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盘

  • 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山羊邻近节段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充分减压的同时保留了颈椎的运动功能[5],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但由于人工颈椎间盘研发的技术门槛等原因,目前国内医疗使用的人工颈椎间盘基本都是欧美进口品牌,仍面临许多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目前的间盘产品价格昂贵,操作较复杂;其次在材料学方面,如今颈椎病发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就涉及人工颈椎间盘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对人工颈椎间盘材料的抗腐蚀、抗磨损特性要求就越来越高;另外目前的间盘产品设计主要基于欧美人群,尺寸及生物力学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3年3期2023-06-26

  • 勘误:作者更正声明
    镜辅助下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一文表1中的部分数据有误,特向《骨科》杂志编辑部及本文读者致以诚挚的歉意!现更正如下:原文中术前JOA评分:常规组“12.35±5.31”更正为“6.26±1.10”,3D显微镜组“13.72±4.66”更正为“6.25±1.26”,t值“1.974”更正为“0.026”,P值“0.070”更正为“0.979”。术前VAS评分:常规组“7.92±3.83”更正为“7.57±1.04”,3D显微镜组“7.3

    骨科 2022年2期2022-11-21

  • 颈椎间盘突出行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发生椎旁骨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00035)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引起颈肩痛和上肢放射痛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3]。大多数颈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缓解,但大约有26%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3-4]。单纯的颈椎间盘突出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的最佳适应证[5],相较于治疗CDH的传统术式颈椎前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5-11

  • 间盘突出与变性有何不同
    RI)报告显示椎间盘变性,没有腰椎间盘突出。我有点紧张,请问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变性是一回事吗?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中年人,病因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有关。具有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特征,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神经,加之局部的水肿炎性反应刺激,都会引起剧烈的坐骨神经疼痛症状,表现为下腰痛及一侧或双侧的下肢放射痛并伴麻木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T作。极少数人如果是巨大的腰椎间盘突出或破裂,突入神经行走的椎管内,还可能压迫支配下肢的神经根,出现严重疼痛、大小便功能异

    家庭医学 2022年3期2022-04-07

  • C5/6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不同屈伸运动特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ige LP颈椎间盘系统是获得FDA上市批准的人工颈椎间盘之一,长期随访结果[1,2]显示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术后10年仍然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满意度高。尽管如此,仍旧有13.8%因为邻近节段退变(ASD)行二次手术,以及9%的IV级异位骨化率(HO)。既往研究证明[3,4]Prestige LP间盘置入后能保留脊柱功能单位(FSU)的活动范围(ROM),但置换术后旋转中心的改变会导致FSU在矢状面运动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否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2期2021-03-20

  • 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
    33000)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多见于成年人,青少年十分少见[1]。而研究成年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特点,包括其发病率、性别分布、发病部位、腰椎退变和临床类型区别和规律性,既是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总结比较成年人青年、中年、老年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退变特点,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01-28

  •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000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腰腿痛,有70%~85%的成年人[1]以及5%的青少年[2]有相关症状,其中约有20%的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1983年“Kambin三角”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4],并有学者进行了首例经关节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5]。Hoogland等[6]提出了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PETD的穿刺点更加靠下

    医学综述 2020年16期2020-09-02

  • 生物力学环境影响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研究进展
    0)由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在缓解症状和/或神经功能改善的同时,具备保留节段活动、维持椎间盘高度、减轻邻近节段异常的生物应力以及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理论优势,因此,CDA在过去十余年间被确立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CDDD)的一种选择。目前,在治疗单节段或双节段CDDD中可作为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有效替换方案,显示出安全、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5期2020-05-28

  • 硬膜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并文献回顾
    L5、L5-S1间盘突出,继发L2-L3间盘水平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图1)。腰椎MRI可见后纵韧带中断,隐约可见“Y征”。结合影像学及查体拟诊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患者合并有左侧S1神经根压迫症状(左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左侧踇跖屈力Ⅲ级)及左侧L5间盘突出较重(左侧踇背伸肌肌力Ⅲ级),核磁显示有压迫,拟行相应节段椎管减压治疗,L2-L3节段硬膜内探查,术中行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全麻下行腰椎后入路椎板减压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L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4期2020-04-29

  • 经皮脊柱内镜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50000)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突出髓核、减压神经达到治疗目的[1]。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因创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3]。近年来随着LDH发病率的增高,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2-10

