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同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2024-05-10 14:04李国春
知识文库 2024年8期
关键词:梁某法定讲授

李国春

不同层次学生如何较好习得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是关键。在乡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采用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相同做法,对学生进行无差别教学,其结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特别是差层次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同班同堂分层教学模式”并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教师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实用模式,让不同层次学生较好习得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师研究的意义——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学生学习自信得以树立;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得以提升。

1 现实依据

1.1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1.2 学生学习基础差异

从多年任教实践发现,每一届初中学生存在学习基础差异。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真实性,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切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一刀切”。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2 理论依据

“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 模式界定

同班同堂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个班级同一课堂中,教师教授课堂内容,差层次学生学习课堂内容容易部分、中层次学生学习课堂全部内容、优层次学生学习课堂全部内容和拓展内容,三个层次学生通过课堂4个环节“自主学习、听教师讲授、完成练习、反馈练习”学习建构学习内容,以此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4 研究方法

教师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践行“教学即研究”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验证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实践问题——总结问题”路径。课堂教学依次“分层学生自主学习、分层学生听教师讲授、分层学生完成练习、分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进行。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行动研究制定者、研究者又是行动研究的参与者等,具有多重身份。

5 分层教学前工作

5.1 学生分层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把班级学生划分为优层次(A层)、中层次(B层)、差层次(C层)三层。

5.2 教师备课分层

教师依据课程课标、教材、学生,分别备好3个层次学生对应的自主学习内容、分层练习内容和其他环节注意事项。因为,每个层次学生对“高一级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常常以低一级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为基础”。教师备课分层越充分,对分层学生学习效果越显著。

6 教学环节设置分析

6.1 分层学生自主学习原因

分层学生自主学习,是指A、B、C层学生独自建构与自己层级对应的学习内容过程,该过程还可能是发现、生成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直接把结论告知学生,未经过学生自主建构过程,学生对教师告知结论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因为,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得不到锻炼。教师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是教师进一步精准施教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意愿、知识基础。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过程,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会学习的素养。所以,课堂教学,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时间。

6.2 分层学生听教师讲授原因

分层学生听教师讲授是指A、B、C层学生,在自主学习结束有疑难问题,教师对相同层次学生、相同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讲授。因为,学生是发展中人、是正在建构各方面素养的人,在建构具体素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学生自主学习也如此。此时,教师讲授是有疑惑问题学生拨云见日时刻,是教师打开有疑惑问题学生心灵之门时刻,是教师发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时刻。教师讲授是针对性讲授,教师讲授内容是各层学生自主学习时段未能建构的内容,是各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具体疑难问题。

6.3 分层学生完成练习原因

分层学生完成练习,是指A、B、C层学生完成与自己层级对应的学习内容的练习。它是诊断分层学生对所学内容建构如何的必要环节,目的是诊断分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巩固。如果练习类型是迁移、应用类,还可以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因为,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对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学生是否真的掌握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笔头、不相信学生的口头。A层学生练习内容有时超越教材,练习内容难度为难。

6.4 分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原因

分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是指A、B、C层学生反馈与自己层级对应练习内容的练习结果。它是分层学生完成练习的必然后果。因为,学生反馈练习结果,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成效,如知识能否迁移、应用,技能是否娴熟,某方面是否需要加强、如何加強等。学生反馈范围一是当堂核对练习答案、及时改正错误,明白对错原因。二是反馈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教师解答好并引导学生课外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7 教学过程

7.1 分层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开展)

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为例。分层学生不能自主建构知识待到下一环节解决。

(1)A层学生自主学习

①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②公民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③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行为?

