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会说话

2024-05-08 19:24张学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萧峰场景月光曲

张学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里最经典的桥段之一。一向忍气吞声、步步后退的林冲终于被人逼上了绝路,他性格里的“狠”劲迸发,果断手刃仇人,被逼上梁山。这是让我们读来十分解气的篇章。然而,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之前,一场重大变故的前夕,作者施耐庵却以多处笔墨描写这一场大雪——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

林冲吃不得冷,便想去买点酒喝。

(他)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到得林冲买酒回来,作者又写道:“(林冲)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飞也似地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读者一定注意到了这些穿插在情节中的“雪景”描写了吧?难道作者只是在描写下雪的美景?显然不是。他一定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此时,联系林冲的处境,当我们再次注意到多次出现的那句“那雪正下得紧”,当我们看到每次都出现的那个“紧”字时,想必我们也会心头一“紧”:一场更大的阴谋、一次更紧迫的危险可能正在逼近林冲!这个“紧”字哪里是在写雪下得紧,分明是在说形势的紧急!这个“紧”字力透纸背,一字千钧!

原来,作者是在借“雪景”说话啊。

场景,往往真的会说话。

《三国演义》里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来到诸葛亮的住处,但见——

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诗曰: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高山流水,修竹翠屏,柴门草庐……主人的高雅情趣和远大志向不言自明。再加上后文写到茅庐的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妥妥的是在用场景赞美主人啊。

是的,有时候,作者的意思就是藏在这看似不经意的描写之中。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最震撼读者的描写——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是什么样的字眼在触动我们的情感?“低矮”“潮湿”“压抑”“七八十台……七八十个……七八十个……七八十只……”“酷暑炎夏”“身在蒸笼”……怎么样?看到母亲这样的工作环境,看到母亲用命在挣钱,儿子心里的震撼、内疚、羞愧、心酸……还用得着说吗?作者就是在用这样的句式,这样的字眼,这样的场景描写一下一下猛击我们的内心,让我们

瞬间共情起来,一霎时仿佛感同身受。

文本语言的力量,场景描写的震撼,入心只在刹那之间。

同样,吴冠中的《父爱之舟》里也有场景的描写——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课文为什么反复在写庙会上的食品和玩具?“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層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这么详细地描写庙会上的东西,作者是在表达一个孩子的渴望啊!家庭贫困的“我”是多么想拥有这些吃的和玩的呀!哪怕只是一点点吃的,或者最简易的玩具,也能满足“我”小小的愿望啊!可惜,不能,这些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啊。这些文字,这些场景,读来让人仿佛回到几十年前贫困的生活场景,清晰如昨,心灵共振,文字间藏着的父子深情温暖感人,熠熠闪光。

场景就是这样,它往往有暗示铺垫的神奇效果。

管桦的《小英雄雨来》里有两处描写苇塘的画面——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这是在小说的开头。缓缓的河水,雪白柔软的芦花,鹅毛般的苇絮,宁静的村庄,我们的小英雄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着。温暖的环境中隐含着坚强。

后来,雨来为了救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抓了,被鬼子打了,被鬼子“杀害”了。乡亲们听到枪声,都流下了眼泪。他们眼里看到这样的苇塘——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浮云是血色的,像“一块一块红绸子”,“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注意:这里是“芦花被风吹起来”,不是“风一吹”,其间的差别想必您会懂的),那么凌乱,仿佛刻意在诉说着悲伤。

两处画面,两处描写,两种情感,作者是用场景在渲染气氛,在表达情感。

看过《天龙八部》的读者都不会忘记末回的“萧峰之死”——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举起右手中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右臂回戳,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心口。

……

蹄声响动,辽军千乘万骑又向北行。众将士不住回头,望向地下萧峰的尸体。

只听得鸣声哇哇,一群鸿雁越过众军的头顶,从夹峙的双峰之间,从雁门关上空飞行向南。

辽军渐去渐远,蹄声隐隐,又化作了山后的闷雷。

辽军将士“不停回望”,他们在向无比崇拜的英雄的南院大王(萧峰)表达什么?南归的鸿雁“鸣声哇哇”,是不是在诉说着萧峰这个在宋朝长大的契丹的孤儿复杂的内心感受?“蹄声隐隐,又化作了山后的闷雷”,宏大的历史感和悲壮感是不是油然而生?

这,就是场景剧烈的渲染效果。

课文《月光曲》最奇妙的表达就在于,通篇都没有对《月光曲》这首乐曲的旋律节奏的片言只语,《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似乎无从得知。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课文中却有一段皮鞋匠听到琴声时的想象——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支玉恒老师的板书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有感于知音                     寄情于月光

听到琴声 一分触动—(轻柔舒缓)—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见到兄妹 十分感动—(沉重刚健)—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遇到知音 万分激动—(高昂激荡)—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请学生思考:你从这些联结中悟出了什么?

学生一下子领悟到:贝多芬的《月光曲》所表达的感情,就是他那天晚上与兄妹俩接触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乐曲一开始描述他在茅屋外刚刚听到琴声和谈话时内心受到了一点触动,他用轻柔舒缓、和谐明快的琴声来表达这种感受,兄妹俩听在耳中,就产生了“月亮刚刚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的联想;后来,贝多芬用沉重刚健、快速有力的琴声表达他见到兄妹俩(尤其是盲妹妹)时深受感动的感受,兄妹俩听来产生了“月亮越升越高,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的联想;最后,他用高昂激荡、气势磅礴的音乐,描述他遇见知音(而且是一位贫穷的盲姑娘)时的激动心情,引起了兄妹俩“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联想。

至此,学生对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也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变化,再问学生: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到底从何而来?学生立刻领悟到:贝多芬的《月光曲》是为知音而作的。在那个月光如银的晚上,贝多芬邂逅知音而激情满腔,于是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原来,场景和画面就这样“曲折”地凸显着课文的主旨。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里也有异曲同工的画面——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就是最打动读者的“萧氏语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就……也没人管……”这只是在写园子里植物和昆虫们的“自由”吗?这分明是萧红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她在追忆自己生命里仅有的沐浴在祖父“溺爱”里的自由时光,她是在触摸自己童年里唯一的亮和温暖……细细品来,五味杂陈。

看看,画面,场景,只是寥寥几笔,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说了太多太多。

有时候,场景描写也有强烈的烘托效果。

看《三国演义》里“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段:

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華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作者不写关云长如何斩杀华雄的过程,却只描写大帐内众诸侯的听觉“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只描写众诸侯的神情“众皆失惊”,关云长刀疾马快、无比神勇的形象每一位读者都会脑补,它存在于每个人的想象里,而且无比鲜活,生动,长久。

场景的烘托作用,真是厉害。

真正的好文章,都是意在言外的。

真正的好文章,都是意韵久远的。

真正的好文章,场景会暗示,场景会铺垫,场景会渲染,场景会曲笔显旨……一句话,场景是会“说话”的。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萧峰场景月光曲
持之以恒的萧峰
月光曲
月光曲
谁才是萧峰最好的朋友
妈妈辛苦
“传说”与“传记”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