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胰岛素规范注射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

2014-12-16 09:23张明君马晨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针头部位胰岛素

张明君 陈 静 马晨媛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慢性疾病,又是一种与患者的生活和自我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因其对医疗依从性的特殊性,糖尿病教育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经典策略中“五架马车”的核心[1]。胰岛素是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终生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治疗效果[2]。为此我们在常规患者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进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教育,转变患者的观念,规范注射行为,观察其对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12月,从患者教育活动中,选取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入选条件: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无严重肝肾疾病,生活自理。②糖化血红蛋白(HbAIC)>7.5%。③均使用胰岛素笔自行注射超过3个月,胰岛素注射工具均为笔式注射器(诺和、优伴或甘精一次性笔)。④已基本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患者教育对饮食和运动进行行为干预;观察组在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行为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口头讲解、发放患者教育资料、播放注射视频、现场护士示教、手把手指导、随时提供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教育,并通过科室每周一次及全院每月一次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动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的内容进行强化培训及督导。

1.3 胰岛素规范注射宣教内容

1.3.1 胰岛素规范注射9步骤。①注射前洗手消毒;②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③安装胰岛素笔芯;④预混胰岛素,需要充分混匀;⑤安装胰岛素注射笔针头;⑥检查注射部位及消毒;⑦根据胰岛素注射笔长度,明确是否捏皮及进针的角度,绝大多数成年人使用5mm长的针头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⑧推注完毕后,针头停留至少10秒后再拔出,防止胰岛素被针头带出体外;⑨最后一步是,注射完毕后,立即旋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并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

1.3.2 胰岛素规范注射的重点环节

1.3.2.1 人体吸收胰岛素的最佳组织部。笔者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到皮下组织层位于真皮的下面,肌肉的上面。如果将胰岛素注入真皮层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同时会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的不准确,注射至肌肉层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增加低血糖风险,皮下层组织较松软,胰岛素吸收较平缓,因此,正确的是应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

1.3.2.2 胰岛素注射的角度及注射手法。为了保证将胰岛素注射在皮下,降低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在使用胰岛素注射器或普通型的笔用针头(30G×8mm)注射胰岛素时必须捏起皮肤进行注射。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是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捏起表皮和皮下层组织,不包括肌肉层。

1.3.2.3 常用的注射部位及注意事项。人体最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在腹部进行注射时应注意要在距肚脐3~5cm的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

1.3.2.4 注射部位的轮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的增生和硬结的发生,注射时增加患者疼痛,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增加低血糖的风险[3]。注射前要对注射部位进行充分评估,观察有无红、肿及硬结。并做好注射部位的轮换。

1.3.2.5 注射完毕,停留10秒钟。注射时,应缓慢推注,注射毕,应至少停留10秒钟,再拔针,使胰岛素完全地进入体内,以保证剂量的准确。

1.3.2.6 针头一用一换。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全球注射技术现状调研显示:488例中国胰岛素使用患者中超过4成的患者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注射,近3成患者针头重复使用超过10次以上,坚持每次使用新针头者仅为1成[4]。针头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头的损坏和毛刺,有断在体内的危险,并增加感染概率。同时会导致药液的丢失、针头内胰岛素结晶、注射剂量不准确等,因此,注射完毕将针头取下,按医疗垃圾规范处理,下一次注射时安装新针头。

2 结果

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组别 观察组对照组<0.05 <0.05 <0.01 >0.05 >0.05 >0.05 FPG 2hPG HbAlc.73±3.50 8.11±1.25治疗后6个月 7.43±1.19 10.68±2.36 7.23±0.80 8.26±1.58 12.12±3.45 7.75±1.17 t 2.12 2.15 2.77 0.19 0.68 0.21 P FPG 2h ZHPG HbAlc治疗前 8.11±1.68 12.42±3.13 7.95±1.23 8.25±1.91 12

在60例患者中,年龄在55岁以上患者48例,占80%,因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虽然在初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医护人员给予了讲解、示教、指导注射,但患者回家后,仍不能做到正确、规范注射,因此血糖波动较大,不平稳,不达标。在分组的健康教育中,对照组延续传统方式,注重饮食、运动等方面,9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观察组在五架马车基础上增加并强化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内容,多种形式讲解注射的专业知识、示教具体注射步骤,举例各种不规范注射造成的后果,手把手地指导如何做到规范注射。使患者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形象地掌握更多注射知识。同时我们将健康教育常态化,每月一次,连续地培训、检查和督导,不断地强化和巩固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识及方法,使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有效发挥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保持了平稳达标。

3 讨论

为使胰岛素注射达到更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于2011年发布《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定于每年11月7日为“糖尿病规范注射日”。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指导糖尿病患者关注胰岛素治疗的每一个细节,规范注射才能更好地实现血糖控制达标,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将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规范的注射技术以及对注射笔和针头的正确选用作为胰岛素治疗的关键三要素[5]。这三个关键因素的最新进展需要让糖尿病患者尽快了解和掌握。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中,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胰岛索制剂,更要重视胰岛索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因为不能准确、规范地注射胰岛素而导致胰岛素注入肌层或不足量注入、保存不当致胰岛素浓度、性质发生改变使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使患者治疗信心受影响,依从性降低。因而护理人员应重视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的意义,从开始注射胰岛素时,医护人员就要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当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轮换,注射时是否挥皮、进针角度、针头在皮下的留置时间,注射后器材的规范废弃等。通过强化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规范化注射,才能确保血糖平稳达标并减少并发症及低血糖的发生。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关注胰岛素治疗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地实现血糖控制达标,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5]。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J].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2004,12(6):283

[2]孙美红.胰岛素注射研究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234

[3]李洪波.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3):467

[4]姜 涛.胰岛素注射工具的研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17):1246

[5]任会英.胰岛素疗法健康患者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2):78

猜你喜欢
针头部位胰岛素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