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10 21:30扎西才让
知识文库 2024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情境

扎西才让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带来真实的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潜能,还有助于学生克服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恐惧和思维障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参与数学探索的热忱和期待,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情境教学的含义

教学情境的概念是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创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环境,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想象能力,从而为教学目标创造一个详细而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并高效地运用数学课堂的教学环境来辅助教学,那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助力学生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技巧。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场景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很多情境教学的成果并不如人意。在教师构建教学场景的过程中,某些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不吻合,这可能会使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数学场景中的信息,进而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作用

2.1 有助于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巧妙并高效地运用数学课堂的教学环境来辅助教学,那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助力学生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技巧。为了转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教师可以将情境式的教学方法与实际的知识讲解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地理解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恐惧,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认知程度也比较低,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能有效掌握数学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无法提升,甚至可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之旅中,学生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若不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应对这些难题,学生将难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融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首次进入数学教室的时候,对数学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依赖于填鸭式的授课方式,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感到乏味,这不仅会阻碍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还可能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此来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这并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件单调乏味的事情。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着重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且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的难度,并最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采用情境式的教学策略,不仅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还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率。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采用情境式的教学策略,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这样的情境化学习背景下,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的核心价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探索欲望,还培养了学生在课堂外独立研究数学知识的好习惯。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并将其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此外,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采用情境式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还可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进步,并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2.4 有利于新旧知识衔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会接触到基础的数学概念,然后逐渐增加对这些概念的掌握程度。由于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为要想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许多新的知识,学生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教学场景,可以有效地连接新旧知识,从而实现“回顾过去,了解新知识”的教学目标。

2.5 有利于问题设置

与传统的刻板教学方式相比,一个更加轻松和愉悦的教学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性和认知能力。此外,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教师能够更精准地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来构建问题,同时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准确地识别问题,进而对数学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3 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情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

在实施小学数学的情境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常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情境教学的实际需求来构建学习场景,却忽视了情境教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学生仅能被动地吸收知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将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发现很难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与其真实的生活场景完美融合。这种情况不仅使得学生在识别学习的核心内容时遇到困难,而且也阻碍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能力中,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2 情境无法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在创建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情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不一致成为妨碍情境教学效果达成的主要障碍。尽管许多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环境所带来的愉悦,但学生往往难以领会其中所隐含的深意和价值,这使得学生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从表面上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情境教学方法,并在解释教材内容时使用相关情境,但当这些情境被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时,其效果似乎并不如人意。这种情况使得教师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常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根据现有的课堂实践经验,很多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环境,并未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向其所希望的学习路径。因此,为了让数学知识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此外,在数学教学的關键内容和难点上,数学教师在引入情境时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3.3 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数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其教学方式与文科有所区别,教师需要重视加深学生对课本核心内容的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和逻辑能力。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注重情境的设置。为了满足这种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采用过时的教学方法,未能真正实现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往往只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解题技巧,这样的做法如果长时间持续,不仅会妨碍学生形成健康的数学学习态度,还可能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模式,导致学习效果持续不佳。

4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具体策略

4.1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是一门具有极高实用性的学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它的基础知识不仅来自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在生活的多个方面得到应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就要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领会其深层含义,这也使得小学生普遍觉得数学知识难以掌握,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果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实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知识,那么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是绝对必要的。同时也使小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使教学内容更接近实际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浓厚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通过搭建一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这也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浓厚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融入课堂,并激励学生独立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为学生创造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商场购物的真实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全面训练。因此,小学生应当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以实现真正的学习与应用。这种计算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当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时,课程中的知识也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加强和巩固。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例如,学生在完成“立方体”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能够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辨别哪些立方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锥形,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立方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将日常生活的元素整合到教学活动中,还需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这一学科所包含的深刻价值。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这些数学概念被全面而深入地整合和应用,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

4.2 借助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角色扮演作为情境创设的一个核心环节,旨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并在实际体验中深入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角色体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还能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一个积极、良性的学习循环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该充分意识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因此,在进行更为深入的知识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课堂,在一个相对愉快和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全面的成长。

例如,在教授元、角、分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站在一个实际的角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能力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当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一元钱”的概念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来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比如说,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顧客的角色,而其余的学生则可以扮演店员的角色。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允许学生在交易双方的角色模拟中进行金钱计算,还能让学生在这一角色模拟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该课程对日常生活产生的长远影响。在完成这一课程之后,教师将具备教授学生相关数学运算方法的能力,并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内在价值。在教授表内乘法(一)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角色模拟。例如,部分学生会选择戴上小猫的头饰并站在一起,而其他学生则在观察时反思老师的提问:“你们能告诉我,这些‘小猫具体有多少只耳朵吗?”“大家思考一下,这几个孩子是如何进行计数的?”要求学生进行计数,并积极地给出反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点燃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探索欲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面对这样的场景,教师应当抓紧时机,向学生深入阐述乘法运算的各种相关理念。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有机会简化教学过程中的复杂知识点,并通过有趣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是如何构建的,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吸引力。

4.3 设计动手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鉴于小学生的年纪还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不是很强。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来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学生对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因此,在学生的感知范围内,也会被某些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所吸引。假如教师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这些数学特性,并激励学生积极地去掌握数学概念,那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将会更为深入,对其的理解也将更为透彻。这表明,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设计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有义务严格遵循数学课堂教学的所有规定,并应将其与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相结合,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的动手实践活动,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如游戏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就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举例来说,当教授与“圆”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构建一个“实践”的环境,激励学生独立创作图形。学生用圆规画出一个圆之后,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工具或技巧来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引导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和了解周围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在学生绘制完圆形之后,教师有责任确保学生在所画的“圆”上清晰地标明其直径、圆心和半径,这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圆”的各种特性和相关定义。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圆”的真正含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举例来说,当教师教授与“圆柱”相关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制作一个圆柱,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此外,这也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圆柱结构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几何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在接下来的圆柱表面积的学习阶段,学生有机会利用自己制作的圆柱来进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计算技巧。

4.4 营造思考氛围,调动自主意识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合适的问题场景,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知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进行深入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鉴于小学生在自主思考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从数学问题中提炼出核心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认知。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与选择,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各个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采用问题串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问题串来系统地学习本单元的数学知识,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数学思维空间,帮助學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

5 结语

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这样更容易培养出代入化的学习感觉,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一个数学问题,更是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例如,需要多少块地面砖等,从而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可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可以逐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并逐渐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