  • 全面解读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并且目前呈两个明显的趋势,第一是发病率逐年上升,第二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目前对腰突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但是作为医生的我们有时却不禁会发出这样的喟叹:腰突的患者怎么越治越多呢?在看诊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腰突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百姓大众其实对腰突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傻傻分不清我们的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中间,是一个由纤维软骨组织组成的结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01-19

  • 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的胸椎间盘突出症一例
    论约75%的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位于T8以下,最常见于T11/12。若突出的椎间盘侵占超过40%的椎管面积,则属于巨大TDH[1]。TDH发病多隐匿,慢性加重,从出现症状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多经数年。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因此,对TDH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以及定位诊断(即突出节段与压迫神经的对应关系)需要主诊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一、TDH的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要点1.背部疼痛:属于TDH的早期症状,常见于胸椎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5期2019-09-16

  • 腰突引起脊柱侧弯
    梁呈蔚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会产生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还常常会引起脊柱侧弯,并且概率非常高。青少年腰突者100%会引起脊柱侧弯虽然大家都不想让自己的脊柱侧弯,但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脊柱侧弯并不是小概率事件,尤其对于青少年腰突患者来说,100%都会引起脊柱侧弯。对于成年腰突患者来说,这个概率会低一些,大约为1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学博士祝斌表示,其中L4~5部位的间盘突出更容易引起脊柱侧弯,此外直腿抬高实验阳性以及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也更容易引起脊柱侧弯。

    特别文摘 2019年14期2019-07-20

  • “四步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30例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0例,男19例,女16例;21~40岁12例,41~53岁18例;病程10天~3年;有明显外伤或受寒史20例,无明显诱因10例;均有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痛,其中左下肢痛8例,右下肢痛16例,双下肢痛6例;L3~4间盘突出2例,股四头肌肌力减弱(4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肌腱反射减弱;L4~5间盘突出6例,伸助长肌,胫前肌力不同程度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0º~40º);L5~S1间盘突出10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2019-02-12

  • 经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观察
    旨在观察经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抽签法分组,研究组37例,其中女16例,男2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39±5.81)岁。对照组36例,其中女14例,男22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1.03±6.06)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晓同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6期2019-02-11

  • 巨大极外侧间盘突出误诊腰大肌脓肿或肿瘤1例分析
    3)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指椎间盘组织突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孔内型)或位于椎间孔外侧(椎间孔外型)外,造成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运动功能损伤。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Abdullah等[1]报道发生率约占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9%, 发生率以L4/5多见、L3/4及L5/S1次之,发生于L2/3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60岁巨大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罕见的L2/3间盘突出,开始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腰大肌脓肿或肿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5期2018-05-25

  • 单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比较
    近年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用于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中长期疗效[1-3]。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具有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维持手术节段生物力学环境稳定等设计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5]。既往研究指出多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可能会增加术后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及手术节段局部后凸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手术疗效[6-7]。然而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5期2018-05-24

  •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杨阳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中最常见的疾病。那么,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区别吗?很多人通过CT或者核磁检查,发现存在腰椎间盘突出,但平时无任何腰痛及下肢疼痛。在临床上,根据间盘向腰椎管内突入的严重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进一步分为膨出、突出、脱垂游离。这些人群即便有腰椎间盘突出,因缺少神经受压后导致的下肢疼痛及麻木无力等临床表现,也不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常有腰痛,严重时臀部及下肢疼痛常会掩盖腰痛。为什么神经被压迫,病人却无任何不

    百姓生活 2018年5期2018-05-17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的临床效果
    的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被作为一个实用的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除神经根压迫,优势在于手术所带来的组织损伤小,不影响关节运动及整个脊柱活动性和稳定性[1-8]。PELD的应用带来了从椎间盘内减压到硬膜外选择性椎间盘切除术的理念转变,同时更先进的内镜减压技术被用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9-16]。通过经皮椎间孔镜的方法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3-20

  • 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得到了认可。研究认为,相较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颈椎间盘置换术在保留颈椎活动功能及降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有明显优势[1~5]。单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长期疗效也得到了肯定[6]。然而,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效果评价,主要集中于中短期疗效的评估,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对行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长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

    山东医药 2018年5期2018-03-19

  • 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伤椎终板及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学改变认识相对较少。椎间盘营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终板血管[7-8]。因此,对于椎间盘而言,椎体终板的血管受损将加速椎间盘退变,营养物质在退变椎间盘中扩散将极不均匀[9]。迄今为止,对PKP、PVP手术过程中未发生骨水泥渗漏患者相邻节段椎间盘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OVCF病例,利用MRI指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dex,MRI I)评估PVP和PKP术后椎间盘变化,以分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7

