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对策研究

2021-11-21 14:08陈成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资格证体育教师运动员

陈成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江苏南京 210002)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转换难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我国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前提,对体育强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人员兼任体育教师”。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30万人。一方面,我国体育师资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每年数目庞大的退役运动员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该文就如何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为体育教师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部的球类、射击、田径、游泳、技巧等22个运动项目的162名退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国外有关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资料文献的梳理分析为退役运动员成功转型体育教师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调查问卷,通过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的方式向南京体育学院退役运动员发放问卷162份,回收16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100%。

1.2.3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征求其对问卷设计的相关建议,了解目前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2.4 数据分析法

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和访谈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南京体育学院退役运动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目前,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部在读运动员共511名,该文对其中已退役的162名运动员通过发放问卷及访谈的方式进行基本情况调查。

被调研者中女性93名,男性69名,分别占比57.4%和42.6%,女性退役运动员人数稍多。退役运动员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9~30岁之间。其中,18岁及以下的退役运动员有5人,占比3.1%;19~22岁的退役运动员有49人,占比30.1%;23~26岁的退役运动员有66人,占比40.8%;27~30岁的退役运动员有29人,占比17.9%;31岁及以上的退役运动员有13人,占比8.1%。从年龄结构上分析,74%的退役运动员年龄低于27岁。该文研究的退役运动员分别为一级运动员、国家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其中,国家级运动健将84人,占退役运动员总人数的51.8%;国际级运动健将21人,占退役运动员总人数的13.2%;一级运动员57人,占退役运动员总人数的35%。

3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退役运动员数量逐年增加,退役运动员转型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就业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大部分运动员在退役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转型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如获得9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邹春兰退役后搓澡谋生,体操运动员孙旭光退役后成为码头搬运工,水上运动员唐颖退役后在服装店打工等。这对运动员的后备选材、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及体育强国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帮助退役运动员就业和择业,是当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师作为较为对口的工作岗位,成为退役运动员就业的不错选择。

3.2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可行性分析

3.2.1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

该研究对2002—2020年间有关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相关政策文件整理分析,以此作为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政策支撑。早在2002年就已经颁布了推进退役运动员转型的相关政策,如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等。2007年,《运动员聘用暂用办法》中提出优先录取具有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成为体育教师。2016年,相关文件鼓励退役运动员兼任体育教师。2020年9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退役运动员当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学校。

3.2.2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社会需求

通过对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中近几年有关体育教师数据的分析可知,体育教师数量每年大量增长,体育教师配备比、体育教师性别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学校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中学体育专项化的要求、小学体育特色运动项目的养成,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更高,具备专项运动能力的体育教师成为学校的首选。

3.2.3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优势分析

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较为通透,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从不同层面对技术动作进行清晰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运动员具备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运动员在长期训练和比赛中养成的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

4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制约因素分析

探究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主要制约因素,对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首先,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首要因素是运动员自身的文化教育不足,导致转型体育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证难以获取,另外,欠缺社会实践经验、运动技能单一都是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过程的制约因素;其次,社会对运动员仍然存在偏见,导致部分学校对运动员成为体育教师持反对态度;最后,政策上对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不够重视,缺乏对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职业资格培训。

5 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对策分析

5.1 制定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相关政策措施

目前,江苏省对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相关优惠政策仅有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班教师资格证培训,从近3年参加运动员教师职业资格培训的通过率分析,教师资格证仍是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最大障碍。教师资格证是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的首道门槛,体育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为运动员获得教师资格证提供有利条件。建议设立专门的退役运动员教师资格培训班,加大培训力度,为退役运动员考取教师资格证提供助力;对已取得教师资格证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实行考核入岗的招聘方式。

5.2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岗位对运动员的需求

提高各学校体育教师岗位对运动员的需求就必须发挥运动员的专业特长,补足运动员在教学能力上的短板。运动员经过多年训练所具备的专项运动能力、赛事经验往往是学校体育教师难以企及的,在培养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和特色运动项目上有独特的优势,运动员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吸引学校对其的需求。此外,运动员还须加强教学能力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另外,学校可对有意向成为体育教师的优秀退役运动员适当放宽条件,可设立运动员专业教师、教练岗,对还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采取先入岗后拿证的方式。

5.3 实行多元化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依附在训练实体之中,造成了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在时间上产生冲突,在以训练为主导的情况下运动员文化教育严重缺失。运动员凭借单招或免试进入大学学习,但大部分运动员在进入大学时仍未退役,在学习与训练上还是难以平衡,导致绝大部分运动员知识普遍薄弱、缺乏实践技能。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对运动员的培养方式,以学生的需求为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用喜欢的方式、适合的进度,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5.4 提升退役运动员自身的各项素质

退役运动员在转型体育教师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在于转变运动员职业转换的心理,从运动员身份过渡到体育教师,心理上要做好转型准备。要积极增加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渠道,一方面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运动队要逐渐加大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教育,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学习为训练让步的思想”,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退役运动员应树立体育领域内和体育领域外“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并着重发展多项运动技能能力。

6 结语

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既可以缓解当前体育师资匮乏的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运动员所具备的专项运动技能、个性心理品质等条件成为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有利之处,但文化知识薄弱、体育教学能力缺乏、掌握技能单一成为阻碍其转型体育教师的因素。针对退役运动员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该文从政策文件、社会需求、运动员自身等方面提出建议。相关政策的支持、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和运动员自身的特殊条件为其转型体育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但目前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还存在较大困难,运动员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各项技能,为其转型体育教师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资格证体育教师运动员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该反思“考教师资格证火热”与“教师招聘岗位遇冷”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