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出版:时效性管理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2024-03-13 09:43宋春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时效性急诊科分流

书 名:《急诊预检分诊》

主 编:金静芬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8208499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其急危重程度进行优先顺序的分级与分流。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对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的时候,任何大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如就诊效率、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需要在接待患者的时候迅速有效地抢救患者,同时还需要工作的熟练度,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征区分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做好初步诊断,合理安排救治工作,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急诊拥堵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缓解急诊科拥堵已成为医疗政策制定者和急诊医学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根据急诊患者流量“入口-过程-出口”模型,预检分诊作为急诊的第一关卡,其分级和分流的效率是缓解入口压力的首要环节。 时效性影响着决策的生效时问以及决策在特定时间内是否有效,时效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急救场景的处置决策以及急救措施落实情况。

《急诊预检分诊》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金静芬著。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行业标准的配套使用手册,是目前为止国内首本护理行标依托操作手册。 内容上,主要对标准各级别、条目进行解读,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与举例,更好地让全国不同医疗发展水平地区的急诊护士及管理者能借鉴使用。 此外,本书对行业标准附录相关的儿科、产科分级标准也进行了详细解说,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结合智慧信息化管理软件,极大地增加了其在临床护士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手册中相关的急诊分诊流程设置、质量管理控制方法等也是继2012 年急诊科规范化流程发布后首次以需求为导向,对急诊预检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既体现了其先进性,又更符合当今国情下的急诊科预检分诊管理。

急诊拥堵是国内医院面临的常见问题。 研究表明,急诊科拥堵与医疗质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预分诊筛查模式旨在通过提前启动评估,将待分诊人群分类,分流引导非急诊患者至门诊就诊,协助急诊患者提前建档,避免盲目候诊,缩短前端分诊时间,推进就诊流程。 预检分诊过程实施阶段式管理,使分诊前移,分流提速,诊疗推进,减少安全隐患。 通过统筹安排人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在面对就诊流量高峰,同时段就诊总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时效性管理措施实施后,对于有效缓解单位时间的集中拥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效性管理的最大效应在于实现单位时间的效能管理,即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在效率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坚持以患者为核心,强调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以最短时间、最佳质量、相对节约费用的方式,达到最优疗效,服务更多患者。

急诊预检分诊的时效性管理具体实施首先需要优化预检小组团队。 针对分诊团队结构、职能进行优化和再分工,团队由1名组长、1 名主岗分诊护士、2 名副岗分诊护士组成,诊疗区域巡诊工作由组长兼任。主岗分诊护士,新增分诊协调职责,负责根据待分诊患者流量,启动相应时效性管理措施。 团队组长和主岗分诊护士由本科室质控组成员担任,具有3 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通过急诊预检分诊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技能及急救知识(如心电图仪、各种监护仪使用及监护图形识别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职称为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且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的高能级护士。 副岗分诊护士为具有独立上岗能力,且已完成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在组长及主岗分诊护士的带领下,完成患者的二次分诊评估及预检分诊电子信息系统的录入。 其次,时效性分诊流程对预检分诊全过程实施阶段式管理。 将预检分诊划分为前端分诊、后端分诊。 前端分诊主要是指对待分诊患者的问诊分流,通过提前问诊、潮汐式分诊、移动分诊等措施完成患者的一次分诊,分流部分非急诊患者。 后端分诊主要包括患者的分诊登记和候诊管理,通过预检分诊分级授权管理完成二次分诊以及预检分诊电子信息录入,利用响应时间智能预警系统、待诊患者分级赋权排序等措施实施候诊患者的管理。

从预检分诊系统调取时效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高峰就诊时段的分诊情况进行分析。 查看分诊情况是否符合预期、需要改进之处、员工工作流程满意度评价等。 提前问诊和潮汐式分诊的前端分诊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和规划同时段的就诊患者和医疗资源,实现同一时段患者同步待分诊、同步评估、同步候诊,以及医疗资源的均衡、安全、高效分配。 后端分诊策略延伸了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链,通过响应时间智能分级分类预警管理和待诊患者分级赋权排序,利用现代化数据信息技术手段,为待诊人群提供最大安全保护屏障。 预检分诊电子化智能系统,基于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设计,自动识别危急征象指标、单项指标、综合指标,智能化整合患者的信息资料,通过系统分级提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设置相应候诊预警,以进一步降低分诊不足的风险。(文稿:宋春艳 树兰(杭州)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时效性急诊科分流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NSA架构分流模式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