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有效观察的案例研究
——以小(4)班建构区为例

2017-06-26 12:57彭杰
好家长 2017年5期
关键词:跷跷板积木建构

文 彭杰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有效观察的案例研究
——以小(4)班建构区为例

文 彭杰

一、有效观察的内涵

对于有效观察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莫秀峰认为观察的有效性取决于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系统性;闻国泉从化学角度认为有效观察包含六个要素: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敏锐性、协调性,审美性;蔡毓梅老师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有效观察可以从材料投放、介入指导两个方面分析。本课题中认为的有效观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涵盖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设计、观察方法的选择、观察现象的记录、观察记录的解读、回应与引导等五个方面。经过课题组的实践,确定了案例描述法中的九个观察要素: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观察背景、观察目标、现场描述(图文结合)、解读分析、回应指导、个人学习,并将九个要素作描述法观察案例的范式。现以一篇案例来呈现课题研究成果。

二、案例呈现

有效观察之难,非难在观察记录本身,而难在是建立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之上的解读分析。现以一篇观察记录为例,尝试结合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儿童,帮助教师调整教育行为和内容。

(一)场景描述

观察时间:2016年11月29日10:16-10:40

观察地点:吴江区xx幼儿园小四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在建构区活动的4名幼儿,分别为A、B、C、D,其中主要观察A幼儿。

观察背景:建构区内一开始没有幼儿进入游戏,教师沟通之后有4名幼儿进入区角游戏。

观察目标:通过观察3岁儿童对建构区材料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观察方法:描述法

现场描述:

10:16A进入区域之后,先看两个筐,自言自语:“我们玩什么?”后取1块长条积木放在地垫上。B说:“我们玩车子吧!”A说:“我们来玩搭积木。”B取来短条积木,A取回,从筐中另取1块短条。接着A又去和C一起将积木垒高,和B说:“我们来比比看!”B和A将手中的长条比比看,比长短。

10:20A从地上捡了1块长条,与手中稍短的积木做了“人”字形比画,然后说;“做夹子!”。

10:24C出现敲打积木行为之后,教师介入。后C将三块木板放到A的积木旁边,开始垒高。A开始自己敲打木板,将8块积木垒高,每放一块木板都敲打一次。

10:27A问B:“你要搭什么?我们照图片搭好不好?我们搭跷跷板吧!”A放一块长板在下面,将另一块长板放在上面,“你看!完成了!”“你把赛车放在上面看看能不能开起来?”于是A双手交替按“跷跷板”的两端,“跷跷板”上下翘动起来。

10:34师:“你们两个今天打算做什么?”A和B:“做刀。”师:“刀是放在哪里的?是放在这里的吗?”A和B没有理会老师。师:“你们今天打算做什么?”A:“牛奶”。师:“牛奶给谁吃?牛奶放在哪里?”A:“篮子里。”:师:“篮子在哪里?”A和B没有理会老师。师:“我刚才没有看清楚,你们能再给我看一下搭建的高楼好吗?”A和B:“好!”A和B开始搭建。

(二)解读分析

通过对以上行为的描述,可以看出A幼儿对建构游戏感兴趣。在观察近二十五分钟的时间里,A幼儿一直在进行建构活动,游戏持续时间久。结合A幼儿的行为分析其认知发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感知觉发展良好。A幼儿通过比较积木的长短等,初步认识积木。会垒高、拼搭等简单的建构技能,在同伴游戏中,出现模仿同伴的行为,尝试向同伴学习。比如,在区域活动开始时,A和B出现比较积木长短的行为;C幼儿在将积木垒高的时候进行“敲敲打打”,这一行为是C对所搭建的物体进行“修修补补”。A幼儿看到C幼儿这种行为之后,开始模仿学习。

其二,有意想象开始萌芽。A幼儿不仅对单一材料进行想象,而且可以材料结合动作进行想象。比如,A幼儿第一次是将两块长条积木比画一下说做夹子。第二次做跷跷板的时候,A幼儿先是用两块长条积木做出了跷跷板的形状,而后双手交替按跷跷板的两端,使得跷跷板上下翘动起来,幼儿有意想象开始萌芽。

