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04-29 04:10冯宜轩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评价

冯宜轩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转向综合思维的全面培养。目前,许多初中地理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按照单元进行归类的,将有联系的内容编排在一起。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架构。为了有效地进行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挖掘新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制定学习任务

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分析教材的特点,整理出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用整体思维设计学习单元。要以真实情境为引导,为学生确定具有综合性、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热情。

例如,教学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环境情况,如北京秋意盛浓的银杏大道、吐鲁番苍茫浑厚的大漠、不畏霜雪的长江黄河等。先让学生感受一下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景观,然后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问题如下:(1)以上这些景观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2)这些因素又影响到这些景观的哪些方面呢?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单元知识架构。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的全部内容。从天气与气候入手,构建一个包括地理环境关系、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等内容的完整的知识架构。教师以不同的自然景观为实例,导引出本单元的全部内容,与学生一起回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架构。然后结合真实情境,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协助学习,能够形成头脑风暴,让学生从他人的想法中吸收经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既不失乐趣,又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

二、参与式课堂学习,培养学科整体观念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接受水平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他们提供深度思考和充分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思考。可以按照“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的步骤组织教学。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歌曲《亚洲雄风》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从这首歌中听到了大自然里面有什么。然后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地形图是根据什么分层设色的?(2)说出每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3)基本地形有哪些?经过一轮的复习巩固,学生有了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地势图及主要河流分布图,设计问题:(1)结合亚洲地势特点,推断亚洲河流走向。(2)找出图中的几条大河。(3)河流位置、流向以及它们所注入的海洋。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分组读图,争相讨论、相互沟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推断亚洲河流的流向到验证推断结果,这个过程有效培育了学生动手动脑、大胆推论、认真求证的精神。通过读图、小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运用大量的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树立地理学科观念,用问题串作引导,让学生在摸索探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聚焦核心素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地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从而收获更多知识。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利用大单元思维,在教学中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习与思考并重,强化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八年级上册《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学为例,探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出新课。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够构成良性的生态系统,并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但是,人们也会遭遇自然灾害。教师可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山体滑坡等。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49页的“友情提示”掌握地理归纳法,也就是通过对某种地理事物的观察、研究,概括出它的特点和一般规律,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实例来证实归纳法,如嘴巴的作用就有吃饭、说话、发声等。学生初步掌握了地理归纳法,教师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快速概括出我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为灾害种类多、人财损失惨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最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这样的教学紧扣生活实际,教师能引导学生用基本的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中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四、尝试多样化评价,诊断课堂学习效果

良好的评价能夠促进课堂的有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依照地理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学习活动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方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如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度、是否能正确读图等。通过多样化评价,能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诊断课堂学习效果,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最终,教师可根据评价表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攻克学习难关,激励他们进行知识迁移和分析探究。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地图的应用》一课后,教师设计表现性评价表。评价内容可包括地图基本要素、地图的种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形图的判断等。评价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评价方式为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学案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完成程度。在多样化评价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地图种类,能否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并正确查找自己需要的地理信息。一旦发现学生在哪一个环节掌握不牢,教师就及时补充,协助学生复习巩固。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学生能够从对地图的懵懂认知到能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多样化评价能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

地理大单元并不单单是内容单位,更应该是学习单位。大单元的教学应当指向综合思维的培养,以问题链、任务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大单元,从点到面、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提高自身教学设计的站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综合思维培养,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滕南中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评价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