  • 巨大腰椎间盘脱出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术后重吸收1例
    )目前巨大型腰椎间盘脱出大多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破坏腰椎结构,远期可能会影响腰椎稳定性。射频热凝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大部分临床研究在其疗效上,很少报道其对间盘吸收作用,尤其是对较大间盘突出报道更少。本病例病人腰椎间盘突出巨大行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术后1年出现间盘吸收现象,案例资料完整,国内外类似治疗报道罕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50岁,主因腰痛伴右臀部、右下肢疼痛麻木4天于2015年8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3-13

  •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采用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55.4岁。病程4个月至10年,平均35.6个月。随访时间3~24个月。根据Pfirrmann等[3]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后简称“分级”)为Ⅱ~Ⅲ级。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具体节段分布见表1。所有患者的腰椎X线平片及CT片均未见后纵韧带明显钙化,见表2。术前严格的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2期2018-02-23

  • 脊柱外科的微创内镜技术发展及应用
    硬膜切除突出的椎间盘。1934年Mixter 和 Bar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前所有微创切除椎间盘的研究都是盲视下进行的。手术显微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医学家Yasargil发展起来。1996年,Mathews为SofamorDanek开发了纤维光学内镜,经椎间孔行椎间盘切除术。本文将描述微创内镜脊柱手术的主要发展。我们必须强调,对于微创内镜脊柱手术没有特殊的时间线,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时发生并相互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5

  • 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04)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李成,陈健华,石海浪,段景柱,李雷,王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脊柱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4)目的探讨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4例硬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为嚢内性突出,1例为根内型突出。收集每一个病例的病史,重点专科查体结果,影像学报告结果,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11期2017-12-13

  • 小手术解决大问题北京友谊医院微创新技术造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理性改变,以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内的髓核突出,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腰疼几乎是患者到门诊就诊最常见的症状,在美国45岁以下人群,腰疼是仅次于感冒,位居第2位的门诊就诊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而且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年轻化趋势。因此,研发出能很好地缓解症状新技术,手术后短期就能回归工作岗位,正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期盼的。腰痛加剧年仅23岁的小邓,3年前就开始出现间断性腰部疼痛,且反复发作。一旦劳累、久坐、长时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9期2017-11-03

  •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术后限制完全活动时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东方 张海斌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术后限制完全活动时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许立臣 许卫兵 刘沂 杨东方 张海斌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限制活动时间(分别为2周和6周)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77例行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 根据入院次序分为短期组(38例)与长期组(39例)。两组均行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 所有手术均为同组高年资医生完成, 短期组术后2周限制完全活动, 长期组术后6周限制完全活动。比较两组术前及各随访节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2017-09-15

  • 全内镜经椎板间隙靶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间隙靶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张月星,廖文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贵州 遵义 563099)目的 分析全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靶向穿刺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9例,男29例,女40例,平均年龄45.4岁。所有患者行全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靶向穿刺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及髓核取出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7-06

  • 腰椎矢状位MR漏诊Castellvi ⅢB型腰椎骶化1例报道
    MR示L4~5椎间盘左旁侧突出,L3~4及L4~5椎间盘T2WI低信号,L5S1椎间盘信号正常(见图1)。给予卧床休息、脱水等保守治疗无效,拟手术入院。查体:左下肢跛行,腰肌紧张,左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左L5神经根支配区痛觉过敏。腰椎DR示L5骶化(sacralization,SZ),Castellvi分型Ⅲ B型[3],L5S1椎板间隙正常,侧位片示L5S1椎间隙前缘骨桥形成,过伸过屈位L5S1节段无活动度(见图2)。腰椎CT扫描+重建示L5左侧横突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5期2017-06-29

  • 优质护理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的影响
    014010)腰间盘突出症指机体自身存在腰椎间盘疾病,造成腰椎间盘组织功能退化,后在外伤影响下,破坏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组织自椎管内突出后压迫相邻脊神经根,导致神经根出现炎症反应,神经根充血且水肿,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疼痛、下肢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且日常生活质量下降,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手术与非手术[1-2]。但因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且对治疗后康复意识较低,为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除进行常规治疗外,护士还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文选择78例腰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9期2017-03-20

