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传神色,片言话悠长

2024-05-10 15:32吕泰华
美文 2024年10期
关键词:山寺韵脚长河

吕泰华

艺术是什么?有人说是画笔下熠熠生辉的梅染,有人说是佳人润腔中流转而出拔人心弦的音调,有人说是以“唱、念、坐、打”为功底,演绎世间百态的戏曲,是篆刀下一点点展现生机的雕塑。

这些都是不可置否的。

可,有一门艺术,不输于艺术,惊艳的词藻不败于纷呈的色彩。与音乐一样,悲愤抑或激昂的语调同样扣人心弦;与雕塑一样平仄的讲究,韵脚的对称是它同有的端庄,这是一门艺术,一门不输于任何艺术的艺术——诗。

诗与文章不同,文章在意的是不用吝啬的词藻,是数个能令人折服的论点,是它的篇幅。而诗不一样,可以说诗的字是一种浓缩,乌黑的碳墨压不住它的意蕴,便从纸张微小的沟壑中奔涌而出,它只言片语便是文章中需几个段落塑造的山河。一个秋字,便道出了文章中的百言愁绪,诗是韵的文,有文章无法体现的音韵之美,以韵脚作衬,有比文章更浓厚的建筑之风。

诗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包容万物的载具,是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芜边疆,是李白因杨太真华容所触而写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光拂槛露华浓”,是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那藏于山寺之外灼灼的桃夭,是毛泽东《泌园春·雪》中中国的雄伟山河,诗可以将这些世间万物凝于笔端,包容万象,几笔之间,便可构成无数画卷!

诗是一种艺术,一种沟通古今的艺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余光中向李白的赠词。几千年的时光仍然,一个新时代的人以它为桥梁,逾越了那道名为时光的鸿沟。

诗是一种艺术,一种渊远流长的艺术,从屈平因被楚怀王流放使《离骚》问世之时,中华的诗歌便开始了它生命的旅程,诗歌想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几个文字勾勒出的文章,而是它沉淀了幾千年的底蕴,是它身为一种信仰一种民族的光芒。

读一首诗,我看到的不仅是排列的文字,更是一种黑洞般的深邃,将我拉向属于他们的年代。

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是太白你巅峰时期的写作,我看见你从家门中跨出,仰天大笑的样子,是呀,那时的你因文采而受玄宗的青睐,有了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又怎能不狂?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是你因无法展示身手报效祖国发出的愤慨之声,你生于盛唐,经于安史,看见了这个国家的巅峰,又见证了它衰败的开端,一句“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道出你因国家衰落,内心骤起的担忧。

合上书,太白你的身影与我渐行渐远,可你的诗却让我内心泛起阵阵波澜,怀古伤今!大唐盛世之时,却也因李隆基骄奢享乐使它走向衰败。而如今的中国,虽不似以前那般受人欺压,却也处于险境之中,我们还未达成从前的辉煌,更不能使他走向衰落,国家不能因为一些小的成就而过度骄傲,比起骄傲,我们更需要的是励精图治。而我们呢?应当与李白一样,位卑未敢忘忧国,努力做好自己,超越自己,推动祖国走向更好。

几千年来,诗一直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品质,虽古典端庄,却不似从前那般生机活力。在时代洪流下,许多艺术已被逐渐遗忘,我们应去了解诗,知它,懂它,创造它。

我们不应让诗歌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闪而过的流星,而应让它成为一盏文化长河中不灭的明灯,即使未来我们越走越远,却依旧能沐浴它散发的魅力。

指导老师:刘剑

猜你喜欢
山寺韵脚长河
What’s This?这是什么?
日落长河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在山顶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长河上游清流梦
韵脚怎么押?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