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例说比较法的应用

2024-04-29 04:10王娟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比较法人教版山水

王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例说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比较和分析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采用例说比较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将不同事物进行对比,并从中发现共同点和差异,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例说比较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应用例说比较法,结合具体案例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养。

一、开展对比教学,培养应对能力

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它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行为,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司马光,包括他的生平、成就和背景,让学生对司马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接下来,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司马光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反应和行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故事情节,比较不同孩子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和行为。通过开展对比教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司马光的应对能力和冷静机智的品质,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思考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此外,学生还能理解同一情境下不同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种培养应对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通过比较其他孩子和司马光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同一环境下的行为差异,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比较探索,拓展科技认知

通过比较生物和仿生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仿生原理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拓展学生对科技的认知,了解科技发展中借鉴自然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比较生物和仿生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独特优势和适应性,以及仿生工具在解决人类问题中的创新应用。这样的对比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拓展他们对科技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比较探索,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技知识的本质和原理,同时也可以拓展他们的科技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与雷达》一课时,通过比较蝙蝠和雷达的特性和功能,学生可以了解声呐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教师可引導学生对比蝙蝠的回声定位技能和雷达的图像显示功能,让学生了解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借助声波的回声来感知周围环境,这是一种被称为回声定位的特殊能力。而雷达正是受到了蝙蝠回声定位的启发,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的方式,实现了远距离探测和定位目标的功能。对蝙蝠和雷达进行比较,学生不仅能够拓展科技知识,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神奇而有趣的现象,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这样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然界的发现应用到科技领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山水对比,丰富美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山水对比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山水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山水的美感的教学方法。通过山水对比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他们将学会欣赏自然中的美丽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同时,山水对比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和地质的兴趣。通过观察和比较山水作品中的地理元素,如山脉、河流和岩石等,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然地理的奇妙和多样性。这将引发他们对地质和地貌形成的原因产生好奇,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这种对比还能促进学生树立珍惜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明白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和《黄山奇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教学为例。通过比较不同山水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山水的美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作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作品的美感和特点。通过对比不同作品的描绘方式、表现手法和意境,让学生感受这些作品的异同点。不同的山水作品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描绘自然景观时,选取的描绘角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山水作品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意境,如清幽、雄浑、神奇等。比如,《桂林山水》表现出了清幽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宁静与优美,《望庐山瀑布》则表现出了雄浑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而《黄山奇石》则表现出了神奇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情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不同山水作品的美感和特点,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古今异习,探寻节日演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古代和现代的节日习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节日的演变和文化传承,了解节日庆祝方式的变化和演进过程。这种比较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还可以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节日意义的理解。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的教学为例。两篇文章都描述了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舞龙舞狮等,但是《北京的春节》更加注重对北京地区春节庆祝方式的描述,而《元日》则更加注重对古代春节庆祝方式的描绘。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春节的传统庆祝方式以及现代化的庆祝活动。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古代春节更加注重家庭聚会、祭祀和传统活动,而现代春节则更加注重社交活动、文化表演和现代科技的应用。这种对比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变迁对节日习俗的影响,同时也能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询问学生现在自己过春节的方式和课本上是否一样,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交礼仪和家庭美德。

例说比较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同时,这些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差异,加深对知识本质和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案例和课文内容运用例说比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比较法人教版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