  • 说说腰椎间盆突出的治疗
    能大部分都和腰椎间盘突出有着直接关系。间盘突出的方向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如果间盘是朝着两侧突出的(旁侧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到神经根,从而出现下肢相应区域的疼、麻症状;如果间盘是朝着中间突出(中央型),就会压迫到椎管内神经,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马尾神经受损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依据为:根据病史、症状进行初步的诊断;根据临床手法查体进行诊断;根据影像(X光片、CT、核磁)进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调整好心态:有人患上腰椎病后,会出现急

    益寿宝典 2017年25期2017-02-27

  • 颈椎退行性疾病Bryan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影响因素分析
    性疾病Bryan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影响因素分析韩骁,田伟,刘波,何达,吕艳伟,马驰,王晋超(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目的 探讨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Bryan间盘置换后节段活动度、假体偏移程度及倾斜角度与椎旁骨化(PO)的关系。方法 选取颈椎退行性疾病行Bryan间盘置换患者76例(手术节段90个),平均随访时间均超过10年。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拍射X线光片,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重建CT图像上测量假体偏移程度及假体

    山东医药 2017年4期2017-02-23

  • 颈型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和评价
    7例CT检查颈椎间盘3/4、4/5、5/6、6/7生理曲度测量采用参考Borden采用曲线顶点高度大于15 mm为颈椎生理曲度过大,接近于0 mm为曲线变直,负值为颈椎生理曲度反曲。2~4个椎体上下缘成直线为局部曲线变直。2 结 果(1)曲线改变50例,其中曲度变直23例,局部变直18例。反曲:7例。曲度过大2例。其中37例无其它X线改变者中做CT检查32例,间盘突出者,颈5~6间盘突出22例。颈5-6间盘突出22例。颈4-5间盘突出21例,颈6~7、3~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2017-01-11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固定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
    定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安小刚,丁文义,马爱原,倪金和,刘芳宏,黄文正,李克影,赵进薇,张海霞(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邯郸院区骨二科,河北 邯郸056002)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切口扩张通道管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9 例脱出型腰椎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9期2016-10-27

  •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邓 俊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张 雨 张岩岩 蔺卓华 邓 俊目的 探讨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的ONDI优良率为100%(50/50);且治疗后,患者的颈项及上肢VA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2016-06-15

  • 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包杰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熊茂强 陈宇 罗展标 包杰目的 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2016-03-03

  • 一种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的研制
    种新型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的研制林斌,薛超,何明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 骨科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全脊椎切除,对于脊柱肿瘤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时间长、解剖结构复杂、椎间盘及韧带离断困难成为制约该手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基于“T-saw”方法离断椎间盘、韧带时存在损伤周边重要组织的风险,研制了全脊椎切除间盘切割器。该型切割器整体结构简单,主要由刀头、刀架、刀杆、旋钮、挡钩、通槽、支架、主体、握柄等部件构成。弧形挡钩与椎体前方的半弧形前壁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12期2016-03-02

  •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分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刺分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田永刚,王铜浩,韩立强,江汉△,江毅,肖联平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分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6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手术前后的腰痛和下肢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 31)min,术中出血(8.5±2.9)mL,平均住院时间(7.6±

    天津医药 2015年8期2015-11-17

  •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方申雲,范海涛,刘蜀彬目的:通过回顾病例,总结分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4.6岁,均应用或辅助使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用年龄及Miyazaki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确定责任间盘。按Macnab评定标准及V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纯行射频消融或联合椎间盘切吸术平均时间40.5 mi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5年1期2015-08-07

  • 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对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
    00035)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最佳适应证[1]。但是,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节段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中,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几率高达82.8%[2]。根据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积水潭诊断分类[3],这类患者应被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OPLL的影像学诊断。虽然,OPLL不是造成脊髓压迫症状的原因,但是,OPLL的进展会影响人工间置换术后假体的活动度,因而是该手术的禁忌证[4,5]。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后

    山东医药 2015年20期2015-05-23

  • K-Rod 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融合在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退变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对于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多节段退变患者,由于极外侧间盘突出节段减压需要破坏关节突关节,对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大,影响了腰椎非融合技术在极外侧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从而使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但目前研究显示,多节段腰椎退变减压融合术存在一定不融合率,远期可出现相邻节段退变[1-3]。对于腰椎极外侧间盘突出合并多节段腰椎退变,由于各节段退变程度不同,因此并非所有退变节段均为责任节段。通常极外侧间盘突出节段为责任节段,对责任节段性减压融合可有效避免远期内固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9期2015-05-07

