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4-04-29 12:46张露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助学要素核心

张露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推动知识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整体先于部分,整体决定部分,整体认识部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为指导思想,对提高教学成效、落实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大单元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参考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部分教学活动为例,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

一、整合语文要素,制定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代表,通常按照“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逻辑进行编排。其中,人文主题决定了单元最核心的情感基调,语文要素决定了单元最主要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语文要素,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同时,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教师还应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其“核心素养”内涵,使大单元教学目标紧扣核心素养,涵盖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尝试编写和写作童话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核心素养内涵如“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以及童话教学提示如“喜爱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制定以下大单元教学目标。(1)文化自信: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培养对阅读童话书的兴趣,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2)语言运用:能够认读和书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和词语;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根据词语编童话,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3)思维能力:展开想象,体会童话人物的心情变化,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4)审美创造: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创作童话故事,培养高雅情趣。

目标驱动教学,明确学习方向,使大单元教学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地培养核心素养。

二、整合相关素材,探究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整合课内外相关素材,以促进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探究。素材整合时,教师可以以单元人文主题为出发点,确定素材特征,然后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切入点,筛选素材内容。教师還可以将素材整合在电子压缩包中,提前或延后与学生分享,以促进学生在大单元中的自主预习或复习。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四单元教学时,为使学生充分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领悟神话的永久魅力,教师可以在单元《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神话外,整合更丰富的神话阅读素材,如《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伏羲兄妹》等。在此基础上展开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先以课内神话为载体,带领学生探究如何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把握神话的具体内容,再鼓励学生结合探究所得,自主阅读课外神话。随着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感悟,领会单元人文主题,掌握单元语文要素。

三、聚焦选文特点,落实读写结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是“语用”。由此可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语言文字的运用举足轻重。而运用语言文字,以理解语言文字为基础,学生只有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形成良好语感,才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运用语言文字,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时,为使学生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懂得“妙笔写美景,巧手筑奇观”,学会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教师可聚焦选文特点落实读写结合,首先借助以一带多的整组阅读丰富学生语言实践,其次通过提炼习作主题助力学生自主写作,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真正为“语用”服务。

1.以一带多,整组阅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代表,小学语文教材多是基于同一人文主题编排单元内容,在同一单元中,课文通常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由此切入,以一篇课文为核心联系其他课文,建立“以一带多”的阅读机制,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结构与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有《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还有《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教师可以对《海上日出》进行精讲,再结合其“按一定顺序将景物写清楚”的方法,带领学生探究《记金华的双龙洞》。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使学生自主总结单元习作例文的写作方法,一边巩固阅读收获,一边奠定写作基础。

2.提炼主题,自主写作

整组阅读之后,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并且提示学生迁移阅读经验。教师可以挖掘和提炼单元习作主题,设计开放性或半开放的写作话题,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给定了一个半开放写作话题:游_____。教师可提炼“游记”主题,提出要求:“根据你的旅行或外出游览经历,说说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写一篇作文来介绍这个地方。写作时,注意适当运用本单元语言和写作手法。”按照教师要求展开自主写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落实读写结合,学生可在写作过程中,自由锻炼思维能力,增强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

四、利用助学资源,促进思维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还可以借助单元助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助学板块的编排和设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伟大创新。借助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助学板块,持续在单元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巩固与拓展学习的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深度探究和应用,不仅对学生思维发展有极大益处,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还应妙用助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助学资源特征差异,创新多元的助学活动,让助学别开生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六单元,在其助学板块中,有以“父母之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还有聚焦“舐犊之情”的语文园地。教师可由两个方面切入,利用助学资源指导学生讨论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促进其思维发展。

一方面,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话题讨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父母关爱子女的不同做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提出个性化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语文园地中,围绕“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部分深化教学,让学生回顾单元课文中的经典语段和场景,在加深人文感悟与文学积累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语文思维。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由整合语文要素开始,制定统领整个单元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紧接着,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应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整合探究语文要素的相关素材,聚焦选文特点,落实读写结合,妙用助学资源促进思维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仍待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应肩负责任、坚持实践,不断完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助学要素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