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类专业学生多元融合育人模式探析

2022-02-03 13:13秦伶俐王志宇范宝莉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融合职业

秦伶俐,王志宇,范宝莉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持续改革,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紧抓“三教”改革,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从校企文化、培养过程、技术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VR、3D打印、物联网、建筑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逐步在建筑业中应用。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搭上信息化技术的快车,响应国家执行绿色建造的号召,提倡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产业化发展理念,正在日新月异地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一定要跟上行业发展,紧跟“三教”改革的步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立足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实际,论述如何践行“三教”改革,紧跟行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建设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打造四方面的融合育人模式。

一、校企融合育人,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随着国家建设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形成了体系完备、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研体系、美国的合作教育等。我国于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育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随着建筑行业近些年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建造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城市建筑现状的变革,职业教育必须大力追随,更新已有知识课程体系。我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怀揣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以校企融合为起点,依托广联达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京港地铁公司等战略性合作企业,创新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我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根植于学历教育基础上,是学历证书的补充、强化和拓展[1]。我们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有机融合,借鉴职业技能认证考试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BIM参数化族库设计、BIM建模基础(建筑)和BIM建模基础(机电)三门课程。同时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加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知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中融入BIM5D协同项目管理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增设专业选修课程装配式建筑施工与预算课程,重新构建、更新教学资源库。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团队借助企业的力量,以行业、企业的视域高度来审视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教学中的设计和权重,结合课程特点,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技能颗粒化教学设计,把以知识学习为主调整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引导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后完成任务的拓展学习相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渐进式学习。

校企融合模式以校企双赢为目的,有效配置资源,教师团队“双师化”,提升校内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融合建立BIM工作室,多维度、多方式地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合理优化资源分配,促进师资、课堂教学、职业教育成效等同步成长。同时在校企融合背景下,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资源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二、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岗课赛证融合,是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要求,重新开发课程体系,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对接、与1+X职业等级证书融通、与职业技能大赛融合贯通,将专业工作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找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按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拆分、重新整理并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1+X职业等级证书所要求的考核点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成就感和积极性,提升培养质量。

(一)引岗入课,岗课融通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精心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采取问卷、访谈、座谈、查阅政策文献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工作,走访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各级各类企业20余家、建筑行业协会和毕业生代表,以学生毕业后及毕业三年后能胜任的岗位为出发点,确定出建筑行业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对接的岗位和岗位要求,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把企业、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等纳入课程内容中。

表1 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岗位(群)分析表

(二)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与专业学习的融合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是职业教学改革的“指挥棒”。有研究表明,从“产业—竞赛—教育”三系统的共同结构看,需求融合、标准融合、过程融合与评价融合是职业教育“产赛教”机制的融合。因此,以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展示高端技能,引领教学改革,加强赛课融通,才能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2]。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团队教师通过狠抓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组织学生先后参加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选拔赛建筑信息模型赛项、BIMVR及装饰VR设计极限任务挑战赛、第一届全国建设类院校BIM数字工程技能创新大赛等多项各级各类赛事,师生们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锻炼了BIM技术的应用技能,树立了专业自信,激发了专业认同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作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较强创造力的群体,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尽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不俗成绩。我校三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三等奖的获得者。赛后,他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获奖项目“便利智能盲人通”完成了BIM建模及使用环境的BIM模拟,实现了学以致用。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被激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得到了实践性的体现,实现了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训练和赛事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学习,也实现了BIM课程的深度学习。这不是仅仅停留于课程本身和考试,而是学生自己抽取出意义,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之中[3]。

同时为了增加各级各类大赛在教学中的普适性,教师团队会把每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资源整合,采取知识碎片化设计,融合到课程教学中。

(三)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抓手实现课证融通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支撑制度,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载体,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4]。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文件下发,我院在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等5个专业课程开始了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1+X证书项目有:1+X建筑信息模型(BIM)、1+X建筑工程识图、1+X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1+X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

在课程标准和设计中,结合1+X证书制度中的知识与技能标准要求,把学历教育与技能取证相关内容统一到课程体系中,把职业认证培训项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使1+X职业等级证书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表2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1+X证书与课程对应表。