  • 射频介入治疗脑缺血患者1 例报告
    椎管。颈3.4 间盘后部见丘状软组织影向后突;颈4.5 ~颈6.7 间盘后部见弧形软组织影略向后突。各椎管前后径未见明显狭窄。印象诊断颈为,3 ~7 椎体骨质增生;颈3.4 轻度间盘疝;颈4.5 ~颈6.7 间盘轻度后突。颈核磁示,颈椎曲度正常,颈3 ~7 椎体边缘变尖。颈椎所属间盘信号减低。颈3 ~4、颈4 ~5、颈5 ~6、颈6 ~7 间盘向后突,颈2 ~3、颈3 ~4、颈4~5、颈5 ~6、颈6 ~7 间盘向椎体周边膨出并以向后突为明显,相应水平硬膜

    吉林医学 2015年4期2015-04-15

  • Hangman骨折损伤类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分为 C2-C3间盘切除、植骨融合、C2-C3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和C3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C2-C4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路手术主要分为单纯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C2-C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因此,Hangman骨折分型及损伤程度可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El-Miligui等[6]研究认为,后路手术具有显露简单、术中可避免损伤颈动脉、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的风险,但是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不能解除前方C2-C3间盘对脊髓的压迫。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5期2014-03-21

  •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的诊断价值
    14000腰椎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的诊断价值段云霞鞍山市中医院放射科,辽宁鞍山114000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常规扫描的成像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评估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笔者从92例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中,共搜集了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结合影像资料对搜集病例进行分析。根据该病的CT平扫和部分手术术后结果,进一步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笔者通过这74例病例进行总结,CT检查结果如下:以L4-5、L5-S1间盘为多发,且可累及多个间盘。结论CT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8期2014-02-22

  •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老年脊柱间盘疾病中的应用
    41)经皮穿刺椎间盘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除广泛开展的髓核切除术和融核术外,等离子刀消融髓核成形术逐步应用于临床,并且是病人非常愿意接受的微创治疗方式。本文对51例老年脊柱间盘疾病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疗,并进行了短期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脊柱间盘疾病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60~79〔平均(71.4±7.6)〕岁;病程3个月~20年,病变位于颈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2014-01-28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治疗
    1602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退变,髓核突破纤维环,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椎管内,压迫或刺激相应的脊神经根、马尾神经,造成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LDH的治疗方法众多,国内外学者〔1〕认为80%~90%的LDH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较满意的缓解,仅有10%~18%的LDH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本文旨在探讨针对不同程度的LDH选择阶梯式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 保守治疗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01-26

  • 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0004)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椎间盘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甚至脱出。突出的间盘组织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肢体及躯干疼痛麻木、四肢无力不灵活、步态失稳等症状。以往多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1-2],这种方法尽管疗效确切,但融合可能造成相邻节段退变加速[3-4]、取骨区出现并发症等。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可较好地避免因颈椎融合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既能改善神经受压症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5-6]。有关颈椎人工间盘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5期2013-09-03

  • 自动牵引配合“张氏间盘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动牵引配合“张氏间盘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崔 明 韩锁柱 吴 迪 高竟群 代亚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哈尔滨150076)目的研究自动牵引配合间盘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动牵引配合间盘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40例,治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2期2013-03-02

  • CT引导下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的临床分析
    岳新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并且有明显的增多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近几年来,在CT引导下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58例经CT或核磁检查临床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CT引导下分别向椎间盘突出物表面及内部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且创伤小,费用低,复发率低,可以达到类似手术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7期2013-02-01

  • 介入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介入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李 丹1任树军2(1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目的 研究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疗法及其疗效。方法 应用微创介入技术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间盘突出症60例,参考MacNab腰腿痛手术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60例,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1例。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椎间盘感染及副损伤患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1期2013-01-25

  • MR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终板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损伤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板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损伤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沈 煜1,沈惠良1,方秀统2,张文博3(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北京100053;2.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骨科,北京100038;3.北京军区总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00)目的:探讨通过MRI评价急性或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VCF)患者椎体终板损伤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损伤的关系,为OVCF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椎体成型术的66例 (76个骨折椎体)老年OVCF患者临床资料,通过MRI评估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2012-12-07