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

⑤拓展内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现违反法定义务行为,如何识别、判断违反何种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2)B层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为A层学生学习内容①至④项。

(3)C层学生自主学习

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履行法定义务要做到: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哪些相应责任:违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7.2 分层学生听教师讲授

(1)A层学生听教师讲授

部分A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段出现未知问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现违反法定义务行为,如何识别、判断违反何种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教师向部分A层学生讲授,这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得到及时解决。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包含三种法律责任。

第一种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例如,住无量山小区(地名更换)1单元8栋8层居某(姓氏更换)。周末,要求家中9岁女儿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做一做倒垃圾等家务活,女儿不做,于是母女二人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居某的女儿一气之下,把垃圾桶里装有2个发霉土豆及其他生活垃圾甩出窗外,垃圾从高空下落,正好落在过路单某(姓氏更换)头部,单某头部撞出一个凸包和一道划痕,划痕处鲜血直流,单某通过医院治疗头部凸包及划痕逐渐消失,单某共支付医治费用2800元。事情经过小区保安、物管及小区派出所人员调查后一致认为,单某头部受到伤害属于居某的女儿高空抛弃垃圾所致,单某的医治费用应由居某承担。居某拒不承担费用,理由:垃圾确实从我家窗口由女儿甩出,单某头部损伤不一定是我家垃圾所致。派出所人员、小区物管人员和单某要求居某观看监控视频,居某看到单某头部损伤确实是自家垃圾所致,同意承担单某医治费用2800元。该案中居某违反了民法典规定,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种违反行政法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例如,2021年秋天,江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爷爷在家突然发生疾病,江某立即拨打120求救,救护车赶到后,立刻把江某爷爷送往县医院救治。救护车一路前行、同向对向车辆及时避让。当救护车往县医院方向继续行驶,追赶上同向一辆解放牌农用货车时货车不让行,救护车打算第二次超车时,农用车未让行,救护车跟随农用车行驶2公里多再次打算超车时,农用车依然在道路中间行驶。救护车3次超车未果,只能耗时一直跟随农用车前行。最后,当救护车驾驶员看到前面路段较宽、视线良好、无对向来车时,强行超车,救护车到达县医院,江某爷爷通过医生紧急抢救且病情稳定。医生说,你们到达医院时间再延迟几分钟,老人可能救治不了。事后,救护车驾驶员举报农用车驾驶员,不让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先通行。在当地公安机关查证属实下,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做出对农用车驾驶员7天拘留、300元罚款的处罚。

第三种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一天,阮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驾车到街道办事处办事,发现没有停车位,于是把车停到了一家服装店铺面前。服装店老板驾车到达铺面后,看见别人把车停在自己铺面前,影响做生意,于是把自己的奔驰牌越野车停在阮某车前面,并请求隔壁主人的车停在阮某车后,让阮某的车既不能往前开,也不能往后退。阮某办完事返回发现自己的车无法驶离。到前后车窗观察是否留有联系电话,结果未发现。阮某多处打听前后车主人未果,只能等待。2个多小时过去了,阮某依然未等到前后车主人,怒火中烧,于是阮某驾驶自己的车连续多次顶撞奔驰牌越野车后驶离。事后,奔驰牌越野车车主报案并把车开到维修点维修,支付维修费用6万元。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阮某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1个月拘役,赔偿奔驰牌越野车车主6万元车辆维修费用。该案中,阮某违反刑事法律(刑法),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依据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2)B层学生听教师讲授

部分B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段出现未知问题: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公民如何履行法定义务?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教师向部分B层学生讲授,让这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得到及时解决。

①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a.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如遵守法律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义务、依法纳税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受教育义务、劳动义务等。b.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如遵守公共秩序义务、遵守交通规则义务、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②公民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如依法纳税义务、依法服兵役义务、遵守交通规则义务等。b.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如不得抢劫他人财产、不得盗窃他人财产、不得傷害他人生命健康等。

③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包括两种。

第一种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例如,19岁洪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骑摩托车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看见一个女子正在低头玩手机,洪某瞬间夺走女子手机。事后派出所抓到洪某,洪某交代,他用此方法得到多部手机,然后低价出售。他从该女子手中夺得的手机是一部苹果牌手机,价值1万多元。后来,洪某被人民法院定罪量刑,以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中洪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刑法规定禁止抢夺他人财产)。

第二种公民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例如,一个派出所男民警,身穿警服路过一个集市路口,看见一个身材较高的男子手持长刀正在追砍一个矮小、穿着破烂的男子,男民警视而不见。该事件中,男民警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即违反了法律不作为的义务:应该去做而不做的义务(男民警不救被追砍男子,不管、不制止手持长刀正在施暴的男子)。

