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2024-05-07 10:39戴国军
教育界·A 2024年8期
关键词:大单元结构化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各单元的知识联系较为紧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全册对单元知识进行统整,着力建构大单元数学结构化模式,以便让学生在习得数学知识的同时,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数学思维。文章浅析大单元教学结构化的设计策略,以期在助推课堂教学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

作者简介:戴国军(1996—),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运盐河小学。

研读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其知识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全册乃至小学学段的角度,挖掘教材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积极推进小学数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改变传统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析小学数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设计策略,以便同行参考。

一、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

研读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编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细化并穿插到不同学段的不同单元中。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单元知识的教学,而应立足教材全册的知识点,乃至全学段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将知识进行联系整合。

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先将相关知识要点进行逐一排序,再借助思维导图将其结构化呈现。知识要点的结构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1]。

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笔者研读教材,发现此单元的知识是建立在四边形的基础之上的。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各类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四边形等,以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另外,笔者还需要基于多边形的知识体系进行拓展,介绍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图形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开展结构化学习。

具体来说,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鼓励他们自主交流,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其次,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将其与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互平行的特征;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参照找三角形的底与高的技巧,尝试小组合作,动手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通过上述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借助对比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特征,并能够梳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

二、调整教学顺序

小学数学教材同一单元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如计算、概念理解等。这些知识点有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有的是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掌握的。如果教师全部进行重点讲解,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会分散学生的精力,结果得不偿失。

教师应该梳理、整合各个知识点,如有必要,可以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梳理,并對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适度调整,以便将同类知识点进行比较教学,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整册教材涉及四则运算的知识要点。虽然笔者单一地分析讲解加法、减法、乘法或者除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会存在重复讲解的问题,浪费课堂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不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整合知识要点,调整教学顺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思维。

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及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学习经验。学生总结学习经验,便于借助方法模型掌握数学规律,从而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不应过多讲解,而应给学生搭建平台,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2]。

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为例。笔者研读教材,发现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分别是倍数的认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等。如果笔者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浮于表面。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讲解方式,这种引导学生借助方法模型进行自主探索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具体来说,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总结经验,并进行迁移运用,助推新知识的学习;其次,笔者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运用经验解决问题;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分享经验,互学互鉴,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上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方向的引导,避免学生低效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对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大多是按部就班学习,缺乏自主性。笔者引导学生构建学习模型的根本目的是教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培养数学思维。固然,教师在数学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构建学习模型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旦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模型,他们的大单元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以及学习习惯都会有质的飞跃。

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解定义,然后呈现例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这种由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不能让学生真正灵活运用知识。笔者从大单元出发,引导学生从正方形、长方形等相关知识点入手探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与特征。此外,笔者还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列表比较来深化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有难度。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同时,教师需要能够接受学生的失败,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发展进步。

五、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笔者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

基于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笔者積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加强同桌对话、小组对话,促进学生合作构建数学结构化知识网络,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此外,笔者还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分享知识经验,从而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3]。

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为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较为抽象,如果笔者直接讲解,可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笔者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实践,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具体来说,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方格纸表示火车车厢、电梯等物体的运动;其次,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手势表示电风扇扇叶、螺旋桨以及钟面上的指针的运动;再次,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一些纸质交通标识,将这些标识对折并进行观察;最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上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开展大单元结构化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当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并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抽象的经验,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

六、拓展延伸

小学数学教材各册、各单元、单元各习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开展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要将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因此,教师可以从习题出发,围绕大单元教学目标,精准把握习题的综合性、有效性、开放性、探究性,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数学视野的教学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习题的难度和数量,拒绝“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教师要关注习题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为例。从内容来看,此单元不仅涉及分数的相关知识,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还涉及其他的知识点,如除法、公因数、公倍数、约分、通分等。

笔者注重习题的整体性,选择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习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笔者提出问题:“三种书原来各有120本,销售几天后,《动物王国》还剩,《植物世界》还剩,《地球故事》还剩。请问,哪种书卖出的本数最多?”此题针对大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设问,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系统运用大单元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接着,笔者基于大单元视角,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举生活实例说明分数的意义。

2.说明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假分数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

以上问题有助于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同时有助于学生基于大单元视角整体理解、系统梳理已有的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各个单元知识联系的基础上,改变传统思维,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有效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珍.结构化: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必然诉求[J].华夏教师,2022(16):78-80.

[2]朱艳艳,丁玮琦.基于课程结构化视角的分数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14):35-37.

[3]张红.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68.

猜你喜欢
大单元结构化小学数学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