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视角

2020-06-16 08:25陈怀珍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晋升职业倦怠秘书

陈怀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8)

前 言

高校的教育过程包含着教师、行政、管理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教学秘书作为辅助性教学岗位,连接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对于公办高校的教学秘书,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承担的职责和责任更为繁重。繁重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分解着民办高校教学秘书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他们的职业倦怠感也较为严重。为此,探讨他们职业倦怠的由来及降低他们的职业倦怠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搜索民办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已经有诸多学者在研究该问题,但是采用质性研究的文献不多。因此,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以福建省某民办高校的教学秘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的方法对该群体的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职业倦怠相关概述

“职业倦怠”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博格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所从事的职业上由于工作分解了个人的能量和资源导致个体出现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耗竭现象[1]。此后不断有学者对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费登博格强调,个体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状态是个体做出某项决定之后,后期开展的工作难度大,时间很紧张,任务又多的情况。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2]为职业倦怠进行了量化,包括情感耗竭(emotion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个人无效能感(ineffectiveness)三个维度。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更为凸显。笔者希冀通过探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初步提出相应的设想,降低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程度。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福建省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该校共设8个系、1个基础部及1个思政部,除了思政部和基础部各自只配备1名教学秘书以外,其他系部根据专业人数不同设置1~3名教学秘书,该校共有19名教学秘书。

(二)样本特征

通过对19名教学秘书的履历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校教学秘书队伍中以女性为主,共17名,男性2名,其中一名男性于2017年3月份入职,之前在一所公办学校当外聘教师,另一名男性于2017年9月份入职。对教学秘书的年龄进行分析后发现,年龄最大的为50岁(1人),最小的为24岁(2人),年龄跨度为24~50岁,其中40岁左右的有9人,30岁左右的有7人。从婚姻状况看,19名教学秘书中,17人已婚并都育有子女,其中有5名教学秘书已生育两个孩子;2人未婚。从学历上看,19名教学秘书学历为本科,其中有2名教学秘书在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从政治面貌上看,19名教学秘书有8名是中共党员,2名共青团员,其余均为普通群众。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软件进行资料分析。“扎根理论”借助编码来反映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核心式编码是扎根理论构建的三级编码[3]。本研究依据扎根理论对该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编码之间的联系来找出关联的共性,并挖掘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四)研究过程

笔者对该校19名教学秘书进行访谈,通过现场记录和录音的方式获得访谈文本,再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利用软件进行编码分析。

1.访谈

本研究访谈活动以个人访谈的形式展开,为了提高访谈的效率,笔者在访谈前与教学秘书接触交流,先跟教学秘书提及到职业倦怠的含义、表现和导致的心理反应,让受访者对访谈的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访谈内容主要集中在“你在工作中是否有感到职业倦怠”“让你觉得倦怠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上,并在征得被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对访谈进行录音,以确保访谈材料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2.编码

根据访谈记录和录音资料整理后,把有效访谈文本导入NVivo11软件中并进行编码,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形成9个码号,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9个码号进行整合形成3个概念类属,在核心式编码过程中进一步归纳出3类核心类属。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将19个有效样本导入NVivo11软件中,形成了9个码号,并对这9个码号进行关联整合成3个核心概念类属:“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需要很多精力”“赡养老人、承担家务需要很多时间”归纳为“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这个核心概念类属;将“工作分工不明确、权责划分不清”“工作任务重、工作复杂细致”“工作晋升空间小”“工作内容面临老师与学生的繁琐沟通”归纳为“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这个核心概念类属;将“工资低,待遇差”“进修培训机会少”“学生参与度低”归纳为“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这个核心概念类属。在核心式编码中通过对这三个核心概念类属进行综合归纳总结,提取其共性的部分,最终将核心式编码界定为“家庭工作的双重角色冲突、工作晋升机会小、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如表1所示)。

“我每天回去要买菜煮饭,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吃完饭收拾完还要辅导两个小孩的功课,等他们作业做完还要负责他们的洗澡和睡觉,这些事情忙完都快10点了,我自己都累倒了。每天6点就要起来准备全家人的早餐,还要负责送两个小孩去学校,又要赶着坐学校的班车,所以工作日的节奏非常快,时刻都是奔跑的状态,因此会导致上班时候状态不好。好不容易周末可以休息了,但是要带孩子去上补习班,还要带孩子去游乐场,所以几乎都是7×24小时待命,周末有时候还要在家里做学校的工作。”(H秘书说)

表1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编码表

“你说哪个学校的教学秘书还要管理教室以及教室的卫生打扫,学校突然要用到一间教室,所以教务处会通知我们去看看教室卫生有没有做好,俨然变成了一个清洁工。”(L秘书说)

