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下高校游泳救生课程内容构建探讨

2024-03-14 05:05刘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游泳教学内容思政

刘强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多维思政教学作为课程思政的最新教育理念,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还包含多主体长期参与和互动的教育过程,具有长期影响性、成长性和参与性、过程性。从教育结果上看,是指包含学生思想认知、知识理论体系学习、思想价值体系构建和思想行为教育结果等多方面的教育成效和教育影响;从教育参与主体上看,多维思政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双方,或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者等多方教学主体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施结构看,多维思政教学还包含对师生的互动空间进行不断拓展的过程,以达到全员互动和全教育过程进行融合教学的目的,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学科思政教学的情感体验和思政教育的实效。

游泳救生课程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蕴含着众多的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智力教育等思政教育功能,因此具有重要的课程思政价值。根据文献检索结果,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自2014年提出至今,经过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和学科教学理论探索,已经在学生思想认知教育和人文精神教化等多个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联动教学的局面。但由于各学科教师认知偏差和施教能力的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落实教学原则、考评机制的构建,难以融合教学内容,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融合角度,因此无法形成多学科协同效应。本文立足游泳救生课程自身特色,加强复杂情形下学生的思辨能力、生命价值教育,依据多维思政理论,构建高校游泳救生特色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目标、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探索高校游泳救生课程多维思政教学成效实现途径。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法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多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现存主要问题,本文以“高校课程思政”“多维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期刊等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篇。

1.2 问卷调查法

对天津体育学院游泳救生选修课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需求及多维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效、教学内容、实施结果,以及全员、全程和全课程参与的成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 次问卷,第一次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第二次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

1.3 专家访谈法

对天津体育学院游泳救生教师、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师及教学负责人(共50名),就游泳救生课程思政的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构建、教学原则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情况进行评价,以游泳救生课程思政的全员、全程参与成效,探讨、评价本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 当前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教学缺乏顶层设计,育人资源整合能力与学科整合力度低

课程教学设计是决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和教学成效的根本性纲领。根据对天津体育学院游泳救生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育负责人、一线教师的专家访谈结果,梳理了当前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体育学院多学科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现状、问题统计表

通过表1 的访谈结果可知,学校的教学内容探索远好于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结果。在校本课程中,每个单元均有意识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占20%,能够形成内容体系的有20%,而对学生和该学科的课程思政具有成长性、过程性、长期性规划的占15%,表现出积极探索的一面。但在教师实施阶段,课程思政教学落实能力是最为薄弱的,具有有机统一的多学科协同教学机制,形成教育互补优势的仅占10%,远不能形成学科融合教学影响。

不难看出,基于多维思政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自检中,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建设和学科发展架构方面仍存在三大主要问题:第一,缺乏顶层设计和教育理念构建,未能给广大教职员工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学科探索和教学组织提供政策性、前瞻性的教育指导,影响教学实施成效和探索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自身在教学实施和教学内容构建环节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教学探索意愿不足,这是导致课程思政多学科融合教学合力不足的根本原因;第三,当前的课程思政多学科融合教学还不能进入教学实施环节,无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全校统一的参与机制和专项政策,特别是学科考评机制和落实策略的研究尚未涉及,难以为其他环节的教育深化探索提供政策支持。

2.2 缺乏多元化思政元素探索发掘能力与融合教学思想及施教能力

根据上节中存在的问题,本小节采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教职员工自身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具体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我校课程思政教育结果教职员工现存深层问题调查结果

从自身能动性和多学科课程思政主观创造、创新性的视角,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根据结果不难看出,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自身政治意识仍很保守、固化,较少关注时政要闻、思政大事和国内外动态,难以靠教师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主动挖掘和运用。

3 游泳救生课程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构建与教学原则构建设想

3.1 立足游泳救生课程,构建综合化、一体化、特色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根据笔者对游泳救生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展开的融合教学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要想实现多维思政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成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架构。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和探讨。第一,基于游泳救生课程的课时设置和授课内容,以单元内容为纲,进行每个单元体系化、有机化的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体系模块建设,并根据教学内容的推进,各章节之间形成具有联系性、成长性和有机化的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构建上保障游泳救生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第二,在教学环节分别从教师和学生2个层面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监督并落实教师的施教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效,从教与学2个角度,推动游泳救生课程和课程思政多维教学成效的落实。

