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的心田

2017-06-26 12:57高维霞
好家长 2017年5期
关键词:童谣民间幼儿园

文 高维霞

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的心田

文 高维霞

民间游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中逐步成形,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较为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包含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民风,同时兼具一定的娱乐性、趣味性、写实性,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因此无论是对幼儿群体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则是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存在形式,我们挖掘适宜幼儿的民间游戏活动,再根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使得游戏活动真正适应幼儿个体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在游戏的收集归类与研究分析这两大领域做了一些思考与研究。

一、游戏的收集归类

(一)童谣

童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以及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改造,形成了现在流传于民间的童谣。阜宁地处江淮地区,蕴含着深厚的江淮文化底蕴,而当地方言又独具一番趣味,因此民间交口相传的童谣内容丰富又很有趣,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当地的童谣进行了收集与整理。

比如民俗歌谣:“一箩巧,二箩拙。三箩四箩扒笔算,五箩六箩有官做,七箩挑粪桶,八箩做长工,九箩骑大马,十箩敲砖头。”“斗斗飞,上草堆。”“拍拍胸,不伤风,拍拍背,不驼背。”调侃歌谣:“炒银豆,炒豇豆,吵到奶奶噶后头,奶奶在噶择豇豆,嗲嗲在噶合骨头,白白在噶翻跟头,翻个过(个)?肉(随便说一个数字)过(个)!”“从前头,有一个老老头,大清早起头,牵到噶后头,跌一个大跟头,拾到一个肉馒头,一分开来是两个小啊头。”游戏歌谣:“123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童谣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里面找出适合幼儿园的内容,依照《指南》的精神,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划分,挖掘其中与一日生活相关的内容,并进行运用。这里的童谣都是我们当地方言版本的,有独特的韵味和声调,配以有趣的游戏和夸张的动作,令幼儿十分感兴趣,也引发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童年回忆。

(二)本土材料制作的游戏

除了童谣之外,我们还挖掘了许多可用于户外体育活动的游戏材料,它们多产生于上个世纪末21世纪初,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自发形成的,蕴藏着群众的智慧。这些游戏或是人们在生产活动时创造出的活动行为,或是在生产活动之余用来打发时间的游戏活动,前者多为无意生成,后者则是有意设计,无论哪一种都蕴含着那个年代人民群众的智慧,而它们也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材料的易获得性,往往就地取材,有生产工具,有生活用品,极为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共鸣,提高他们的参与性。

我们挖掘出了一些来源于生产活动的游戏,比如滚铁环,用一根带钩的铁棒钩住铁环,然后快速平稳地推行,对幼儿的专注力、平衡力以及腕部的肌肉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有打陀螺,用小鞭子抽打陀螺,使得它不停地转动,这能够较好地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上肢肌肉的发展。我县的金沙湖地带沙质特殊,是难得的黄沙地,而当地盛产的小香玉花生是一种营养价值与口味都较高的花生,但是产量却不高,为此,农民会在秋季收获花生之后用一种木质的机器来筛花生。通过用脚踩来使筛子抖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不仅使他们全身都得到了运动,同时还能让他们获得数学方面比较大小的知识经验。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来源于生活的游戏,比如:羊骨游戏、挑棒子、跳房子、跳皮筋、打瓦蛋、拍纸片等等。同样的,我们根据年龄特点划分,将这些游戏投放到幼儿园的区域以及户外活动中。晨间活动时,老师与幼儿一同游戏,有许多家长也被吸引来参加,教孩子们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打瓦蛋,拍纸片,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真正使家长做到家园共育。

二、游戏的研究分析

(一)游戏材料的选择

民间游戏虽然来源于民间,但是进入幼儿园之后需要经过教师的改造与整理,才能再加以利用,它应该具有幼儿游戏的几大特点,包括安全性、适宜性、生活性、趣味性。它要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同时又紧密与生活相联系。

本园收集丰富的民间游戏并进行归类整理与研究分析,深度挖掘适宜的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根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让幼儿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尝试探索创造,也让教师的能力得以提升。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师能力

(二)幼儿行为的转变

1.主动参与

我们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通过收集与筛选,将其与本园的课程理念相融合,在不自觉间就会加入很多教师的教育目的,在丰富的过程中不断地添加各种内涵,这样容易导致游戏失去本来的面目与价值,殊不知,游戏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它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具有享乐性并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因此我认为,不应过多强调游戏的发展价值,或是为了获得发展价值而强行加入过多的内容,这就会使得游戏只剩下一个空的壳子,失去它的真正意义,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身份角色也就从“主动参与者”变成“被动参与者”,这很显然不可取。

因此,我们将民间游戏引进幼儿园,在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积极创造符合幼儿需求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才是促使一个人进行积极主动活动与探索的最大驱动力,而兴趣就是最大的内在动机,激发幼儿兴趣的有可能是游戏形式本身,同样也有可能是游戏成功给幼儿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

2.合作游戏

民间游戏有一大特点:它大多来自于民间生产生活活动,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几千年的集体劳作经验,许多的生产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因此由此生发而来的游戏活动也是可以容纳多人同时进行的,这为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筛花生,就需要一个人往筛子上加土,一个人踩,两人合作才能完成,还有挑棒子、拍纸片、跳皮筋、跳房子等,都是几个人一同进行的游戏。

我们希望通过民间游戏中的合作形式为幼儿建立起一种观念:合作游戏也是很有趣的,应学会与人合作,并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3.探索创造

民间游戏的玩法是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它没有教科书式的规定或者严格的规则,因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由于它的年代久远,有许多部分可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或者当今幼儿的兴趣点,因此,我们鼓励幼儿进行探索与创造,支持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将老游戏玩出新花样是我们的目标。

正如前面所讲,内在需求是促进幼儿进行游戏的驱动力,因此当游戏本身对于幼儿已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就需要新的刺激来激发幼儿进行创造与改造。而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往返重复、自我更新的过程,幼儿要不断地实验、改进,才能够获得新的游戏方式。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能游戏,只有当他能游戏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我们将权力交还幼儿,打破游戏材料与形式的固定性、封闭性,用开放的心态来积极面对,充分给予幼儿创造的空间,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支持他们的创造,提升他们的经验,使幼儿真正获得自我强化。

(三)教师能力的提升

民间游戏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展示,它能够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感受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文化的熏陶中轻松、愉悦地了解、学习民族文化与家乡的民风民俗。但这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内容,要将其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还需要教师的努力,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深入观察幼儿的行为并思考其反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个体的特征为其提供支架,促进其经验的提升,这都是其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不懈努力的地方。

总之,民间游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幼儿园应当用心研究的教育内容,而其背后辐射的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更为丰富,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研究的是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如何更好地接纳与吸收民间游戏的精华,并且根据当地的特色创设出自己的特色游戏课程内容。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风路幼儿园)

猜你喜欢
童谣民间幼儿园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