“现在的高职学生不比以前的高职学生,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的一些文件通知都看不懂,等于是手把手地教他们读文件、看通知;有一些考试需要网络报名的还要手把手教他们操作,快到报名截止时间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报名情况,避免产生漏通知、通知不到位的情况,天天跟保姆一样追在学生后面。”(C秘书说)

“我们现在每天事情都做不完,遇到期中、期末事情更是一大堆,去年学校的评估,你也知道的,忙到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每天比国家领导人还忙,但是我们的薪水却那么少,特别是公积金,我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几年了,现在的公积金账户的钱非常少,要给我儿子买房子首付都付不起。我家先生现在公积金的钱是我的三倍,我们两个工龄相当。”(X秘书说)

“有一次下雨,我送两个小孩去学校上学,但是就迟到了12分钟,结果被领导发现了,并记迟到,因此当月我的考勤奖被扣了5%。”(F秘书说)

“现在每天的事情都做不完,我们系一个教学秘书负责好几个专业,从开学注册的学生管理到期中期末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这中间还要处理学生的退学休学以及补考重修等工作,学生干部每个月反馈的学生旷课情况,也需要我们跟班导师对接,通知班导师约谈学生,哎,非常累,想着快点退休。”(L秘书说)

“现在学院调整用人情况,原来我们系的教学秘书现在被调整到其他系了,我们系7个专业就我一个教学秘书,虽然有些专业的学生不是很多,但是7个专业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暑期排课我几乎都要忙晕了,还有后期的很多事情,我每天晚上都在学校加班到八九点才回宿舍,周末也经常进来学校做事情,没办法,没有加班的话平时的上班时间根本完成不了那么多事情。”(H秘书说)

(二)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三重维度

根据对访谈样本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通过扎根理论可以了解到,造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3个核心类属与Maslach提出的职业倦怠3个维度有着较高的吻合度[4]。因此,本研究从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与情绪衰竭;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与人格解体;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与个人成就感低这三方面,进一步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与情绪衰竭

在此次访谈的对象中,由于女性教学秘书居多,因此家庭事项分解了她们的精力尤为凸显。社会舆论对女性价值评论也存在较大的误区,过多渲染女性的性别属性,打上“女强人”或者“花瓶”的标签,误导女性对社会角色的选择。由于该校的教学秘书多为有子女的母亲,在访谈中有多名教学秘书反映,家庭事项分解了她们的工作精力,因此,在长期多重压力的积累下,丧失了工作兴趣与热情,逐渐产生了情绪衰竭,从而引发了职业倦怠。在访谈中,有多名老师反映,家庭事项分解了很大一部分的工作精力(如表2所示)。

表2 关联式编码“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子节点的材料信息

2.压力大、晋升空间小与人格解体

工作压力大、晋升过程中面临玻璃“天花板效应”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5]。在访谈中,有多名教学秘书感觉自己工作压力很大,有些教学秘书说遇到工作任务繁重的时候还会经常性失眠,精神状态很差。教学秘书在工作中被要求无条件地服从安排,在工作中还面临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因此,给教学秘书带来更多的人格解体。在职务晋升方面,教学秘书的职务晋升速度缓慢,他们一般都忙于行政性的工作,在科研上难以有所突出与创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称的评定。该校还对职称和职务关联有一定要求,即使有了职称,但是没有职务,也难以享受职称带来的福利,因此,很多教学秘书的晋升空间很小(如表3所示)。

表3 关联式编码“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子节点的材料信息

3.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与个人成就感低

民办高职院校的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低于公办院校,因此,工作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也是教学秘书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6]。工作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导致了他们工作的个人成就感很低。访谈材料显示,受访者中有将近80%的人在工作中明显感受到了工作投入与工作产出之间的不平衡感,直接导致他们的个人成就感很低。本来作为一个高校工作人员应该拥有优越感,但是他们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工作的低效能感(如表4所示)。

“同学聚会的时候,都在相互问工作单位和工资,同学们都以为我在高校最舒服了,工资又高,工作又轻松。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这个岗位是名副其实的工作任务重、工资待遇低,与他们想象的截然相反。”(C秘书如是说)

表4 关联式编码“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子节点的材料信息

结 论

通过对这19名被访者样本进行分析后得知,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基于对NVivo11的编码后发现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以及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通过扎根理论可以了解到,造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3个核心类属与Maslach提出的职业倦怠3个维度之间高度吻合。但是并不代表这3个核心类属就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是机械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也借助SPSS22.0统计软件对该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这3个核心类属就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高度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3个影响因素: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以及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其中由于本次的教学秘书女性居多,对于家庭事项分解了工作精力这个影响因素,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表现得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晋升职业倦怠秘书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秘书不在 等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晋升公平激励与优化对策研究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