其三,表征水平在同年龄段幼儿中水平略高。3岁左右的幼儿多数处在先建构后命名阶段,但是A幼儿出现先命名后建构的表征行为。不仅可以先建构后命名,比如A幼儿说“做夹子”,而且可以先命名后建构,比如A幼儿先说“我们来做跷跷板吧”,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

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共尝试对A幼儿介入三次,但三次介入均未引发进一步的师幼互动,没有使幼儿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属于无效介入。

(三)回应指导

从整个观察活动来看,建构游戏开始之初并未有幼儿选择建构区。在教师引导下,幼儿才进入建构区。所以说,对建构区可以做一些调整。

第一,环境布置要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在该班的建构区墙面布置上,用简单的贴线条的方式贴出一座座楼房,然后在上面悬挂了四幅画(如图1所示)。这样的环境布置对幼儿缺乏指导意义。环境创设是隐性的课程之一,如果环境创设时刻都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将对儿童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建议在墙面上贴照片的时候,可以使用幼儿在活动中的真实照片,这将对幼儿更有提示指导意义。因为幼儿首先是模仿学习,而后才是自发的创造性学习。

图1

图2

第二,材料提供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该班建构区的材料是小型木质积木,在摆放上,将积木放在两个筐中(如图2所示)。未将积木按照不同的形状、大小分类摆放,不利于幼儿对材料感知觉的发展。建议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如果选择使用木质积木时,可以选择单位积木。整套的单位积木,除了有基本形状之外,还有半拱门、小拱壁、大曲面等形状,扩充幼儿对形状的感知;也可以选择彩色的塑胶积木,这类材料形状较大,色彩鲜艳,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另外,在材料提供上,也可以提供纸盒里制作的娃娃家、交通标志、本地商店的标志等辅助材料。

第三,教师介入需切实有效。在建构游戏中,教师一共进行了三次尝试,但这三次由教师发起的介入均未成功。在游戏进行当中教师有一次介入说:“我刚才没有看到你们搭建的,你们能再搭建一次吗?”这体现了不恰当的教育观,甚至在游戏中,也充斥着教师的主导行为。在教育理念上,未向幼儿主体性地位转换。

图3

在教师提问时,两次提问:“你打算做什么?”这类问题对幼儿来说超出现阶段思维发展水平。可以引导幼儿说:“你们搭建的是什么?”建议老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比如A幼儿在垒高的时候,教师发现幼儿这时的垒高属于无序垒高(如图3所示),发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将幼儿的建构水平向上提升一级,教师介入时可以说:“你们搭的楼房一共有几层啊?我们一起来数数吧!”“你们看!这样的楼房会结实吗?怎样才能把楼房变得更为结实呢?”引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将大面积的积木放在下面,逐渐变小,用这种方式才可以垒得更高。

(四)个人学习

通过观察活动,我认识到A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略高于同龄幼儿,尤其在想象、表征两个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反思本次观察活动,我采用了案例描述法将所观察到的场景进行了描述,除了针对观察目标,对幼儿情况进行反思之外,还从教师的指导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本次观察中,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尝试用一个案例说明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可改进的方向。但不可否认,作为同行,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我自己进行实践的时候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希望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首先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各种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为现场场景的选择有更为精准的把握;其次,本次观察所采用的描述法是我个人在观察活动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时间抽样、事件抽样、日记描述、等级评定量表等多种观察方法。最后,在观察活动的回应指导环节中,我希望自己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将前期所做的理论准备夯实,使解读儿童显得更为有力,从而调整与优化教师行为,最终在区域活动中切实促进儿童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幼儿园)

[1]莫秀峰.《有效观察:研究型幼儿教师成长的基点》[J],教育导刊,2015(4):67-69.

[2]闻国泉.《刍议有效观察的内涵及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20-22.

[3]蔡毓梅.《在有效观察中推进结构游戏的发展》[J],中国教师,2014(12):59-61.

猜你喜欢
跷跷板积木建构
神奇的跷跷板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蜡烛跷跷板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