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审美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04-16 15:37关宏
关键词:公共

关宏

(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公共审美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宏

(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历程、实用目的都与公众审美密切相关,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性与生活实用、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均是与时俱进地追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在我们保护发展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注重与时代审美深度结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公共;非遗的发展利用;经济产业;生活实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均是大众化的,是群体创造的结晶。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整合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非遗”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某一群体口传心授、口口相传的传承,不断经过岁月的洗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伴随着每一时期的广大群众审美观念完成的,保留至今的都是历经时光的精华部分,代表着积极进取的强大生命力。对于我们当今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促进市场经济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俱来的公共性与审美性

(一)与生俱来的公共属性

1.产生基础来自人们最初的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的产物,它的产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劳动实践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众多人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创造的成果。不能确定某个个体、不能确定某个具体时间,它具有的群体性、流变形和传播性很难说明哪个人在哪个确切的结点的发明创造。它凝结汇聚着集体的智慧,它的形成往往是经过许多年不断的发展、变异。注入了时代的审美观,属于共众文化范畴。“审美需要就是一种成长性的需要。它是人类在共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漫长的与外部环境相交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证明自身能力的精神性的需要。”[1]17比如说民间传统的蓝印花布,就是在色彩原始单一的棉布上出现蓝色的花朵,给与了人们的审美满足。染料由植物蓼蓝腐烂变质的沉淀物取得。蓼蓝的花色紫红,叶子为绿色,无法想象与蓝色有关。蓼蓝的叶子中含有尿蓝母,这是一种吲哚酚与葡萄糖构成的配糖体——靛甙,尿蓝母本身也不是蓝色,但在碱性发酵液中会被糖化酶或碱剂分解,游离出无色的吲哚酚,进而在空气中氧化缩合为蓝淀(靛蓝染料)。因此,古代常使用酒糟和石灰来发酵水解蓼蓝,制造蓝靛。明代之前,民间多用方便水解的菘蓝制造蓝靛,后来才发明了酒糟发酵法。这种蓝靛的发现从多种文献的描述中可知,此植物的性质是生活的偶然发现,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不同或相同时期,而且在相互并没有交流学习的情况下,各自发现的。那时还不存在严密科学的化验技术,因而这种来自天然的染料,开始只是简单地使用,使以单调缺少变化的棉麻纺织而成的原白布变得漂亮有了色彩,但因为操作的不规范化与不确定性,可使印染中留下不同的花样现状,可以染出月白、毛蓝、藏蓝、缸青等深浅不同的蓝色,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形态。从蓝印花布的发展过程看,生活中的许多妇女们都能利用这种性能,精心试制,互相竞比,互相学习,逐渐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技艺。蓼蓝中提取蓝靛,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非遗”是一种渐变得过程,是一个或多个人群实践的结果。并与当地的天时地气有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2]69

2.存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民间自发的形态,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呈现着时刻处于一种动态的、整合的、活态的不断发展的状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由物质生产活动体现着的艺术生活的审美创造。无论是歌舞戏剧曲艺游艺,还是美术技艺武术和民俗,其动情感人的音乐、热血沸腾的民间舞蹈、华美绚烂的戏剧服装、精湛的手工技艺陶艺、编织艺术等,有着醇美神秘构图的剪纸和木版年画,出奇制胜的武术拳种以及规模浩大、内容凝重的民俗巡游、民俗庙会等,都是通过某种载体呈现的过程,“仅仅拥有强烈的审美欲望是远远不够的,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活动就无从谈起。”[1]5因此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审美的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属于审美的载体。主要由口传心授流传,是一种集体智慧结晶。有着强大的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不用外在的推动力,都在民间活跃着。所以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鲜明的理论命题,这也是我们要深入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所在。

这与佛山古镇的繁荣密不可分,“我们考察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传统的民间生活方式与艺术的创造不仅是密切联系的,而且是民间艺术某种程度上就是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转述。”[2]75因其恰恰是来自生活本源,所以其审美深入人们的血液和骨骼,在创造中与美相携并行,生活有多么深厚,美和艺术的浸润就有多么深厚。

(二)与生俱来的审美属性

1.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时多种多样的,从口头传播、肢体舞动、手工制作、群体仪式等,在非遗保护公约里是这样叙述的:“(a)口头传说和表达,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第二条,2)。由此,我国将非遗定了十大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不论如何分类,总之,日常性与审美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紧紧相连,无不以声、形、情、色等形式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这种生活艺术源远流长。“陶器上的绘画、图像、陶塑、骨雕、木雕、岩画等原始艺术,反映了初民审美意识的生长。”[3]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多种表现形式均预示着人们由内到外的审美愿望对审美载体的需求。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走来,由原始、累积到稳定,经历了群体的心血,有着天生的审美属性,依然影响着当代的,有着深刻的传承性,生生不息。有一些手工艺原本就是为美而生的,这些文化遗产是心灵中最质朴、最自然的美感流露,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可以说他们是在艰苦繁重的劳作中,用乐观的情怀、辛勤的汗水进行的精神活动,经过群体世代的传承与提炼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并一代代传递、继承,不断丰富、完善,与时代审美相契合。一批批的能工巧匠,从事着创造性的劳动,绽放的智慧之花。

