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区文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介入
——以某高中学生L某为例

2022-02-26 04:36管倍乐
公关世界 2022年22期
关键词:案主社工青少年

文/管倍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十分必要,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之一。[1]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不但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而且在社区中发挥着引导发展、服务社会、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学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文化资源的集中所,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一、概念界定

1.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居民在一定领域内长期实践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成果的集合。社会传统文化对人类思维、道德情操、社会行为以及人格理念等的产生与演变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往往还会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的变化;但严格来说,社会传统文化则是泛指所有社会文明现象的总和,即由社会居民在一定地域的长期实践中,逐步产生并演变出来的带有某种特质的社会人文现象,如价值理想、生存方法、行动模式以及群体意志等。

2.学校社区文化

学校社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以学校在校学生为主体,充实和活跃学校人文生活的事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和教育信息社会化的新时期,为适应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各种学校文化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

二、文献综述

与西方相比,我国学校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慢。近年来,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步入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坚持“五位一体”中的文化建设和“四个全面”中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校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将逐步推进与发展。目前,校园社会文化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文学活动和美术教学等。开展的校园社会文化教育活动以学校为重点区域,学生、老师和学校内的管理者为主要活动对象。这些教学活动都是以为提高发展学生的社会文化和改善学生素质与生存条件为目的文化教育活动。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和学术培训等可以丰富校园社会日常生活、提高学校的教师生活品质和整体素养。

在发达国家,学校社区文化被视为一种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媒介,学生和老师通过学习了解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掌握了许多技能,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改善学校的文化氛围。人们由追求现代文化转向探究传统文化,以此重塑当代学生、老师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寻求心灵力量,开始一系列的学校社区文化重建。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在各高校建立“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等十大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笔者在翻阅资料时发现,以“学校社会文化”为关键词搜索出的文章有近三分之二的作者都选择了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的确高等院校是人才、知识和文化艺术积聚的场所,但我国中小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样是发展教育的重点,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比成年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心理发育等方面都弱,青春期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人生走向和变化,所以学校更应该把握好这个黄金阶段,在开展知识型教学的基础上灌输文化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宜人的社区环境、安静的学习环境、温馨的宿舍环境等。

三、学校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

校园是人、科技和人文艺术聚集的地方。长期以来,校园与社会人文活动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学习成绩才是青少年应该重视的地方,学校社区文化的灌输可以交给各高校去教育,高中教师的招聘也多以学科类教师为主,在精神文明建设、艺术文化素养的培育方面缺少专门的教育力量;第二方面,因为长期的“成绩至上”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中与当地社区并没有协同制定有关发展学校社区文化的制度、相配套的规章等政治建设;第三方面,由于缺乏配套的制度保障,一些学校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处于闲置状态或滞后状态,学校与社区的资源没有做到及时互联互通。

1.教师队伍管理力量薄弱,缺乏有力引导

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在青春期达到了峰值,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在这时期受到了来自同辈、老师、父母等多方面的学业压力,是内心最脆弱敏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优化升级,大部分高中已经抛弃了传统的“成绩之上”的观念,追求学生身体素质、学习成绩、生活技能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但仍有少部分学校不支持为学生开展适当的社区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对参与学校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也不够重视,教师团队缺乏专业性和组织性,管理力量薄弱。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自行组织和参与校外组织来学习文化知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因一时的好奇和兴趣使然沉迷其中,加上教师没能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小部分青少年容易误入歧途,荒废学业。

2.学校社区文化政治制度保障出现漏洞

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与社区文化建设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等建设,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标准,政治制度保障出现漏洞。一方面,学校自身约束性不足,在没有规范性政策约束的条件下容易忽视对社区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缺少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学校— 社区”资源互通过程出现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主体的利益。

3.学校社区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缺乏,资源链接不到位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变革的推进,社会建设的构成、特点已经出现了重大转变。社区文化建设也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以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运营活动多为由社区直接举办,部分社区又因为文化安全、设备维修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拒绝与学校资源共享,从而导致了文化资金的大量耗费,同时教育资源布局的功能相对单调,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软硬件设备不配套,文化经营与管理的眼界不够宽广,文化功能相对陈旧,人气不够高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学校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问题。

四、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呈现前所未有的清醒。在儿童时期,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基本上受制于成年人的意见。在青春期,他们对自我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思考自己的各种特征,并且显得非常自恋。同时,青少年会因为一件小事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因为自己不完美而感到沮丧。

第二,独立。青少年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面对事情,他们不想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指导,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待长辈,总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摆脱成年人的束缚,渴望独立。

第三,情绪化。青少年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让父母不知所措。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感情的变化和加深是同时发生的,开始产生并感受到许多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五、案例分析

1.个案介绍

案主李强,男,16岁,独子。案主目前高一,不爱与人交往,朋友较少。长久下来李强倍感孤独,习惯通过玩乐器排除寂寞。喜爱架子鼓的李强,经常在宿舍敲架子鼓,然而架子鼓的声音很大,时常吵到其他同学,在此之下李强只能去宿舍外面敲打,这样虽然不会影响他室友,反而影响到了其他人,李强遭到了投诉。无奈李强只能去校园的某个角落里敲打自己的架子鼓。巧合的是,在那个角落,也有其他人在玩架子鼓,李强与他们整天在一起敲架子鼓,还时常去校园外面“卖艺”。由于沉迷于玩架子鼓,李强经常旷课,考试成绩也出现了挂科,为此,李强的班主任将李强转介到社工,寻求解决的办法。

