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

2024-05-07 15:18孙志强
教育界·A 2024年8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

【摘要】相较于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更能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文章基于教学实际,从参与者、作业形式与内容、作业评价等角度,对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提出三方面建议,以期促进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孙志强(1972—),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二十一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学科知识理解的作业形式。它能将教材理论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能动性。这一价值尤其体现在高一年级上,因为高一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比初中生更强,又比高二、高三学生更有也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下面,笔者从三方面入手,浅谈优化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实践性作业具有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一方面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教师设计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的第一原则应当是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一)发挥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主导性

作为作业的设计者,教师主要起到主导作用,既要思考布置怎样的实践性作业,还要思考怎样布置实践性作业。所谓“布置怎样的实践性作业”,是指如何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实践性作业的类型、内容、形式、要求等。所谓“怎样布置实践性作业”,是指通过何种方式将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形式、要求等传达给学生。

例如,暑假期间,笔者针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七课第一节内容“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设计了以下作业:“请同学们于7月20日—7月30日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电子版,并自主学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线上读书会,并于7月30日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小程序参与线上宪法知识竞答活动。”

首先,笔者在设计此实践性作业时,考虑到时间为暑假期间,所以将作业提交形式设置为线上提交;其次,在内容上,考虑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于庞大,因此,笔者选取了其中的核心—宪法,作为作业的主要对象,旨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再次,在宪法知识竞答活动的问题设置上,笔者采取了线上征集的形式,鼓励学生提供备选题目,再由教师优中选优,整理成题库;最后,为了及时有效地将作业传达给学生,笔者采取了“放假前课上布置+放假中线上布置”的方式,并且提供了自己的线上联系方式,以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凸显学生在作业任务中的主体性

学生在作業任务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参与实践性作业内容、形式、难度、要求、评价等全过程的设计。学生只有以主体身份参与到作业设计的全过程当中,才能体现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实现自我提升,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性作业设计需要同时兼顾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作业;第二,要关注学生个人品质的养成。

笔者针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课第二节内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设计了以下实践性作业:“通过查阅政府网站或走访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实施效果,并以‘新时代的宏观调控为主题,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优秀作品将在课上由作者本人讲解展示。”

笔者在设计这一作业之初参考了学生的意见,给出海报、演讲、辩论赛三种作业形式供学生选择。学生最终选择了海报形式,原因是当时正好面临期中考试备考,相较于演讲和辩论赛这两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的作业而言,海报制作更容易完成。另外,依然有一些学生愿意挑战演讲和辩论赛这两种形式的作业,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笔者设计了优秀作品讲解展示环节。

二、坚持形式趣味性与内容专业性相统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性作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践,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和主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深入生活,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1]。

教师设计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时,应当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着重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完成作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教师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展开实践探究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第二,教师要不断尝试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思政学习的新鲜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完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九课第一节“科学立法”的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科学立法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查询网址http://www.npc.gov.cn/flcaw/,了解我国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包括‘正在进行征求意见情况和‘已结束的征求意见情况。为正在进行意见征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交一条合理意见。”为了更好地将形式趣味性与内容专业性统一起来,笔者还设计了一张“情境—任务—目标对应表”(见表1)。

三、坚持教学评价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统一

教学评价对于改进教师教学和改进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完善作业设计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它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的要求,这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开展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评价提供了指导方向。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评价的方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个的作业完成过程,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各个作业阶段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然后再进行终结性评价,实现对学生作业完成全过程的追踪和反馈。终结性评价是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笔者针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九课第三节“公正司法”,设计了实践性作业“模拟法庭”,具体安排如下:学生自行分组,结成1号、2号、3号“模拟法庭”小组,每个小组至少10人以上;上网搜集相关庭审资料,撰写剧本,分配角色,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院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五个环节展示庭审过程。

笔者针对该实践性作业制订了过程性评价量表和终结性评价量表(见表2和表3)。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一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应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形式上创新探索,提高作业趣味性,在内容上体现实践性与专业性,在评价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积极实践,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钟.“综合探究”实践性作业的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1):42-44.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初中政治实践性作业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