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工作坊载体下小学语文戏剧课堂的建构

2024-04-29 12:46郭黎明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戏剧顾客

郭黎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资源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儿童戏剧工作坊不仅是基于儿童戏剧文化体系构建的工作坊课程体系模块,还是在儿童戏剧氛围中专业化或儿童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以儿童戏剧工作坊为载体,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戏剧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何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理论性与趣味性成为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教育戏剧和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引入和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保障者。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为例。在作业布置阶段,教师将学生划分为演员组、编剧组、道具组三个探索大组,并邀请他们一起为《司马光》设计教育戏剧。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求各大组利用课余时间建立线上的讨论平台,拟定具体台词,设计人物动作,制作道具背景。一般来说,学生的自然兴趣点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相应的分组。为了及时跟进每一组的进度,教师加入讨论组并观察他们的讨论流程。其中针对编剧组,教师鼓励他们先明确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确定人物的数量和性格。在台词与动作设计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尝试将简短的表述扩充为一套完整的动作和话语。例如,在“儿得活”这一表述中,人们只能了解最终的结果:小孩子得救了,但不知晓后续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编剧组的成员纷纷进行动作和语言的补充。这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教育戏剧的魅力。

以儿童戏剧工作坊为基础的教育戏剧排演应以学生为主体。一般来说,教师在选定排练内容时以教材内容为主,因此,面对一些脍炙人口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普通的故事变得不普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尽可能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师生互动。

二、以儿童戏剧为基础,优化阅读教学

从目前的教材内容来看,编写者在选定文章时往往会节选名家名篇的经典片段。围绕其中的关键点,教师可以以儿童戏剧为基础,带领学生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感知书中人物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儿童戏剧的引入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戏剧知识,而是借助教育戏剧这一形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清平乐·村居》为例。从诗歌营造的画面上来看,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诗人以一条清溪为中心,像是采用焦点透视一般,用极简的语言分别描述老两口、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的动作、神态。因此,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将完整的诗句拆分为几个单独的句子并要求学生根据诗文内容分别模仿老两口、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的动作、神态。比如,针对诗句的第一句:“想象一下,有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一边饮着小酒,一边说着柔柔的吴地方言,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结合此前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地用肢体语言以及口语表达还原相应的场景。经过一系列的模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分享相应的观点。其中,有的学生认为,老两口在讨论今年的收成,也有的学生从诗文的内容出发,认为老两口在讨论儿子们的成长。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其本身兼具人文性以及理論性,适当的戏剧表演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思考想象的能力,生动且颇具教育意义的教育戏剧往往是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

三、以儿童戏剧为基础,优化写作训练

从以往的写作批改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拟定写作任务时,容易为了讨好教师的审美而叠加大量的好词好句。虽然,大量的名言警句看起来对仗又工整,但是,从实际的作文内容来看是缺少灵魂的。写作灵感往往包含于名家典籍以及实际生活中。面对故事性较强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读写结合这一新颖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的儿童戏剧也能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色。一方面,儿童戏剧的引入旨在构建一种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演绎、文化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自由且宽松的学习环境总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可以体现“慢性子裁缝”以及“急性子顾客”的句子并尽可能地将自己代入,感受两者的性格。在后续的巡视中教师发现,在放松的环境中,学生经常能深入挖掘文字内容并惟妙惟肖地模仿文中人物的状态。比如,针对“顾客‘噌地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这句话,扮演顾客的学生起初并不太敢直接从座位上站起并跳起来大声质问。这时,扮演裁缝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你这样不符合顾客的角色定位。说着,他从座位上站起并扮演顾客。通过5分钟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慢性子裁缝的慢以及急性子顾客的急。随后,教师创设新的情境:如果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结合此前的角色扮演,学生尝试将两种角色颠倒过来并用写作的方式重新构思一小段对话。考虑到汇报的趣味性,教师随机邀请两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构思表演。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被打破。基于儿童戏剧这一新颖的教学策略,教师将它与读写结合相融合。通过修改文中人物、续写结局、改写结局等写作模式,学生既能调动自己的参与积极性,又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重构评价体系,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戏剧教育的引入,传统的评价体系被重构,一方面,从评价主体来看,为了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学生为核心的互评与自评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从评价方式来看,新时期下的课堂评价讲求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将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级式评价与评语式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浅层理解至深层理解的过渡。

以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讲民间故事”相关内容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任选其一搜集大致的故事内容,尝试用“讲评书”的方式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随机邀请一个小组进行故事的讲解,由于学生尚未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讲解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果你是听故事的人,可以提出哪些意见?”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以互评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加入主人公的对话;有学生认为,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依托答案的汇总,学生逐渐明晰讲故事的方法。

综上所述,将戏剧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既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又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基于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戏剧活动的拟定者以及引导者。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本文系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儿童戏剧工作坊载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JK-L202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工作坊戏剧顾客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有趣的戏剧课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戏剧类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让顾客自己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