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计划”背景下应用型课程研究与实践

2021-01-31 13:16张晓倩王潇雅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课程

张晓倩,王潇雅

(商洛学院教务处,陕西商洛 726000)

课程是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是教师课程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展示台”。面对成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IoT、区块链等技术交融渗透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教师的知识完备性无法与网络海量资源相抗衡。如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对此,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在顶层设计层面给出了明确导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又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2019年10月,教育部推出了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即建设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明确提出:“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基于此,在高校课程建设实践层面,尤其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国家实施“双万计划”的背景下,怎样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

一、“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研究

(一)研究者对“应用型课程”的界定

在CNKI中,以“应用型课程”为关键词搜索,截至2021年2月底,共有455篇相关研究论文,涉及教育、语言、经济、医学、物理、化学等十多个学科。其中,1995年以来,关于应用型课程研究的成果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应用型课程建设成为学术界和教育领域的热点。

1995年,骆兰等的论文最早以“应用型课程”作为关键词,提出“加大应用型课程比重,体现应用特色”,“加大专业课中应用型课程比重”等观点[1]。2002年,王中云最早述及“应用型课程”的内涵界定:“应用型课程是指相对于理论型课程在教学中更侧重知识学习和理论的分析讨论的课程而言,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实践性更强,即更加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课程。”[2]上述文献中,有92%的研究论文没有明确提出应用型课程的定义,只将其作为一个名词使用,或侧重于某一学科的应用性的探索,并将其具化为某种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如将某一门课程称为“应用型课程”。有文献显示,有学校将《唐诗宋词鉴赏》之类文学性课程纳入了应用型课程设计的实践[3],表现出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开阔思路和创新引领。

(二)应用型课程相关研究的特点和维度

2011年之后发表的应用型课程研究论文,多以转型或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研究者的共识是,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抓手。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立应用型课程效果评价体系等建议,提供了融入创新精神,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协同平台,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等途径。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课程建设也因此而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点”,提出了“从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比例、推行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和健全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4]赵建义等强调,“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课程建设的主导是教师和教学团队,基础是学校支持。建设应用型课程可以明确并整合优化课程建设内容与考核指标、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重构考核评价体系。”[5]

总体上看,现有关于应用型课程的研究多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维度展开。学校维度,集中在课程顶层设计、运行支持、效果评价等方面;专业维度,主要在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专业与课程的关系两个方面;课程维度是研究的焦点,分为课程内容调整更新、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管理、运行过程监测等方面;教师维度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学生维度着重研究学情及其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对应用型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

(三)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有文献显示,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向应用型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不少研究者结合所在院校应用型课程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反思总结。武汉科技大学何亨等以《网络应用开发》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校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和扩展教学形式,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6]。湖南工程学院曾宪桃等以该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了应用型课程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实施改革、教师队伍调整、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之处[7]。重庆文理学院沈远川等以该校为例,探讨地方高校文科“应用型课程模组”建设问题,从解决学生“厚基础、好品德、强能力、会应用”等问题入手,人才培养目标要兼顾能力型和应用型,并提出了“三段式”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等有效做法[8]。总之,现有研究虽侧重不同,但都呈现出一个普遍认识: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课程是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义。

二、商洛学院建设应用型课程的实践

(一)推动理念转变,形成建设应用型课程共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院校。作为商洛市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商洛学院的办学定位十分明确:“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加快转型发展,学校开展了“建设一流学院”思想大讨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共识。近年来,学校先后以“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与服务地方”“创新创业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同育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组织了全校性的教育教学研讨,有力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推动了建设应用型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进程。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和复制高水平大学课程建设模式的认识,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地方需要及教师教学科研、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基本要求,创新开设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尾矿新型材料制备》等应用型课程,把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思想共识变成具体的探索实践。

(二)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和优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是课程”[9]。商洛学院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层面突出了应用性要求。学校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校同行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制订,加大了应用型课程比重。在此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知识集成与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四六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四六开”的“双四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新方案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指导,充分调研社会需求,加大了企业行业参与力度,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接,形成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课程矩阵,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了应用型课程的体系设计和内涵建设。

(三)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应用型课程建设从教师理念转变到教学过程的落实,再到有效运行、持续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洛学院不断引导教师更新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应用性提升和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加快课程建设。学校2015年出台《商洛学院根植地方行动计划实施办法》,引导师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带着项目,进政府、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深化校企、校地合作过程中,持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切实提升课程应用性,全方位提升课程育人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教师将校企校地合作项目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类应用型课程建设,紧密贴合商洛市“新型材料、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启发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实际问题,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孵化出了《“兴农之光”智能控制系统》《秦丰种业—繁得良种慰苍生》《乡村流动科技馆》等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项目。这些项目在解决柞水木耳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瓶颈,攻克陕南干旱土壤环境下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起到了以应用型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实效。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创新,鼓励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形态,学校先后制定了《商洛学院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商洛学院一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在原有的教学改革项目中增设了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线上课程建设等专项项目。百余位教师运用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网、超星等开放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强化应用性课程内涵,建成了9门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药用植物资源学》《走近贾平凹》等13门具有地方特色、突出实践应用的线上课程有近10万人次的浏览量。

(四)对照建设标准,不断强化应用型课程建设

我国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分类建设的策略,各省市作为建设此类院校的政策主导者推出了相应举措。陕西省发布了《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四个一流”的计划,要求加快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并明确提出建设5所国内一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而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一流学院建设标准(本科)》中,与应用型课程建设直接相关的有1个二级指标(课程与行业的匹配度)3个观测点(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情况;课程内容匹配行业发展趋势;课程开设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2018年,商洛学院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在教学管理实践层面不断调整课程建设目标,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学科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重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同时,匹配行业发展需求,推动课证融合,设立了15个“1+X”证书试点项目,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能力、获取职业资格。搭建了秦岭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分布式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绿色食品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等一批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教师将产学合作和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应用型课程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应用型课程建设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远离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数量已经占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10],其应用型课程建设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然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目前来看,应用型课程建设还存在以下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一,教学一线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富有活力,且有创新性,但应用型课程建设目标及其体系还不够清晰完善。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基本形成,不能等同于课程目标及课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应性的扎实完备的教学过程来支撑,而课程建设目标则需要教师团队教学能力、课程资源配备水平、实验实践条件保障、有效教学管理等形成完备体系作为支撑,否则,应用型课程建设很难持续。一门已经成熟的效果良好的应用型课程,很可能因为实践基地和任课教师变动等突发因素而降低水准。

第二,现有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路径多样,教学方法林林总总,评价体系多从课程考核成绩入手分析,相关评价主题和方法、指标单一。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科学评价。应用型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应包括课程考核评价、学生评价、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评价等多个维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而单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中发挥何种作用及其有效度如何,有待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三,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基于不同的立场和需求,再加上年龄经历带来的经验差异,往往出现师生对接不畅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关于“以学生为中心”,63.35%的教师认为自己做得好或较好,而只有29.57%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经常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11]。师生反馈数据之间的差距,足以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师自以为非常好的课程教学方式,而学生并不认同。尤其在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原住民的情况下,教师作为课程产品的提供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开展应用型课程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回归到教育教学的常识上来思考课程建设工作的根本指向。课程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桥梁,在教的方面考验教师专业素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表现,在学的方面要达成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德行养成、应用能力提升等立德树人效果。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课程,建成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都只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显性成果,真正能长期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效果。建设应用型课程,需要在自身应用型办学定位基础上,充分把握成长在“云物大智移虚”等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发展诉求等,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可用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去提高课程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