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与“人机对话”考试双重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2024-05-10 12:20容新霞
知识文库 2024年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双减考试

容新霞

“聋哑英语”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痛点和痼疾。随着全国中考改革逐步深化,英语“人机对话”考试逐渐普及,2021年兰州中考英语考试首次采用“人机对话”考试模式,开启了甘肃省英语“人机对话”考试的序幕。同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在“双减”政策要求减负的同时,英语学科增加了“人机对话”考试的内容,这就从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多方面对英语教学实践提出挑战。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在减负的背景下,如何借助已有研究成果,利用“人机对话”考试反思并调整英语听说教学实践,总结一套高效、系统、可复制的听说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轻松应对“人机对话”考试。本文将从英语听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课堂常规教学和课后作业设计以及课外活动四个方面完成论述。

1 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聋哑英语”是英语教学的痛点和痼疾,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问题尤为突出。2022年5月10日,笔者对天水市秦州区三所中学八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了“人机对话”模拟考试,并填写了关于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表。抽样考试成绩如表1。

成绩令人担忧。紧接着,根据考试成绩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得分的心理因素占50%左右,听不懂指令占30%左右,听得一知半解,按照猜测答题占50%左右,读题理解速度慢,跟不上播放速度占50%左右,无法用英语表达心中所想高达60%左右,语音语调不标准导致口语失分的占近50%左右。具体见图1和图2。

“人机对话”模拟考试与问卷调查反映出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严峻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英语教师专业素质需要提高

首先,中学英语教师“语言磨蚀”现象严重。语言磨蚀是指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和知识丧失或退化的现象(蔡寒松,2004)。初中英语教师尽管都是英语专业毕业,也曾拿到过权威的英语等级证书,但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学习动力不足,语言磨蚀严重。由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局限,无法在课堂上用发音标准、地道的表达进行授课,毫不夸张地说,个别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无论是听力、发音或表达比老师要出色得多,但是大部分普通家境的学生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听说教学阵地——课堂。其次,教育教学理念功利化。听说能力不是英语中考必考项,日常教学便不重视听说教学,面对突如其来的“人机对话”考试,必然仓皇,成绩惨淡。最后,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埋头苦干,墨守成规,疏于反思,疏于总结,学习培训只是为了取得继续教育证上的红印章,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职业的倦怠感消磨了教师的成长意识。以上是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1.2 英語课堂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效听说环节设计较少。尽管大部分英语教师非常清楚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但传统的英语课堂听说环节设计较少,听说教学重视程度较低,有效性也值得商榷。其次,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凸显。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大多却是“满堂灌”,教师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没有放手的底气,所谓的教学互动就是教师的“right?”和学生“Yes!”最后,语言知识匮乏致使语言技能薄弱。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调查问卷显示,影响听力的因素,语音障碍占30%左右,词汇匮乏占40%左右;影响口语的因素,单词和句子积累不足占50%左右,话题的语言储备(语篇积累)匮乏占近50%,如图3、图4。语言知识薄弱直接导致听不懂、说不出。

1.3 听说课后作业设计有待优化,课外活动有待加强

调查问卷显示,尽管教师不同程度都会布置听说作业,但只有66%左右的教师能够每次做到评价,如图5显示。作业无检查无评价,有效性无法保障。听说作业设计形式也比较单一,每天就是听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英语课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调查问卷显示55%左右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或英语读书会等活动,如图6显示。

2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如何做到“减负增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有效应对“人机对话”考试,是英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笔者在天水市秦州区三所学校六个八年级实验班开展了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期为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和应对中考“人机对话”考试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2.1 构建教师专业素养可持续培养机制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成功实施课程的关键保障。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除了通过外部培训和培养实现,还要通过自主发展完成,需要从管理层到教师个人一套保障机制。

(1)解决教师发展的动力问题。管理层应该制定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和竞争制度,培育优秀教师生长的土壤,使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获得工作成就感,能够体现自身努力的价值。

(2)教师自身需要树立发展的信念,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提升自我是职业需要也是职业道德的外化特征。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它要求研究主体对教育科研活动本身产生很强的内部需求,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否则,单靠外部压力是不可能高质、高效地做好这一工作的(缪梅青,2008)。

(3)明确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外部激励和内部动力问题解决了,教师应该制定自我提升计划和路径。

①坚持学习积累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

中学英语教师语言磨蚀严重,克服语言磨蚀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语言学习,否则语言知识会逐渐遗忘,语言能力会逐渐丧失,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的指导也会捉襟见肘。在听说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发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示范表达是学生学习表达的重要范本,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②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

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积极主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的教师进修活动,坚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思想,时刻保持有活水注入大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思考,不断改进,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③以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凭借其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地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甘正东:2000)。反思最直接的刺激是自我感受,愉悦或者郁闷都是刺激反思的动力,和学生、同事的谈话中也可以获得意外思考,下意识地查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日志,尤其是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反思效果。

2.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听说环节,提高听说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更是减负增质的重要途径,“课大于天”的观念应该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

