在稳步推行。

材料三: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预设:(1)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梁启超先生为了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称之为少年中国。

(2)1901年的中国百废待兴,正在蓬勃发展,所以称之为少年中国。

(3)将中国放入时间的长河中来看,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依然是少年中国。

3.引发思考: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看到了作者梁启超对中国的期盼和热爱。那作者的少年中国梦在今天实现了吗?今日中国真如作者所愿吗?

二、观看视频资料,树立对现代中国的自豪

1.观看近现代中国发展的视频。

2.朗读指导:这就是中国,100多年过去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当时的中国,一切都如作者所愿,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来读好这一段。

3.全班合读第2自然段。

4.小结: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少年中国,未来中国的发展依然靠我们中国少年。我们中国少年要做点什么,下节课继续。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的前途似海,我们来日方长,更要自信哦!下课。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今日中国的发展,建立文化的自信,展望未来,担起责任。)

教学评析

一堂课,最终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张迁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中,学生就有所习得,有所发展。

一、评价赋能,教学从引导走向成就

张老师的课堂是轻松的,学生是放松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和呼吸一样自然。课上,张老师和学生一同浸润在文本中,一同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与中国的少年和少年的中国对话,在一次次入眼、入口、入心的朗读中,张老师似乎就是跟学生站在一起的中国少年。

课堂伊始,学生显然还比较紧张,张老师鼓励道“一旦自信起来,声音就好听了”“我就喜欢你们铿锵有力的声音”“知道了,就要自信地说出来”“这么会表达,你们班真是卧虎藏龙啊”,这些话语无不充满着鼓励和温情。慢慢地,学生从字词都读不清楚,到富有情感,再到“不要害怕去说,你们说的就是答案”的自由表达。学生在课堂上由拘泥到舒展再到与文本语言节奏相应相契,张老师的评价功不可没。甚至连课尾都鼓励学生“你们的前途似海,我们来日方长,要更自信哦”,相信这样温煦的话语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教学过程本身也让我们看到从引导学生走向成就学生的美好经历。

二、任务推进,思维从肤浅到深刻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这段话旨在说明语用实践时,要遵循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节课,为了达成“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感受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这一目标,首先带领学生找到“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对应的自然段并理解其含义。接着,圈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事物,发现共同点。再者,通过三个学习任务来开展教学,即:选择一句,结合注释,展开想象,把画面说详细;圈出你认为最有气势的词句,交流感受;结合资料,同桌讨论,说说为什么称之为“少年中国”。最后,借助影视资料,展现中国梦的圆梦时刻,引发思考,少年该做什么?整个过程基于学生认知起点,举象入境、词句摩挲、讨论确证,环环相扣,在遵循作者行文思路的同时,以读带悟,以境哺读,深深卷入,贯穿始终。学习任务的设计也从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递进,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的绿林,登上思维的高山。

三、文化传承,育人从有形到无形

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诚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以载道,语文在文化悦纳、认同和自信上更是独当其任。《少年中国说》这样文质兼美、纵横捭阖,读来就令人血脉偾张的篇章则更应彰显其中华文化和民族自信。

整个学习过程中,张老师只字未提“文化自信”,课堂上却处处流动着“文化自信”的气息,张老师从未提及“立德树人”,在课堂的最后学生却能说出作为中国少年的责任和担当。在朗读体味、文本解读、合作交流、讨论深化等过程中,文本的思想内核及文化情结已经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固有认知及民族意识水乳交融,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已然润物无声却又深深烙印在每个学生心中。我想,这才是语文课的文以载道,以鲜活生动的课堂现场、天光云影的师生互动、耳鬓厮磨的语言学习,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象点点入心、肆意挥洒。

当然,这堂课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一、遵循课标理念,看定位的落实

关联2022年版课标的学业质量评价,第三学段中,要“重视朗读,借助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传递汉语声韵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亮点自是朗读,教师采用的策略是学生能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反哺语言,漫溢情感,初见成效。但对标小学高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发现,课堂中对于诵读的关注还欠细腻,要求还欠落实。比如语气、语调的揣摩,节奏、韵脚的提示等,这些是可以根据学生诵读表现相机渗透的。特别是文中大量四字短句的朗读,语言本身就铿锵坚定,朗读时自然要比长句节奏快些,韵脚响亮些,语调也更上扬些,方可展现出宏伟的气势和自信的风貌。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读、指导读和范读,精心预设、有效理答,渐次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事实上这样的课文,就适合反复诵读,直到齿颊留香,甚至起舞旋走。

二、依照统编教材,看要素的达成

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资料搜集这一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有序列化、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资料的搜集和使用应是本课的重点,教学设计应该围绕这一重心展开。例如,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可以精选出示戊戌变法、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等一系列资料,或者将这些材料通过预学先期投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梁启超先生对未来中国的描述其实是他对凄惨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未来中国繁荣昌盛的迫切渴望。以此来理解作者深切的愛国情感,并带动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朗读和理解,加以体味和显发。在这个过程中,将“在阅读中学会结合资料帮助理解体会,判断无用资料和有用资料”等素养顺势栽种,那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总之,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紧扣语文要素来进行,与目标无关的大胆舍弃,与目标相关的要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删繁就简,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自然段资料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
画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