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与创新研究

2024-03-15 06:28李慧绵
山西财税 2024年1期
关键词:育人财务思政

■李慧绵

2019 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一流课程的建设则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

一、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育需时刻牢记为国家育人的使命,而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标准。高校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充分融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从业后不可避免面临财务舞弊利益引诱,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摆脱财务舞弊利益尾随,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做遵纪守法的从业者、诚实守信的职业人。因此,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构造财会专业育人全新生态的点睛之魂。

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平衡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升思政元素的教学成效,使思政教育更全面、更立体,真正实现“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二)当前财务管理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不足

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概念混同化。有部分教师片面地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程思政化,过度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能平衡好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顾此失彼。在教学效果上,往往因思政内容过于突兀、冗杂,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财会类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课程思政探索时间较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个体素质未同步提升,尚未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造成课程思政发展受限于实践主体的局面。

财务管理类教材缺乏全面系统的思政元素。近年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材开始注重融入思政素材,但财务管理学课程引用的理论大多来自国外的理论体系,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成分,有些高校甚至直接使用国外的教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可见,优质的课程思政教材是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根本保障。

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浅表化。大部分高校尚未同步更新学生考核方式,依然以期末卷面考试一锤定音为主,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尤其是课程思政的学习评价仍流于形式,甚至缺乏这方面的考核,使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量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未能充分调动。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框架

全方位立体的课程思政建设。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设计“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现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知识、技能、素质、情感培养课程递进体系,通过推进慕课的建、用、学、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思政元素更好更快地融入课程教学育人中去。

学财务管理之术,应时代需求之变。结合大智移云时代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将创新创业内容和大数据财务分析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培养新时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引西方财务管理经典理论,融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析中国本土企业案例。挖掘中华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契合点,包括易经思维、和合观、阴阳认知观等,按照专业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嵌入财务管理课程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视角由“西方领导东方”向“西方遇见东方”转型,学习“中国式管理”的商业新实践、新范式和新思想,运用中华传统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讲解中国本土企业的财经故事,再对比国内外企业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课程的目标旨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以组建团队、培养师资、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学习平台、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建立评价体系为路径,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打造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国内外前沿观点的财务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引导学生讲好中国财经故事,感受中国力量。

课程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为基础,按层级分别设计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将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财务管理教学的认知领域,构建“教学前沿+思政务实”的模式,组织政策背景和制度的前沿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评价和认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财务管理教学的情感领域,构建“辩证教学+思政情感”的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在财务管理教学动作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拥有自信,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美好理想。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

课程紧密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各个章节内容有机融入思政素材,将传统教学内容与中国优秀的经商文化相融合,设计了“立足环境,衷于战略”“筹资之道,诚信为本”等六个模块,引导学生在财经领域讲好中国故事,感受中国力量。同时,课程将双创元素和“1+X 智能财务”元素有机融入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以继承和创新为途径,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图2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三)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优化在线平台的板块结构和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辅导和监督,促进知识学习的任务向线上转移,拓展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空间;通过“翻转课堂”、PBL 教学等教学手段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升实体课堂的思政育人水平;同时,重视以学习小组组织第二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

(四)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体现混合式教学多环节、多形态学习成效的评价要求,强调学生在线上学习、课堂研讨、小组调研等方面的表现,降低了期末笔试成绩的占比。

首先,从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实验完成情况、专业证书考试等方面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通过任务完成时间考核学生守时守约,通过团队作业考核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作业准确度考核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其次,通过“课前财经时事分享”和财经讲座分享讨论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思想动态;最后,在期末测验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设置财经事件论述题,鼓励学生关注财经时事,并能够学以致用,结合课程专业知识加以分析,进而让学生知法用法,按照法规、规则办事。

四、结语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行动。此次教改探索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维度将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有机结合;重构教学内容,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与西方财务理论深度融合,同时以中国现代企业案例为载体,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全方位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全面服务于课程目标和学生成长,以期实现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育人财务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