(1)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双减”政策的本质是减负增质,增质就要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而不是教师输出了多少。如何让学生自始至终对课堂保持敬畏和热情,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堂踊跃展现,主动解决问题,这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2)听说教学模式嵌入常规课堂教学

中考“人机对话”考试倒逼英语课堂必须落实听说教学,精心设计听说教学环节势在必行。

①课前三分钟值日报告

值日报告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有巨大的作用。每学期每位学生大致会轮到两次,值日报告是每位同学每学期的高光时刻,为了在报告中大放异彩,学生通常需要准备两周左右。大到语篇的选择,小到每个单词的发音,得做扎实的准备,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每一次的值日报告中都有飞跃式的提升。

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听力环节

课堂教学内容可以使用听力模式展示和讨论,这就需要教师搜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听力,或者对课文朗读直接进行剪辑处理,整合教学视听材料。听力难度要循序渐进,比如刚开始可以设计简单一些,第一遍播放之前,出示问题“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听到的内容;第二遍播放之前,可以出示主旨大意类问题。随着学生听力的不断提高,可以设计考察细节题,或推理判断题。避免刚开始过于难,打击学生信心。

③课堂教学精讲语言知识,夯实基础

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是发展听说的重要基础,课堂中注重利用拼读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对有问题的发音做好正音工作,每节课当堂听写单词,刻意训练学生单词速记能力,对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要精讲精练。

④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可以使所教授的内容生动形象,能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课后听说练习作业和课外活动设计

(1)课后听说练习作业设计

传统英语教学也会布置课后听说练习,但是由于没有量化评价,导致练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双减”政策对学生的作业时间提出了限制,作业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作业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活泼有趣,传递快乐

作业之所以是负担,是因为作业属于被迫完成的任务,但如果老师引导得當,学生乐于完成,乐中学,学中乐,便可达到减负目标。目前有很多英语学习软件,比如英语趣配音、每日英语听力、扇贝听力口语、钉钉软件等等,这些软件可以组织班级社群,训练内容丰富有趣,并且能够对跟读自动打分,作业效果自动生成数据,评价一目了然。班级社群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对方作品,互相点赞鼓励,形成一个以英语听说练习为纽带的社交圈。

②作业分层,量力而行

学生基础不同,能力有大小之分,所以作业要分层设计,量力而行。比如,钉钉软件上布置的为必做练习,英语趣配音便为选做,对完成时间要有准确的预测,避免练习量过大。

③量化评分,训练留痕

作业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作业评价才能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检验教学的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作业评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付出被同学看见,被老师认可,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课外活动设计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英语内驱力的催化剂,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英语,展示自身才华,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同时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演讲比赛、辩论赛、英文歌曲、课本剧、话剧、配音、读书会、介绍中华传统节日、介绍本地景区等等。然而问卷调查显示,传统英语教学对课外活动并不重视,55.3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或读书会等课外活动,见图7。实验班在2022年10月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选手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演讲比赛之后,实验班的英语学习氛围明显比平行班要浓厚。

2.4 应对“人机对话”考试的策略

“人机对话”考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口试和听力测试”的倾向,对英语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何锋,2012)。经过为期十个月的实验教学,八年级六个实验班的人机对话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表2是2023年1月份“人机对话”模拟考试成绩,听说教学实践四个月之后的成绩;表3是2023年6月份的模拟考试成绩,听说教学实践十个月之后的成绩。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听说教学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考试时心理紧张,听不出说话人的弦外之音,或者被不相干的信息干扰。为了解决考试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加强语言知识储备和提升听说能力的同时,总结了两点应试策略。

(1)树立自信,克服紧张心理

听力材料对于听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范文芳, 2018)。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内容,许多考生会紧张,以至于后面的听力失败。克服焦虑紧张的唯一途径是树立自信,自信来源于大量的刻意练习,通过练习使耳朵变得更加灵敏,对“人机对话”考试轻车熟路,紧张心理逐渐会消失。必要时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没听清的先瞎蒙个答案,下一道题认真听。

(2)迅速捕捉重要信息

一般来说,命题者会设置一些干扰信息,分散考生的注意力,影响考生的理解和答题,考生要边听边思考,切忌主次不分,顾此失彼。教师要引导考生不能只注意只言片语,要跟上对话中的思维,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真正理解说话人的准确含义和意图(冒晓飞,2015)。对于委婉表达态度的,引导学生注意转折词或者委婉表达方式,“though,however...”比如“Id love to,but...”

3 结语

2022年初,课题组开始了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首先,开展了一次“人机对话”模拟考试,了解学生的听说能力现状;其次,做了关于英语听说教学的调查报告,分析报告,寻找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制定解决方案,抽样三所学校六个八年级实验班,300名学生开始实证研究。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该实践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帮助,顺利解决了“增”与“减”的矛盾,同时“人机对话”考试对听说教学的反拨作用在此研究中也得到彰显。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双减与‘人机对话考试双重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22〕GHB1234。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双减考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课外活动类作文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