表2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1+X证书与专业课程对应表

同时,课堂教学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考核技能点设计教学任务和考核内容;以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采用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让静态教学课堂转变为动态课堂,让学生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对软件的实操能力;多方面、多角度、多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提升学生对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传统课堂与虚拟现实(V R)技术融合育人,创设智慧课堂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是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次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5]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实践方案[6]。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为主,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等互动环节主要为了活跃气氛,也受限于课堂时间,仅涉及到少数问题和少数同学,多数同学仍然是被动听课[7]。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我院在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中开设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认知测评实训”课程。该实训以高度仿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为背景,借助VR交互式体验,让学生对所学安全管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检查,为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营造具有真实感、沉浸感的认知情境,增强空间教育力和学习场所感,刺激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6]。

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上担当了本体的角色。学生戴上立体眼镜、持手柄等特制的传感设备,从施工现场大门进入到一个在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地,置身于一个具有三维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虚拟世界,通过操作手柄进行人与环境的信息交流。如通过将教学资源和设计的安全危险事故搭配,在对危险源的侦测、分析、处置的过程中穿插知识点进行讲解,操作和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快乐的沉浸式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点,认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增强学生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和职业素养。最后小组讨论、交流,由教师点评,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互联网+”场景的智慧建筑工地。

这种融合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把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者变成了虚拟世界的体验者,贴合年轻学生喜爱游戏的爱好。学生从这种体验式学习中获得了快乐,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此刻的知识不再冰冷,不再是白纸黑字,而是虚拟世界中的情景,让知识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老师在最后综述知识点的接纳质量。

四、以任务为导向,教室学习与真实的生产项目现场实践融合育人

如建设工程类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尽管有VR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但是也离不开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任务为驱动的实践教学。鉴于学生安全、城市建设施工工地的距离等现实,我们从身边找出路,挖掘校园资源,将传授间接知识的课堂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建立教育域与职业域一定程度上的交互对接[8]。

(一)利用校园在建项目融合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这种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利用学校在建项目的工程现场进行实践教学。学校新修一座气膜馆作为体育场馆,结合现场施工内容及顺序,以“土方开挖→导墙钢筋绑扎→导墙混凝土浇筑→土方的填筑和夯实→垫层混凝土施工→气膜施工→气膜在门处的固定及连接→装LED灯→木地板铺砖”工作场景设计学习情景;学校实训大楼机房更新改造,以“建筑地面→墙面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等子分部工程设计学习场景。以岗位工作标准为教学标准,以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适应建筑业发展和学生个人需要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这些真实在建项目为载体的学习过程中,按照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学习小组要明确:实践任务→学生对标教材上理论知识、国家标准规范、网络资源等知识,收集完成此次任务的信息→制定开展实践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到施工现场实践,跟任课教师、现场工程师共同决策、组织实施→结果评估(实施过程中有过程检查环节,如施工技术、质量验收等)→回到课堂总结提升,提升知识点、技能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等。学生通过“做中学、训中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结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工作过程的实际任务,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学生社团活动与专业实践的协同互动

职业教育在遵循知识生产逻辑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思路从知识理性逻辑向实践应用逻辑的转向,有助于深化专业元素间的互通、互动与互补,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协同互动[8]。以校内的3D Create学生社团为主、老师为辅,在校内气膜馆的设计公司提供CAD图纸的基础上,3D Create社团团队完成了3D打印的气膜馆模型就是这一培养思路的践行,也是专业与兴趣的协同创新培养过程。

本校气膜馆要求最大的特点是中空且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支撑,这使社团团队成员十分苦恼,他们看着面前的图纸一筹莫展,老师鼓励他们去现场考察,不要闭门造车,空凭想象。第一步,现场考察后社团团队发现此膜结构不是完全都是膜密封的,而是用了一面观众席的墙密封的;此膜结构像一个个连在一起的气球一样搭建出空间结构,既满足下方场地的规则和最大化利用空间[9],又利用拱形结构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的坚固;气膜馆的圆顶可以极大地减少风阻[10]。第二步,通过建模、调整模型、打印机准备、废品讨论和光固化,进入打印阶段。社团团队首先打印了一个30%大小的模型,对模型进行试验,结果3D膜结构与真实的建筑物相比缺少了空气的支撑,拱形结构完全倒塌了。然后修改和加固,再次打印,成功完成。

学生通过“研中学、创中学”,实现了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对学习的认同感,锻炼了学生们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接受专业、喜欢专业,托起学生的自信,建构以能力本位为基础的教学生态。

综上,本文基于建设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面临的现状,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政策的指引下,在智能建造、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弘扬“执著专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精神,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教育域与职业域的融合、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希望使新时代职业教育这一类型化教育凸显其特质,提升“三教“改革的质量。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融合职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职业写作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