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3C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控成效的影响

2024-04-15 08:00李晓云邹玫高丽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根因器械供应

李晓云 邹玫 高丽真

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对医院诊疗器械、器具等的消毒清洁工作,涉及器械回收、清洗以及消毒、灭菌等多个环节,对于院内感染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所使用的器械数量同样存在明显增加的趋势,促使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负荷量不断增加[1-2]。为有效保障临床医疗工作中各类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针对院内感染等进行有效预防。消毒供应中心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应护理管理工作,针对护理缺陷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并提升质控效果[3]。按照根因分析法3C护理管理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护理管理工作,可以促使该方面护理工作更加具备全面性与针对性。根因分析法旨在剖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原因,并由此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从3C护理流程[即责任链(responsibility chain)、无菌链(aseptic chain)、服务链(service chain)]开展护理管理,达到提升该方面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侧重对根因分析法3C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福建省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2年6月1日开始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3C护理,分析实施前后各1年(2021年6月—2023年6月)的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纳入标准:(1)无先天性疾病者。(2)无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凝血功能障碍者。(3)无脏器功能受损者。排除标准:(1)传染性疾病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4)癌症晚期者。随机抽选2个观察时间段患者500例为观察对象,实施前500例,男性234例,女性266例;年龄45~75岁,平均(58.45±1.73)岁。实施后500例,男性245例,女性255例;年龄44~76岁,平均(59.23±1.86)岁。实施前后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4]后期标准制订提供了借鉴内容。

1.2 方法

1.2.1 实施前

在开展根因分析法3C护理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护理工作都按照常规护理规定进行。各类医疗器械回收后,护理人员做好对应清点工作,并做好对应记录。在对各类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等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对应制度流程开展各方面处理工作,需要严格要求对每批器械质量进行核查,并落实护理管理责任制。在灭菌完成后,遵照对应流程对各类器械进行包装,且在包装完成后需再次评估各类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等。在器械发放的过程中需要对分发科室以及具体器械数量进行准确记录。

1.2.2 实施后

2022年6 月开始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根因分析法3C护理,具体实施流程如下:(1)建立护理小组。为促使根因分析法3C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更加顺利开展,需组建护理管理小组,由质控人员、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理人员、护师等共同组成护理管理小组。在实施后续管理前,需集中对护理小组成员宣贯根因分析法3C护理模式的特点,确保后续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2)根因分析。护理小组按照鱼骨头的方式,结合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从护理人员、器械、物品、管理方法等多个层面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日常护理工作的原因,并明确影响因素,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消毒供应室布局情况、管理制度、消毒灭菌方法以及器械拆卸质量等。结合影响因素,对后续3C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制订与实施。(3)3C护理模式。结合根因分析过程中总结的各方面影响因素,3C护理模式主要从以下环节开展。①责任链(responsibility chain)。A: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以周为单位对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促使该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消毒供应室各方面工作对于保障临床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以及院内感染防控的作用等,促使其在后续工作中可以秉承更加严格的态度开展各方面工作。B:完善各方面管理制度。在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各方面管理制度的针对性,针对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约束。C:专业技术能力考核。以月为单位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包括器械拆卸、各类清洗、灭菌设备使用技术能力等。确保每一名医护人员均考核合格后再上岗。对于考核不合格护理人员,需及时开展针对性培训或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调整,确保每一名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专业性。②无菌链(aseptic chain)。A:对消毒供应室布局进行优化。消毒供应中心在开展各方面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对供应室布局进行合理优化,确保消毒供应室光线充足并方便进行通风换气,并保持室内随时处在清洁干燥的状态。结合器械清理流程对工作区域进一步划分,明确拆卸区、清洗区、灭菌区以及包装区等,按照对应器械处理流程对各个区域位置进行合理规划,且要求在日常器械处理的过程中各个区域医护人员不得随意走动,避免非人为因素降低各个环节的处理质量。每日严格规定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清理。B:规范各个环节操作。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需要统一分类处理各类可重复使用物品等,实施单独包装处理,并做好对应标记。各类器械在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后,护理人员需要与对应科室护理人员再次开展数量核查工作,并做好对应记录工作。在对器械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器械的精密程度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对清洗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需要确保对器械的每一个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包括轴关节以及缝隙部位等,并做好质量抽检工作。C:强化灭菌环节护理管理。在对各类器械进行灭菌清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对应规定选择对应灭菌方式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且需要在灭菌处理过程中,针对器械灭菌的温度以及压力等方面参数进行准确调节,并做好每一个操作环节记录工作。③服务链(service chain)。A:强化器械存放与管理。对于处理完成的器械,需要严格进行分类管理,并准确做好存放记录以及质量抽检。结合各类器械的特点,对存放环境进行管理。并强化对器械的管理与保养力度。在对器械进行发放的过程中,需要与对应科室护理人员准确进行交接,做好交接记录。B:强化质量检查。以周为单位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日常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之处;并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各个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工作的意见或者建议等,以便及时进行改进。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对比。按照百分制对实施前后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检查管理方面评分进行对比。(2)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对比。针对实施前后抽选患者中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器械漏送、器械包装破损、器械与标签信息不符。(3)感染发生率统计。针对实施前后观察样本病例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4)护理满意度对比。针对实施前后观察样本病例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划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前后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对比

实施后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检查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 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对比(分,±s)

表1 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对比(分,±s)

组别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检查管理实施前(n=500)82.14±2.3481.45±1.8683.45±1.4580.05±2.34实施后(n=500)93.01±3.1194.15±1.8692.11±1.8693.46±1.58 t值12.04211.04514.04515.042 P值0.0010.0010.0010.001

2.2 实施前后护理缺陷事件对比

实施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理缺陷事件对比[例(%)]

2.3 实施前后感染发生率对比

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后(P< 0.05),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感染发生率对比[例(%)]

2.4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后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 0.05),见表4。

表4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对医院各类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处理,对于院内感染防控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的负荷量存在明显增加的趋势。且随着临床医疗工作中对于各类器械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各方面工作的综合质量也随之提升[6-7]。为实现对院内感染的有效防控,提升各类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事件进行管理,提升该方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水平。充分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促使各方面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开展。

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消毒供应中心按照工作护理工作虽然严格按照工作制度进行开展,但在多方能因素的影响下,各个环节护理工作质量依旧存在一定局限性,会直接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按照工作工作的综合质量。按照根因分析法3C护理开展该方面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更加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8-9]。根因分析法为目前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中最为常用的方式,通过集中分析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并由此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各方面因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10-13]。结合李燕[14]研究可知,在根因分析法的作用下,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综合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该护理模式下,各个护理环节质量明显得到提升,与其研究相符。3C护理模式则以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作为出发点,从不同阶段开展护理提升,由此可以充分保障各个护理环节的质量,实现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缺陷事件进行防控的目的[15-17]。刘鸿[18]指出,在3C护理模式作用下,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而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后率以及患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充分证实该护理模式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价值。同时,结合本次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模式下可以提升患者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在开展各方面护理工作时,可以运用根因分析法3C护理。

猜你喜欢
根因器械供应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基于矩阵编码的自动路测根因定位方法
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高龄PICC导管堵塞的根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