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4-04-24 15:24谢倩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菜肴英语课程

摘要: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多重指导作用。基于产出导向法可以构建起高职英语“三寓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目标上“寓德于教”,课程内容上“寓道于教”,教学设计上“寓教于用”;教学过程中驱动环节“专题嵌入式”聚焦产出,促成环节“元素化合式”内化思政内容,评价环节“画龙点睛式”放大课程思政理念的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高职院校;产出导向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1-0048-04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 POA) 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团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禁锢,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POA以“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关键能力”的教学理念为基石,明确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以评为学四个教学假设,通过“驱动”“促成”、“评价”环节,将抽象的理论原则具化为可实施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外语教学效率,优化外语教学效果,克服本土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和“文道分离”的弊端[1]。POA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理念引领,尤其是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清晰地揭示了课程所担负的责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与课程思政育人宗旨是一致的。本文在明确“产出导向法”对英语课程思政价值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三寓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提供借鉴。

一、产出导向法运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提供理念引领

在POA理论教学理念中,“关键能力说”特别强调了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虽被列为关键能力的最后一个要素,却“起着统领作用,是关键能力的‘魂”[2],它自上而下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层面,如教育理念、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筛选、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这种全过程的关照使得POA理论体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战略指南。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对价值观培养的重视,正好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关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的要求一致。“文化交流说”则主张学生要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包容性,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多元文化交流更是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由此可见,产出导向法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理念引领,并构建了系统的行动方案,能够促进理念在实践中落地。

(二)提供实践提南

POA理论的“学用一体说”理念提倡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无缝链接。这与《课标》提出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英语职场应用”的要求高度契合。为贯彻这些教学理念,POA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流程,将提高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输出驱动”作为起点,始于英语语言知识和多元文化交流的“输入促成”,终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师生合作评价”,以评促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学生在完成产出任务时能更直观地感受思政教育内容,提高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度。总之,POA理论可以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使英语课程真正实现知识传授、情感获得和价值导向的有机融合。

(三)强化教师指向

相比于其他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特别强调在教学流程中适当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要成为“输出驱动环节”的设计者、“输入促成环节”的组织者、“师生互动环节”的引领者和指挥者。这对建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论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发出了挑战,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实际指向。作为实施課程思政的主力军,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政元素,合理拓展课程思政外部素材,梳理各种思政素材的特点和优势,设计教学活动和产出任务,确保课程资源尤其是思政素材合理有效、巧妙无痕地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成长,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构建高职院校英语“三寓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一)课程目标上“寓德于教”

在教学目标中植入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为语言产出线,旨在提升学生职场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包括识读并记忆与主题相关的英语词汇、准确翻译常见中式菜肴名称、掌握英语推荐菜肴的基本句式等。“暗线”为思政线,以“饮食与文化”为核心主题,融入“五味调和的‘和合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阴阳守恒的哲学理念、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等思政元素。在明暗两条主线引领下,学生通过完成情境化的语言教学任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学习,达到“盐汤相融”效果,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二)课程内容上“寓道于教”

本研究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该教材注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之中。内容取材以真实职场情境为依据,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巧妙融入多元文化、职场文化等,提升学生对职业使命和职业责任的认知,为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第二单元Food为教学案例,“饮食”话题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有一定难度,为他们提供了挖掘语言表达新方式、提高语言表达丰富度的机会。为解决原有教材中饮食文化覆盖面广但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本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重构更为精准、有针对性的思政内容。聚焦中式菜肴主题,整合菜肴特色、食疗文化和餐桌礼仪用于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内在逻辑。以“讲好中国饮食故事”为核心,通过对中国饮食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对中华深厚美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上“寓教于用”

基于职场语言应用情境,通过与思政元素有关的语言能力训练、思政元素渗透、思政价值建构,实现学用一体化。

1.驱动环节“专题嵌入式”聚焦产出

(1)教师呈现交际场景

教师通过视频、新闻报道和产出任务展现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产出场景。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习总书记和家乡味道”。播放完毕,教师提问学生Why is president Xi Jinping recommending Chinese food on diplomatic occasions? 当学生们表达出中国美食种类丰富,承载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缘由后,教师认同并呼吁大家向外国游客介绍特色美食,以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然后播放新闻片段“How Chinese Food Won Over the World”,该片段强调中国美食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认可。学生通过这些真实案例能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被认可程度,进一步加深其对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的认知。

最后呈现本单元的产出场景:作为涉外酒店的餐厅工作人员,你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为一支刚刚抵达的国外旅游团推荐特色菜肴,引导他们了解食疗文化。旅游团面对中式圆桌,不知如何落座,你还需要提供关于座席礼仪的建议。尽管学生未亲身经历这些场景,但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到情景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场景中讨论的话题对他们认知产生的挑战性[4]

(2)学生尝试产出,意识不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产出场景进行产出准备,教师邀请部分小组进行产出初尝试。学生产出尝试过程中激活语言使用场景,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菜肴名称,对描述烹制技艺的词汇储备不足,对食疗文化认识不深刻等。学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完成这样看似简单、平常的产出任务并非易事,内心会产生学习的压力,课堂专注力随之提升,燃起学习动力。