  • 常规椎间盘CT扫描在腰椎滑脱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人往往被拟诊为椎间盘疾患而直接行椎间盘CT检查,因此充分认识腰椎滑脱症在椎间盘CT扫描中的各种征象,不仅可由椎间盘CT检查明确腰椎滑脱症的诊断,而且还会避免误诊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5岁至70岁,41例均有腰痛,合并下肢痛23例,其中双侧15例,单侧8例,病程5个月至10年,其中有明显外伤史3例。1.2 方法本组均拟诊椎间盘突出而行L3/4,L4/5,L5/S1椎间盘CT扫描,根据CT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5期2012-08-15

  • 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带状3例,椎体-间盘破坏性病损3例,其中2例CT显示破坏性病损呈大片“溶洞”样,边缘有“钟乳石”样突起。分型:椎弓-椎体型8例,骨折线自棘上韧带向前贯穿至前纵韧带;椎弓-间盘型3例,骨折线自椎弓至骨化椎间盘;骨折线同时累及椎弓、椎间盘和椎体2例。13例MRIT1加权像显示骨折线及邻近椎体骨髓呈大片状低信号表现,2例增强后有不均匀性强化;7例MRI T2加权像呈不均匀性高信号,6例矢状面和冠状面呈“三明治”样信号,骨折线呈高信号,边缘硬化带呈低信号,周围骨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2012-04-07

  • 再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再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韩继明 靖永莲 王学良(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章丘250200)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诊断;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和/或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神经根,造成同序数的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本病首先由Abdullah等于1974年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6期2012-01-28

  •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30例,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30例,分型:神经根型10例,脊髓型14例,混合型6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6~52岁,平均43.1岁。其中脊髓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9±1.0)。30例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等。辅助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有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2011-08-04

  • 间盘间隙减小与老年女性腰椎脆性骨折的相关性
    变外,还涉及腰椎间盘的退变、腰椎小关节的退变以及肌肉韧带的相应退变。本文旨在探讨椎间盘间隙改变在老年女性腰椎脆性骨折中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经64排螺旋CT诊断为椎体脆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285例,年龄50~91〔平均(69±8)〕岁。脆性骨折评估:只有低能量损伤骨折(即从站立高度或更低高度摔倒)才列入研究。采纳Genant等评分进行骨折分度。排除骨代谢相关疾病(如甲状旁腺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8期2011-08-02

  • 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椎间盘退变
    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一系列脊柱退行性变是引起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椎间盘退变被公认为它们的启动环节。既往针对间盘退变细胞、基质水平的研究显示,间盘内髓核细胞的凋亡、炎性介质的浓聚、基质裂解酶的释放等均参与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目前学界大多认为,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这些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我们回顾了近10年来有关p38途径及其与间盘退变方面的文献,以此来探寻p38途径作为椎间盘退变分子水平治疗切入点的可行性。1 p38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9期2010-08-15

  •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
    光,杨建中人工间盘置换术是以假体代替切除的间盘,保留和重建脊柱节段运动功能,减少相邻节段蜕变作为设计理念的椎管成形术,在临床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早期疗效。随着人工间盘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一些学者对人工间盘置换是否能在远期疗效上优于传统的椎体融合提出了疑问[1]。本研究对此观察了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两种术式后,患者新发或加重的相邻节段退行性变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以及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术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3期2010-07-16

  • 纤维黏连蛋白碎片增加整合素α5β1在髓核细胞表达的研究
    ctin)是一种间盘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可以被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 分解为纤维黏连蛋白碎片(fibronectin fragments,Fn-f)[1]。在间盘退变过程中,Fnf是一种退变的产物,其含量明显增加。同时研究表明,Fn-f又具有诱导间盘退变的作用[2]。将Fn-f注入髓核内,间盘出现了退变样改变;将Fn-f加入间盘细胞的培养液,间盘细胞基质蛋白的合成明显减少,而 MMP 的表达明显增加[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10期2010-05-25

  • 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患的临床进展
    ,董清平综述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患的临床进展王铁锤,王 勇,董清平颈椎;脊柱疾病;椎间盘;关节成形术,置换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患的传统方法,近期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不甚理想[1],主要是由于其改变了脊椎正常的生理、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环境,易导致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假关节形成、相邻节段应力集中等,进而加速脊椎融合部分椎间隙活动度的丧失及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而需要再次手术,有文献称之为 transition syndrome[2]。脊柱非融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4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