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审计研究

2024-04-10 11:42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3期
关键词:环境效益非营利社会效益

景 灏 刘 茜

山西省内部审计服务中心 山西 太原;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数量已超过90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的就业数量高达1100万。伴随着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和公益异化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对非营利组织的审计监督也更加频繁。在对非营利组织的审计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共同构成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审计内容,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对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的审计,往往逊色于对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审计,对非营利组织和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因此,如何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进行审计成为审计理论和实务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议题。

一、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概述

1.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审计是将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会计实体,由审计人员根据证据、客观公正地认定、评定、判定其社会存在价值的审计工作。这里的“社会存在价值”就是“社会效益”,具体指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社会的贡献是否超过社会因它而发生的负担。即社会为非营利组织的贡献少,而社会从该非营利组织的受益多,则其就有社会存在价值。

2.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鉴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慈善性、利他性等特征,加之目前面临的资金使用不透明、效率低、公信力遭到质疑等问题,审查其资金及物资安排与分配是否实现了国家和公众的福祉,成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进行高质量社会效益审计,可以判断出非营利组织社会存在的价值高低,组织宗旨的实现程度。所以,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科学的社会效益审计,可以督促非营利组织合法、合理、有序、高效地完成使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得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还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对保护国家经济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现存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业务领域涉及困难群体、环保、教育等诸多方面,审计中除了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考量,更应该对运营效益、服务效益、环境效益和特定效益等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量,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却存在下列常见问题。

1.部分社会效益的内容未被纳入计算范围

(1)服务效益的使用价值难以量化。服务效益是指使用价值的实现,包括保质、按期等各种不可量化的因素,但如何将使用价值进行量化,也成了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未纳入审计范围。

以2023年某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为例,该市志愿者协会招募赛会志愿者为赛事提供各项志愿服务,节约了雇佣各类赛会服务人员的人工预算费用约20万元。但在参赛运动员人数或人次不变的情况下,服务效益会因为服务态度、服务次数、服务质量等产生变化,那么服务效益应计为20K(K值是调节系数)。这时,此次赛会的服务效益到底是多少,则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对K进行的取值。

如根据某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人民政府2022年下拨20万元惠民项目款用于该社区的文体公益活动、环境卫生治理、设施维护等工作。文体公益活动的次数、环境卫生治理的项目、维护设施的数量、直接或间接服务社区内居民的数量是难以统计的,或者是不可能穷尽的。此时,该惠民项目的服务效益到底是多少,成为审计人员判断的难点。

因此,服务效益难以量化的问题,已成为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工作的难点之一。

(2)环境效益易被忽视。环境效益,可以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环保环境等各方面的“损失额”和“所需投资额”来衡量,通常情况下该效益值为负数。一方面,“环境效益”经常被“环保环境”所取代,“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及“社会环境”没有被审计人员纳入审计内容中;另一方面,环境效益的“负数”也常被忽视。社会秩序、捐款数、知识信息、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造成的可以直接计量实际损失,都可以算作环境效益的“负数”。但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环境效益的“正数”被视为审计内容,而诸多“负数”往往被审计人员所忽视。

如一家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的公募基金会,该年度捐款数额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230万元,网络舆情处理的公关费用等花费25万元,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计量的损失和所需投资额。但这些损失和所需投资额并没有算作环境效益,纳入社会效益审计。

因此,环境效益易被忽视的问题,成为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工作的难点之一。

2.部分社会效益的计算方法有误

(1)运营效益的部分支出未核减。运营效益,即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服务中所得与花费的比较,以是否实现盈利为衡量指标。计算公式为:运营效益=实际收入 实际支出。但是在现实审计工作中,只计算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收入,而没有核减实际支出。

如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20年度购买心理疏导类项目总金额为3.5万元,在项目的实际执行中共支出4.1万元,那么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20年度的运营效益为3.5万元减掉4.1万元,即负0.6万元,形成了负盈利。而使用错误的运营效益审计方法则会得出运营效益为3.5 万元的审计结论。在该实际案例中,直至审计结束之日,这0.6万元经费一直由该机构的一线社会工作人员垫付,直接证明了该计算方法存在错误。

因此,错误的运营效益计算方法,已成为影响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益审计结论的一个严重问题。

(2)特定效益未得到差异化处理。特定效益是由非经济原因产生的,可以表现为经济指标差异的效益。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上述特殊人群进行服务所产生的效益,不能用考量正常服务群体的经济效益指标来进行评价。

如在某共青团省委组织的“五防教育”(防拐卖、防性侵、防意外、防灾害、防校园暴力)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同样的活动内容及流程,特殊学校的服务人数或人次较要远远少于普通中小学校的服务人数或人次,服务学生的情况越特殊,服务人数或人次越少。因为本身特殊学校的学生数量就明显少于普通的中小学,加之搀扶一个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学生或让一个理解力低于同龄学生的智力残疾学生享受到同样质量的教育,其所需的时间、精力等是更多的。仍使用服务正常群体的经济效益指标来作为服务特殊群体的审计证据,显然没有注意到非营利组织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因此,特殊效益未得到差异化处理,成为影响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益审计结论的又一个严重问题。

三、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实现途径

1.实现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结果,能帮助社会捐赠者识别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在审计中要明确并公开社会效益审计的结果,以引导社会公众的捐赠行为。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来说,对其进行社会效益审计能够帮助他们按照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在审计中要明确并公开社会效益审计的内容及方法(运营效益、服务效益、环境效益和特定效益等),以引导他们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大多数服务活动是非生产性的,其物质与资金支出结果是无法全部用数字、公式来衡量的,只使用数字指标来考察社会效益既不全面也不现实;同时考虑到社会效益审计工作中的审计成本问题。因此,我们还应该使用定性指标来弥补定量指标的缺陷,以提升社会效益审计的可行性,使审计内容及方法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3)可持续发展原则。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更好地发展,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短期效益,还应该考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资源等长期效益,达到组织与社会整体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公益效果最大化。

2.实现方法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审计内容要综合考量四类效益,即运营效益、服务效益、环境效益和特殊效益,其计算方法是这四类效益的代数和,各类效益的计算方法详见表1。

表1 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实现方法

3.实现步骤

(1)准备阶段。熟悉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目标、时间、范围等;准备人、财、物等审计资源。

(2)实施阶段。由于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该阶段主要工作是收集非营利组织运营成本、支出、服务质量、服务人数/人次、各项损失等审计证据,并评价审计证据,而且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3)总结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①被审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现状及发展方向;②被审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状况及分析;③审计结论及整改意见。

(4)继续审计阶段。审计结论及整改意见的实现,是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提升的重要推进器,因此,审计人员要继续关注审计结论及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四、结语

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扶贫济困、教育、医疗、环保等各类对社会有益的事项上,资金及物资支出大部分是非生产性的,其效益有着区别于企业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在对非营利组织的审计工作中,应当更加关注非营利组织支出结果是否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项目能否对公众物质、文化生活、精神状态、社会环境等起到改善作用。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的探索及研究,可以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该领域的关注与重视,促进非营利组织审计理论框架的建立,改变现实工作中直接套用政府公共项目和市场企业的社会效益审计做法;推进非营利组织审计结论的进一步科学化和全面化,改进现阶段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审计结论主观、笼统定性的现状,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督促非营利组织按照组织愿景和使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效益非营利社会效益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南通市区公园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益分析
农村生物质气化供暖经济和环境效益浅析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浅析建筑节能的社会效益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环境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