(3)教师说明产出目标和产出任务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呈现教学产出总目标和子目标。本研究设定教学总目标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播饮食文化。总目标挑战学生的认知能力,且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符合“驱动性”的要求。产出总目标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子目标:介绍一道特色菜肴的色、香、味、做法等;解释菜肴的食疗功效;比较东西方餐桌礼仪差异。这种细分能更清晰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符合“细分性”的要求。产出子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达成每个产出子目标,学生可以逐步实现总目标。子目标明确具体,且都有相应的教学学时和充足的教学材料保证,易于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组织,符合“可教性”的要求。

2.促成环节“元素化合式”内化思政内容

“促成”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和认知建构,是“能否实现最终产出目标的关键”[5]。教师可从“内容促成”“语言促成”“观点促成”“交际促成”四个维度实施课堂促成活动。

(1)内容促成

对学习材料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选择,使学生接触到具有思政价值的学习内容。教师播放CGTN“Buddha's Temptation:It's the time that makes it so expensive”的视频片段。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关键问题,即“What dish do they recommend in the video?(视频中推荐了哪道菜?)”“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is dish in terms of color, aroma and flavor?(这道菜在色、香、味上有何特点?)”以及“What kind of Chinese food philosophy does this dish reflect?(这道菜反映了中国什么样的饮食理念?)”。学生围绕三个What导向性问题,辨识和理解目标语言,提炼关键信息,巩固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匹配,为完成产出任务奠定内容基础。教师进一步阐释中式菜肴“五味调和”背后的“和合”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背景。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式菜肴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2)语言促成活动

以“产出单位依次递增、认知难度逐步增大”为原则 [6],渐进地搭建从“学”到“用”的阶梯,提升目標语言使用准确率。同时,与递进式语言产出任务相应的价值目标也会无缝对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将佛跳墙菜肴烹制过程图式化,挖掉动词短语信息,让学生再次观看视频后补全短文。这一过程能够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选择性”聚焦到菜肴烹制的动作性过程,使他们更专注于与菜肴制作直接相关的语言,关注其中的细节和技艺。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如何在每一个动作和细节中体现的。教师可逐步撤离“支架”,要求学生借助所学的动词短语,复述菜肴制作过程,完成句子产出。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将关键词转化为完整的句子,这是产出路径中关键性的跳跃。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够在认知层面激发他们对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认同感。

(3)观点促成活动

在了解佛跳墙烹制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如“there are the five different colors of food that nourishes the five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body. In addition, there are also five flavors of food that contain energetic properties that move Qi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out, up, and down).”可以感受到作者讨论的是“五色养五藏,五味养五气”的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为加深学生对医食同源的理解,邀请学生分享“你知道哪些食疗方子?”探讨医食同源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置中英文匹配练习,要求学生将医食同源的谚语匹配正确英语翻译,如“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还可以引入《红楼梦》中与药膳相关的视频,如秦可卿病重时,贾母送来枣泥馅的山药糕等。通过观察这些场景,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医食同源的实际应用,领悟其中蕴含的饮食养生智慧。

(4)交际促成活动

引入“中国游客海外就餐不文明”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文明行为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输入阅读材料How to Eat in China — Chinese Table Manners,进行“发现事实”英语阅读微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仔细挖掘文章如何体现where to sit尊老、getting to started敬老、tips for Chinese table manners 文明就餐的信息。以中西方餐桌类型和席位座次安排为切入点,突出中国人的“圆”文化,以及中式餐饮席座礼仪中尚左尊东、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最后通过“英雄排座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对旅游团游客安排席位,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席位安排礼仪等内容。

3.评价环节“画龙点睛式”放大课程思政理念的效应

本研究注重从课程思政视角评价学生产出成果,进一步放大课程思政理念的效应。首先需要落实评价前准备。教师既要总结学生发生的积极变化,如在描述烹制技艺时使用了更为丰富的词汇,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学生在推荐菜肴时,没有充分考虑外国顾客的个人喜好或特殊饮食需求等。其次,针对焦点问题,教师从“理解、信奉和践行”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置,循序渐进地进行价值观塑造。理解層面,输入“学习强国”双语阅读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The System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通过语言学习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能够进行正确的英语表达。信奉层面,提供敬业奉献“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Prolific rescue worker earns Role Model title,启发学生思考“平凡岗位如何做到敬业奉献?”在价值思辨与判断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践行层面,要求学生完成课外拓展任务——“制中国美食,说中国文化”。学生拍摄美食制作过程,并配制英文讲解。引导学生以言成事,加深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使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结语

本研究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单元为例,探讨构建“三寓三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驱动、促成、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序列,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三元共生格局,共同构筑起一个有机而密切相联的教学体系。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引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会变得更为理性、科学、规范,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也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产出导向法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这种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必将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2]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03):387-400.

[3]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106-114,147.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4):547-558,640.

[5]季薇,桂靖,朱勇.“产出导向法”教学中输入促成环节的设计与实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03):33-40.

[6]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40(03):386-396,43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21jyxm1139;2020jyxm1439)。

作者简介:谢倩(1983―),女,安徽利辛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菜肴英语课程
暑月乘凉宜早起 清补菜肴入馔来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辣出火红年味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