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24-04-30 02:30王时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3期
关键词:流程行政事业单位

高 芬 王时婕

黄冈市预算绩效评价与资产事务中心 湖北 黄冈;黄冈市财政局 湖北 黄冈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为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多方论证之后,A地区编制了内部控制指引,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支持。

第一,财政先行,发挥表率作用。A地区财政部门将内部控制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抓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以流程梳理和制度建设为路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内部控制落实。

第二,加强监督检查。A地区联合财政、审计、纪委等多个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经纪律进行了检查,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及时查找问题,迅速进行整改。

第三,突出重点,以评促建。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要求,结合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评促建,不断规范工作流程。

第四,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为了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监督工作格局,A地区不断完善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将业务管理机构日常监督与专职监督机构专项监督相结合,形成管理合力,不断提高财会监督工作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还有待增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将内部控制当作一般性工作任务来对待,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2)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或岗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渠道和协调合作机制,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但是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业务部门很少参与。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实现业财融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力不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行性,既影响了内部控制落实,也浪费了大量资源。

(4)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没有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导致工作效率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只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无法保障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质量。

(5)监督不严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检查,既没有对业务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也没有开展事前监督活动,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进行检查,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

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问题

(1)预算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紧紧围绕预算目标,频繁调整预算方案,导致预算执行率不高。

另外,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紧密联系,预算管理难以落实,容易出现较大的预算偏差,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收支业务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各项收支业务进行严格管理,导致事前审批程序执行不到位,增加了财务风险。

(3)项目建设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落实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审批手续不齐全。部分项目为了赶工期,未审批先建设、未签订合同先施工等问题时有发生。

(4)资产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资产管理,既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导致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维护、资产处置等工作流程不规范,也没有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5)政府采购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的相关要求,对调研论证工作不重视,导致政府采购方案不合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政府采购分散化、零碎化的情况,政府采购预算不合理,政府采购需求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资金浪费。

(6)合同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合同内容填写不完整、合同审核流于形式的情况;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没有对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合同监督主体和合同监督重点不明确;在合同验收过程中,没有对条款内容繁杂、技术要求较高、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进行重点检查;在合同资料管理过程中,既没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登记台账,也没有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导致合同资料遗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措施

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并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分享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管理人员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学习,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避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内部控制责任,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六大业务,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模式。同时,定期进行轮岗,加强风险管理。

第四,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现业财融合,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支持。

3.加强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在现有的预算一体化系统或财务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功能模块,将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其中。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各部门的工作需求,完善授权审批、检验核查、交叉审核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融合不同的业务系统,统一数据口径,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既能够全面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内部控制落实。

4.加强监督与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完善监督体系,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监督,减少违规行为,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内容,对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应用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落实奖惩制度,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流程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