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本特点 巧教议论文

2024-04-29 12:46潘翠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事例论点议论文

潘翠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论述事理、剖析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逻辑严密等特点。小学阶段议论文的数量不多,但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培养。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顺应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议论文的文本特征,让学生悟文理、明道理、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探究议论文的教学方法。

一、梳理文章结构,领悟表达顺序

议论文有着严密的行文结构,全篇通常围绕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进行阐述。与其他文体相比,议论文强调行文结构和表达顺序,二者精妙配合、严丝合缝,才能让整篇文章逻辑严密、滴水不漏,使说理更明白通透。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梳理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表达顺序,从而感知议论文特有的结构形式。

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把握议论文的表达顺序。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寻找和概括段落中心句的方法,理解段落大意,划分全文结构。学生在细读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给全文作了仔细划分。文章开篇(1~2自然段)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旨在说明,真理从疑问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真理的过程;第二部分(3~5自然段)摆出事实论据,用三个具体事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印证开头的论点;最后一部分(6~7自然段)总结归纳观点,作者在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重申论点,呼应开头,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段落划分结束之后,文章的结构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即“提出论点—分析论据—总结观点”,不仅让学生对议论文的文本结构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对文章进行逐段分析,通过概括段落大意、划分文章结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让他们学会了议论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了总结概括能力和文本阅读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剖析主线问题,感悟说理内涵

议论文重在说理,作者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说明一个问题,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以理服人”。“理”是议论文的主线,是文章最核心的内容。教学议论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理”也就是主线问题进行剖析,即:“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课文是怎么说明这个道理的?”让学生感悟议论文的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说明“真理从疑问开始”这一道理。接着,教师提出“作者是如何说明这个道理的?”这一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学生发现,作者用了三个真实的事例说明道理:(1)波义耳偶然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于是产生了疑问,通过各种实验发明了石蕊试纸;(2)魏格纳无意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重合,于是便着手研究,完成了“大陆漂移学说”;(3)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发现了脑电波变化与做梦有关的规律,成为心理學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三个案例的异同。学生看出,三个事例中科学家都在生活中偶然发现了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都有着伟大的发现或者发明。更有学生总结出,三个案例中的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是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发现了真理,有力地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主线问题进行剖析,让学生了解议论文“重在说理”的内涵,学习了举例说明的写作方法,从而把握了议论文“以理服人”的文体特征。

三、揣摩文章词句,感受文本表达

议论文的用词精准、语言精练、表达简洁、说理深刻,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词句,挖掘议论文语言的个性魅力,让学生感受议论文的文本表达,发现议论文语言缜密精致、环环相扣的语言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圈画出文中感兴趣的句子,并讲一讲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的学生喜欢“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这句话,他认为这句话的表述十分有意思,把复杂的语言简化成两个特别的符号,“?”是指发现问题,不断追问;“!”是指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形象又生动,还避免了重复赘述,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学生圈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句话,他觉得这句话表述非常严谨,采用了“只要……就……”的句式,这原本是一个表示强调的肯定句式,但是后面又用了“可能”两个字,可谓是非常讲究了。文中还大量使用“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成语,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也更好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让文章增色不少。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揣摩议论文的遣词用句,让学生仔细研究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并理解议论文的文本表达,增强了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其语用思维。

四、迁移读写训练,内化说理能力

议论文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强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确凿而令人信服的论据有逻辑地证明观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内化说理能力、迁移读写能力。

教学本篇课文后,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开展以“有志者事竟成”为主题的模仿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内化迁移知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议论文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要在开头就点明主旨,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小故事的方式引出论点,增强趣味性。接下来就是重点内容——摆出论据。议论文事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事例的特点,总结事例选择的方法。首先,议论文的事例一定是真实的,是可以验证的客观事实,所以写作前学生需要对案例的真实性进行考证,确保引用的案例真实可靠。其次,案例要足够典型,要是众所周知的名人名事。同时,案例一定要紧扣论点,能够为论点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最后,角度要多样,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具说服力。文章结尾进行归纳总结,前后要呼应,逻辑要严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了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再进行写作加以实践,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仿写课文,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实现了迁移运用,内化了说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总之,议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议论文,帮助学生感知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和文体特征,感受议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本内涵,最终掌握议论文基本的写作方法,提高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金灿)

猜你喜欢
事例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