(3)C层学生听教师讲授

部分C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段出现未知问题:法定义务含义、违反法定义务含义、法定义务须履行含义、违反义务须担责含义。教师向部分C层学生讲授,让这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得到及时解决。

法定义务含义,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如,婚姻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含义,是指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夫妻一方不履行扶养另一方行为,即违反婚姻法规定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如,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扶养义务必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是指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如,刑法规定,经过人民法院判决债务案件,债务人有能力偿还债务拒不执行承担拒不执行判决罪法律责任。

7.3 分层学生完成练习(同时开展)

(1) A层学生完成练习(分析说明题)

材料:梁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16周岁读初三,与李某在球场玩篮球,在抢篮板球中,梁某用力推开李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后跳起来接球,导致李某倒地左脚受伤花费医治费800元,梁某家长赔偿李某医治费800元。初中毕业后,一天,邮递员到村里送信,信件主人不在家,碰巧遇到梁某,梁某對邮递员说:自己代收后可以转交主人,邮递员同意。梁某代收信件并签字后回家私自拆开信件,晚上把信件送到主人手里,信件主人发现信件已经拆开,问:是谁拆开,梁某说:自己拆开,于是二人发生争执未果。第二天信件主人把信件被拆一事投诉到当地派出所,经过派出所人员核实做出对梁某罚款400元处罚。后来,梁某与他人玩牌发生争执,梁某出手打掉了他人牙齿3颗。经过人民法院开庭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对梁某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赔偿他人相关经济损失判决。

问题:分析材料,分别找出梁某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行为,哪种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哪种行为属于刑事行为,分别承担什么责任,并说明理由。

①梁某用力推开李某跳起来接球,导致李某倒地左脚受伤花费医治费800元,梁某监护人赔偿李某医治费用800元,梁某行为属于违反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理由:梁某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民法典》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梁某代收信件私自开拆被罚款400元,属于违反行政法律行为、承担行政责任。理由:梁某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私自开拆他人信件,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梁某出手打掉他人牙齿3颗行为,属于违反刑事法律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理由:梁某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构成犯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B层学生完成练习(问答题)

材料:冯某(姓氏更换、地名去除),在家务农,爱好写作。茶余饭后经常写一些小说投给有关报社。其间,冯某向同一家报社投递过好多篇稿子,报社采用后,一次性支付稿酬5800元,当地税务机关依法征税927.30元。冯某拒绝缴纳并辩称自己作为一个农民,凭自己创作获取收入不纳税。于是,冯某与征收税款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冯某用棍棒打伤税收征收员手指。问题:

①材料中冯某违反法定义务吗?为什么?

违反。因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冯某应依法纳税而不纳)。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冯某打伤税收征收员手指)。

②材料中冯某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冯某应学习法律,知道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如积极缴纳税款。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如不应该伤害他人。

(3)C层学生完成练习(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①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 A )

a.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b.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c.法定义务为当官的服务

d.法定义务限制人身自由

A.ab   B.bc   C.cd   D.ac

②公民履行法定义务要做到( D )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根据意愿选择做

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d.有利益才做

A. cd   B. bc   C. ad  D. ac

③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C )

a.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b.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c.偷吃别人的苹果

d.偷用同桌的铅笔

A. ad   B. ac   C. ab   D. cd

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哪些相应责任( B )

a.违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c.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A. abd   B. abc   C. acd   D. bcd

7.4 分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

(1)A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

(2)B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

(3)C层学生反馈练习结果

教师倾听A、B、C层学生练习结果。教师逐一解答答案,学生知道答案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8 结语

教师应用“同班同堂分层教学模式”教学,其结果不同层次学生较好习得教学内容、学习效果佳;对教师来说,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益优。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既要引领学生学习方向,又要根据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必要点拨、指引。教师施教原则是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模式是班内分层教学一种,能较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模式是一种教师易操作、可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梁某法定讲授
实务案例视角下正当防卫问题研究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男子“黑吃黑”遭禁錮 警拘三人
用人单位不能侵犯女职工生育权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中老离婚法定理由之比较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从老板到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