2.深度的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深刻的传承性,它从历史走来,常常不是由文字的记录得来,而是口传心授,口耳相传,往往传授的过程,为了使手艺或绝技能够留传下去,师傅收徒格外谨慎,从天分到人品都要严格的筛选,希望对艺术对美的追求。清中期到民国初期,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手艺的地位之高是现代无法比拟的,作为一个手艺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手把手传授过程中,形同父子。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一个手艺人而言,父亲给予生命,而师傅给予了谋生的手段,这种谋生的手段贯穿生命的过程,成家立业,存身立命,追求艺术及成功。传承性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分明。如此,生生不息,时代传承。

3.常新的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生活之中,与鲜活生活的需求与进程紧密相连,不论制作的生活实用品还是演艺作品,均与当下社会群体的审美潮流不可分割。它随着每一位传承人的生活经历而变化、随着传承人的生命阅历而发展,注入了时代赋予的共性和传承人的个性,充满了常新的活态性。即是说民间艺术秉承着原始艺术的性质和特征,其中的认识功能、生活功能与精神性、本能性的审美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是在实用中完成审美创造。美化了生活,便捷了生活,也为生活发展了艺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形态就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与人们最广泛的日常生活不可剥离

民间艺术文化的创造,它的产生首先是满足民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这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但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在这种多样的创造物质条件的过程中,房屋宅院、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穿衣戴饰、饮食起居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方面,都是满足人民生活必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其中满足人们隐含的精神需求的因素便随之而生,这便有了艺术审美的创造。

(一)精神信仰的需求

1.祭祀中的庄严需求

民俗活动与民俗信仰不可分离,其中的祭祀是民俗核心内容之一。这种大众祈福心理的体现,既是信仰活动,也是审美活动。“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处于缺乏,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4]祭祀是人们试图摆脱痛苦期望愉悦的活动。人们在祭祀中不仅满足信仰快乐,同时也满足审美快乐。信仰的庄严与快乐是一种想象的庄严与快乐,这种庄严与快乐与时代的、社会的、大众的审美关联的无比紧密。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信仰的需求就是审美的需求。

2.崇拜对象的神化需求

崇拜对象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精神形象,汇聚了人们最高的理想寄托。因此人们对神的刻画是对于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知识信念或评价等,是对于审美对象的审美评价。只是这种对崇拜对象的评价融汇了群体的认知、情感、希冀与智慧,是一种公众审美的需求体现。“审美态度比某种宗教、传统、教育所树立起来的模式或者某种由抽象的道德说教所肯定的生活方式更能使个人牢固地采取一个模式。”[5]比如,在菩萨的穿着上,人们创造出一种以贵重金子为原料将其延展了超薄的金箔贴在神像上,成为佛装。这就是人们在共同审美认可下,将贵重的金子制成菩萨华美的服装。这种将金子化成金箔的手艺,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箔锻造技艺。还比如,密切了港澳台与大陆关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奠民俗。妈祖是一位被神化的具有博大人文精神的女性,被塑造成一位美丽、贤淑、聪慧的女性形象,是“民间信仰文化经典创造的鲜活样板……令世界惊叹和赞赏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圈”[6],在她身上,人们刻画与想象了对理想女性形象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时又具有贴近民俗生活的审美,寄托着对爱与善的审美理念。因此,对于崇拜对象无不寄托了审美的手法于其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或传统民俗无不如此。

(二)生活与实用审美

1.生活中的必需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诞生之日起,便是根植于群众生活的沃土当中。因族群或社群强烈的需要而产生。从文学传说、到造型,从手工的技艺到实用的医药、民俗莫不是因强烈的精神与身体的需要而产生。美与实用不可分割,市场消费与美化生活并行不悖。是一种欢乐、吉祥、生活中以物为载体,不可或缺,有着泛审美的性质。不是唯美的,不是超验的,在一般条件下不追求终极关怀。而是一种世俗的、通用的,带有欢乐无羁、吉祥祈祷和喜气洋洋趋势的审美。美术与造型的讲究。

2.实用与欣赏并存的手工艺产品

比如我们常用的家具,桌子、案台首先是摆放东西的依托,吃饭饮茶的需要,椅子则是人们坐下来进行读书、吃饭的舒适需求,就是这样的需求,使家具制作技艺成为艺术。有些艺术博物馆,中国古典式家具的陈列要占很大比重,尤其是具有相当历史、艺术价值的家具就被当成重要文物。因为这种实用品已承载了精湛的技艺和审美艺术含量。而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原是由于实用而诞生,靠审美而升华。

