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0-03-21 12:15侯向阳张庆军穆建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达拉溶栓注射液

侯向阳 张庆军 穆建敏

1)河南偃师市首阳山镇卫生院 偃师 471943 2)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院(洛阳东方医院) 洛阳 471003

2006-05~2009-06我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6-05~2009-06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6~48 h;排除昏迷、严重精神病、急性或严重阻塞性支气管肺病、严重心、肝、肾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液疾病、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等)、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和可疑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N IHSS评分<4分或>15分和由于其他原因如股骨头坏死、关节融合等影响NIHSS真实评分的病例。;瘫痪肢体肌力0~4级,BP<200/120 mmHg,用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2.0 g/L,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57±12)岁;既往史和伴发病评分分别为(8.4±2.2)分和(7.7±5.6)分。对照组40例,男20例,年龄40~73岁;平均(59±10)岁,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分别为(8.0±3.5)分和(7.9±5.4)分。2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依达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静滴,2次/d,共用14 d;疏血通注射液8m L加入生理盐水250m L静滴,1次/d,共用14 d;对照组除同治疗组相同使用疏血通注射液外,同时应用安慰剂15m L加入生理盐水250m L静滴;不使用其他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2组均视病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伴有高血压病者给予降压药,伴有高血糖的给予降糖治疗。2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血常规、血凝常规、肝肾功能及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2]。入组前进行既往史积分及伴发疾病积分的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由神经内科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师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1 d时各评分1次。

1.3 观察指标 (1)NIHSS评分;(2)BI评分;(3)不良反应;(4)血常规、血凝常规和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软件,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N IHSS评分和BI评分 治疗前后2组N 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BI治疗前2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评分均增高,与本组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BI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BI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ΔP<0.05

组别n NIHSS BI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 6.90±3.79 3.18±2.29*Δ48.48±19.27 70.16±20.12*Δ对照组40 6.77±6.06 4.40±5.19*49.67±32.16 61.50±31.93*

2.2 其他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不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治疗缺血半带。目前,溶栓治疗是首选,而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后3~6 h的治疗时间窗内完成,但目前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疏血通注射液不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可以方便使用,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减少脑缺血范围等作用[1-2]。

本文重点讨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再灌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减轻并防止再灌注损伤已成为脑卒中治疗的关键。许多研究证明再灌注损伤是由于再灌注时所供之氧产生的氧自由基造成的。内源性抗氧化物酶,如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中可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3]。然而,大部分抗氧化治疗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证实[4]。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合成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而且是第一个被证实有临床疗效的抗氧剂,具有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也能防止15-HPETE(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体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有益的抗缺血作用。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更大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5]。

本文显示依达拉奉具有改善脑供血和保护神经的功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1] 丁立东.疏血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J].临床神经学,2002,3:181.

[2] 刘晓晶.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治疗的试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2,19(3):66.

[3] Chan PH.Reactiveoxyen radicals in signaling and damage in theischemic brain[J].J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1,21:2-14.

[4] Gilgun-Sherki Y,Rosenbaum Z,Melamed E,etal.Antioxidant therapy in acute centralnervous system injury:current state[J].Pharmacol Rev,2002,54:271-284.

[5] 张梅,王伟平.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66.

猜你喜欢
达拉溶栓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