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三下)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2024-05-08 20:10余映潮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独角蚂蚱瓢虫

余映潮

【教学警语】

趣读,最忌教师与学生说些无谓的虚假的逗乐的话;趣读应该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训练。

【课文美读】

《昆虫备忘录》,描写了几种小生物及有关特点。标题中的“备忘录”三个字很有意思,甚至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

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篇富有知识、含有情味的短文组成;形成一篇“横式结构”的课文。

《复眼》,妙在表现了作者的思考,“复眼”到底是什么样的眼,“总是琢磨不出来”;妙在点示了有趣的知识,“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妙在作者的联想,这联想让人忍俊不禁,作者居然“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妙在自问自答,“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花大姐》文笔活泼,详略有致。第1自然段起笔就描写瓢虫的美姿;第2自然段照应文题,插入、介绍“花大姐”称呼的由来,“好名字”三个字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称呼的赞赏。第3自然段分别从“星点”和“食性”的角度说明、介绍瓢虫的特点。结尾一句“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尽显作者的性情。

《独角仙》共三个段落,每一段在文中都有其表达作用。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运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独角仙的一个画面,这叫“引出独角仙”。第2自然段从甲虫的角度描述说明独角仙的形貌和性格特点,这叫“介绍独角仙”。第3自然段从“力气大”的特定角度描写独角仙,这叫“例说独角仙”。让读者最感兴趣的是:“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独角仙》的这种结构,是清晰明朗的能够让学生进行微文写作的角度。

《蚂蚱》主要介绍了尖头蚂蚱和土蚂蚱。这篇短文的艺术手法是有褒有贬,对比鲜明。“尖头蚂蚱”是详写,既直接地表达一种喜欢的情感,如“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也间接地表达一种喜欢的情感,如“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土蚂蚱”是略写,不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厌恶之情,也直接进行抒情议论——“顶讨厌”。

【新颖创意】

本文所在的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内容重在表现大自然的可爱生灵,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创意是趣读——“课中之最”。

課始简洁导入,解题,请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顺势认字识词:备忘录、琢磨、噌、款款地、膜翅、收拢、瓢虫、蚜虫、捏住、犀牛、蚂蚱、咯咯、褐色。然后在一个课时中进行三项趣读活动:

趣读之一:最简洁的说话

1.生各自默读课文,朗读课文。

2.每位学生都要尝试用一个句

子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有关昆虫的知识。请学生这样说话:

《昆虫备忘录》告诉我们:蜻蜓有复眼,苍蝇也有。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3.生思考,圈画、提取有关内容,课中发言;教师进行本课中的昆虫知识整合,作为本次活动的小结,学生集体朗读,并顺势进行课文内容标记。

趣读之二:最生动的句子

1.生带着任务默读课文。

2.任务:说说你认为本篇课文中最生动的一个句子。

3.生阅读,圈画,品析,发言;师生对话。

师小结,给学生点示:课文中最生动的句子有——最奇特的想象句、最简明的说明句、最生动的描写句、最有情味的抒情句、最富有知识味道的叙述句……学生一一圈画。

趣读之三:最有用的写法

1.怎样做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呢?老师告诉大家一种写法。

2.生朗读《独角仙》。

3.师指导:《独角仙》表现了一种构思与表达的方法:“三段式”备忘。第1自然段,生动引出事物;第2自然段,简洁地介绍事物;第3自然段,特别强调事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本上进行标记。

4.请学生观察《花大姐》,形成自己的一份“三段式”备忘。

生圈画,交流看法,师出示小结:

《花大姐》备忘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生朗读,收束教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独角蚂蚱瓢虫
我才是独角熊
小小瓢虫
快活的小蚂蚱
捉蚂蚱真有趣
我的粉蚂蚱
飞呀,小瓢虫
独角仙
独角仙
蚂蚱武士
解救独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