2.社工介入过程

(1)接案:建立关系

首先,社工主动自我介绍并介绍协助目的和服务内容。其次,社工向李强表示了尊敬、倾听、不间断地积极关注,与李强确立良好专业关系;然后了解李强目前面临的问题,也知道服务对象对介入看法以及对社工工作的态度和服务对象所希望实现的目标。最后,商讨协议内容并签订服务协议,约定二次面谈时间、地点。

(2)预估:收集资料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李强的情况,社工与李强谈话后还应与李强的班主任进行面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李强的家人、舍友等身边人接触,充分摸清案主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访谈,社工初步掌握了李强在学校面临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①人际关系问题。与室友相处较差,与同学交往较少,使得他很少有朋友,经常旷课。②学习成绩差。③心理问题。在情感方面,没有朋友,感到孤单寂寞,渴望得到关心。④家长和老师给予李强的关心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李强的问题。

(3)计划:分析问题与制定目标

在初步掌握李强的基本情况后,社工应及时分析案主的问题,并制定详细的服务总目标和分目标。

1)问题分析

案主的性格比较内向,加上父母未能及时给予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案主本身所具有的自卑倾向,使得案主不喜欢主动与他人交往。案主内向的性格以及对宿舍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与舍友的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受到了排斥。为了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以及发泄内心的抑郁,案主选择通过玩自己喜欢的乐器这种方式发泄,并结识了与自己有类似兴趣的朋友,长此下去,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使得案主沉迷于玩乐器,并影响到了学业。最终,案主得到了心理满足,但也带来了不良后果。

2)服务目标

总目标:解决案主的心理问题并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帮助案主回归学校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具体工作计划:

针对案主的人际关系问题。联系班主任并及时开展文艺班会,使案主有平台展示自我,并借此缩短和同学们的距离,从而丰富案主的人际关系。

针对案主的学业问题。与案主制定计划,在空余时间玩架子鼓,说服案主下定好好学习的决心,上课期间好好学习。寻求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让案主补上之前落下的功课。

针对案主的心理问题。社工可采取个案+小组工作的介入方法,联系学校和案主一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并将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开展沟通交流的活动,促进案主展开心扉。

针对案主缺少来自家庭和老师这两方的关心问题。社工需要及时跟进案主的父母、老师的状况,告诉他们青春期少年的特点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向他们普及青春期对一个人今后成长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给予案主更多关心和帮助。

最后,总结整个案服务过程,对案主进行表扬和肯定,提出未来的服务规划,并持续跟进服务。

(4)介入:优势视角运用

优势视角强调,即使是最贫穷的、被现代社会所遗弃的人都拥有自身的转变能力,因此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显示出现代社会对人的认可与肯定。优势视角反对把案主自身的缺点加以放大。优势视角是以案主的个性化优点为基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个性的潜力,进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并完成自身的理想的一个社会工作助人模式。

优势视角分为个人优势和环境优势两个方面。个人优势包含了意志、力量和信念。凡生存的人都有其愿望,虽然渺小但贴近于个人现实;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具备能力,包括个人技能、天赋、熟练掌握的事物、独特才能等,而这种能力既可能已被表现,也可能还未被发现,有的能力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还有的是后天习得的,也包括了对个人能力、影响力、对自身信心以及自我效能的觉醒。在优势视角下的案主往往是拥有潜力的,也有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而这个方法更注重的是案主利用自己的潜力克服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要求社工找到案主的能力和优点,并帮助案主将自己的优点充分地发挥起来。在这之中社工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通过这个中介促进案主的改变。

社工与案主接触并建立专业关系,通过访谈、走访等形式,了解案主的处境以及案主所具有的优势。与案主一起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制定介入计划。社工了解到了案主自身的优势和能力,鼓励案主发挥出来。例如,案主可以在集体活动之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同学了解到自己。自己参加社团,可以在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同样自己可以参加志愿团体,去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地方做志愿活动,既可以回报社会,又可以认识许多朋友。

(5)评估与结案

案主像其他同学一样,按时上课,积极完成作业,没有出现挂科的现象,学业能够取得进步。案主与舍友的关系得到了好转,并且变得很亲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人际网络恢复正常并不断扩大。案主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不再感到自卑、孤独和寂寞了。这些迹象都表明案主的转变工作已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社工可以评估结案。最后,社工应处理好案主离别情绪,约定不定期做跟踪回访。

3.案例分析与思考

在个案服务中,社工应从优势视角的角度考虑,注意发现案主的优势以及潜能,结合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等对案主进行接入服务,这些是解决案主问题的重要依据。在个案计划实施过程之中,将案主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六、学校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1.建立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对青少年心理转折期的教育

做好学校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有一个强大的教师工作团队是前提条件和基础。教师们应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为学校的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同时应积极向社会接纳专业人才,吸收社会力量建立人才队伍,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进而提升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水平。在校内老师应该针对青少年的主要特点,对“小团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多鼓励青少年敞开心扉,拓宽人际交往,合理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青少年顺利适应青春期的变化和过渡。

2.建立科学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扎实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思维先进、作风得体的学校管理人员队伍,对学校领导团队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推动效果,是学校避免“小团体”负面影响的关键保障。按照规范管理程序对学校实施规范化管理,是抵御“小团体”影响的重要途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正常发挥。有关行政部门依法明确学校加入社会文化发展建设工作的主管部门,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以支持、规范、协调学校加入社会文化发展创建社会活动,对学校在社区文化发展创建中的地位、功能、作用等进行了确定;同样约束了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使我国学校社区文化建设沿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案主社工青少年
青春社工
青少年发明家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