3.2 构建多主体长期参与和互动型的教学施教原则,促进师生互动教学机制形成

要想探索高校特色的游泳救生课程思政实现策略,就必须在教学实施原则上严格根据多维思政教学理论,注重游泳救生课程思政的教育过程各个主体的参与状态和成长结果,只有形成长期参与和互动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提升游泳救生课程的长期教育效果,最终帮助师生形成成长性、参与性、过程性的教育结果。因此,在新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原则方面,必须坚持师生互动教学机制,形成长期参与和互动型的教学实施原则,彻底改变过去存在的课程思政渗透力不足,融合施教不紧密的教育问题[1-2]。

3.3 构建双向考评机制,注重教育结果和教育影响

根据多维思政教学理论,探索高校游泳救生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从学生思想认知、知识理论体系学习、思想价值体系构建和思想行为教育结果4 个层面,形成多维思政教学考评机制,强调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互动和参与结果,从而实现全员互动和全教育过程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目的,保证多维思政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增强学科思政教学的情感体验和思政教育的实效。

4 游泳救生课程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下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4.1 在教学内容上着重构建长效化、一体化、双向化的融合教学机制

开设游泳救生课程是为了让游泳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走进课堂,通过体系化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会游泳技能的同时,能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我及他人生命,开展更具有深层意义的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既能防范溺亡事故的发生,也能促进学生锻炼身体,实现生命观、价值观教育。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游泳救生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多维思政教学目标下,探索高校游泳救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构建,不仅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在游泳救生课程中学会游泳救生技能,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游泳救生课成为该群体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沿阵地。面对新形势,必须探索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必要从多维视角建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在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下,探讨课程思政融合教学体系构建内容,要注意以下四大方面的内容构建重心。第一,对当前的游泳救生课程进行内容和素养教育拓展,将原有的18 课时拓展为36 课时甚至更长,为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提供充足的学时。第二,在教学内容上设置单独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块,用于游泳救生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或实施环节,为二者的长效、一体化融合教学的实施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构建师生互动型教学内容,杜绝过去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静态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所带来的弊端,提升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第四,注重教学过程课程思政的渗透性,将课程思政教育过程化,夯实教育成效。

4.2 教学组织应注重教学氛围创设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融合化,提升教育成效

当前,我国课程思政教学经历了数年的教育探索,已经形成了“互联网+”、社会实践教学、校外实践等多样化的实践路径,在提升学生思政教育认知和实践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当前学校在教学组织环节,仍存在管理落实缺乏精细化、教学实施缺乏长效性等教学组织问题,导致课程思政教学不能长期渗透于教学始终。

对于游泳救生课程教学组织,应加强教学体现形式与教学内容结合探索研究,根据每个章节的不同和课程思政结合点的不同,进行有区别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设计。从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游泳救生课程与课程思政可能的融合形式上看,在教学组织上可采用专业学习、课堂讨论区域、智慧课堂研讨区、情境仿真练习几大主要模块。其中,在专业学习模块上注重学生游泳技能和自救、他救技能的学习;在课堂讨论区和课堂研讨区模块上,主要通过情境创设和视频资源、影视资源等为学生提供真实化的课堂思政教育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探讨,提升学生的主观认知和思辨能力;在情境仿真区域模块上,通过真实性、突发性案例,让学生群体充分融入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真实氛围,为他们的应激反应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提供实践与提升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形成唯物辩证法和家国情怀,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3-4]。

4.3 在教学实施层面注重教学成长渠道发掘和多主体参与机制探索

当前,我国课程思政教学虽已在教学机制和教学实施层面进行了多主体、课内外教学形式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效,但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当前该教学形式由于教育管理、合作策略等问题,尚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和参与机制。因此,在多维思政教学成效目标下,探索游泳救生课程的多维融合教育机制实施,就必须注重教学实施层面的成长渠道挖掘和多主体参与机制的探索,以便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救生实习机会和参与成长渠道。

首先,应联合酒店、游泳俱乐部等展开救生合作教学与服务,通过动态化、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专业内容深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内容寻找实践应用点和结合点。其次,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动态化的游泳救生课程体系,在施教过程中通过动态化的国内外、校内外的发展现状的介绍和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泳救生课程的研究成果追踪与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救生实践基地,为学生长足的救生技能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5-7]。

5 结语

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应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多学科协同育人教育渠道,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体系、课程、考评。游泳救生课程作为高校新开设的一批课程,具有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良好基础,也是将教育回归到本源的重要阵地。因此,应立足游泳救生课程自身课程思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主动运用多维思政教学理论,从教学内容、构建原则、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等方面切实联系学科融合教学实现成效的环节,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探索。

猜你喜欢
游泳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