文具是文人必不可少的用具,因为喜爱,而选择自己中意的款式样子。王世襄先生说“古代文人有在自己的文具上刻铭文的习尚,家具也不例外。所谓‘周公瑕坐具’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件……他在一具紫檀椅上的靠背上刻‘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戊辰冬日周天球书。”[7]21还有南京博物院藏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一足上部刻有1595年明篆书题识:“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尔为冯,逸我百年。万历乙未元月充庵铭。”[7]29

由此可见,由实用上升到审美到艺术,经文人诗书、学问、精神内涵的再创造,艺术价值陡增而成为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向我们昭示着这一漫长的过程。实用与艺术在服务人们的需要中,越来越不可分离。

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有深入的研究,他写出明式家具的“十六品”与“八病”,便是对家具的审美品评。也是对现代家居制作的一种指导,趋“品”而去“病”,使家具制作技艺不断继承、提升,将家具艺术推向更高的品位,这也是一种为大众文化服务的方式,让人们的起居、餐饮、娱乐等日常生活更具品位、更多愉悦。

这种美越来越渗透到生活中,实用与商业倾向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非遗”属于大众审美,又是品格的审美,是积极向上,健康、净化甚至不失“神性”的审美,这对于当下正是审美焦虑的社会状态、无疑是一副良方。比如佛山出秋色,是以表演艺术为主要内容与形式的,富有浓郁的娱乐生活情趣。诸如“担头”、“抬面”、“瓜果”等的“景色”项目,用以假乱真的塑形手法,表现了人们经过辛勤劳动,得到生活的回报和享受,从而又体现出艺术的魅力。“那些以假乱真的艺术品使人们拍手叫绝,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对生活的理想与追求。”[8]

(二)艺术追求审美

既然是艺术,便与美分不开,否则便与艺术的概念不符。艺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美化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产品,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本身就是艺术的某种表现形式,比如,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等本身就是艺术的结晶,就是在传统技艺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借助于美术的工艺。像编织技艺,有的就归类为传统美术,有的就归类为传统技艺,以欣赏为主的就属美术,以实用为主的就是技艺,但在实际中,这种边界是模糊的,有些产品在实用中得到美的提升,便是更多的偏向欣赏性;有的产品在欣赏之余产生了实用的作用。例如,藤编技艺,原本是生活日用品居多,渐渐在日用品中,成功地与美术相结合,欣赏成为主体,即使是实用品也成为审美价值较高的产品。藤编的花瓶,屏风,手提篮,坐垫到藤椅,除了欣赏的陈设,其造型更寄寓了人体所需曲线的舒适感,研究了人体进而创作出适应人体美学的曲线美。于是藤编的发展又在深度结合审美的基础上,产品叠出,丰富多样,产生了桌椅沙发,茶几大床等实用品,然而这种实用品又与一般的实用品具有不同层面的审美,其藤构件曲横弯直都渗透着人体美学的理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实质是实现大众文化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完美结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

“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与民众生存生活的关系,二者不仅表现为静止的文化图式和载体,同时又是动态的民间文化的过程。”[1]13这种动态的过程,可以广泛地为公众服务,为公众的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形式并提升生活的品质。“他们(外出打工者)长年居住在城市,耳濡目染地感受着城市的艺术魅力,在愉悦、孤单、失落等各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艺术欣赏或创作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填充他们的闲暇时间。当然,在家务农的农民也有部分在进行传统的艺术欣赏或创作的,例如剪纸、贴花、拉二胡、唱戏等。”[9]301也就是说,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正好成为他们乃至更多的人服务用器,可以欣赏寄托情怀,可以模仿或动手动脑完成个人的创作。“在反思性的审美判断中,想象力为我们理解自然界丰富的相互关联提供了可能”[10]120。在笔者的实践中,请传承人志愿者进企业、校园等,不但为工人和学生带去表演,同时还可以带去手把手教授动手的技艺,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制作,是一次或多次多么愉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活动。

(一)艺术美化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1.美化生活中的感性认识

促进于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在传承有不断创造的力量,更新的力量,寻找到与时代结合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审美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首先是对这种民间传统的感性认识,对可以触摸得到、发展产业的事情产生兴趣,继而不断深化。

1990年代以来,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不断被消弱,而物质化和世俗化的新型消费文化——以产业化的大众文化为表征——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地盘并迅速成为事实上的社会主流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势转变中,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纯审美”,而是“渴望美在生活、实用、通俗和商业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美成为日常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11]91这种实用通俗的美,越来越渗透到大众的生活里,并使公众得到美的滋养,感受到愉悦。“这种愉悦是合目的性的感性表现,基于这种愉悦之上的判断就是审美判断。”[10]122

2.深化生活中的理性元素

公共文化服务中,在人们的多样需求中,强调身体感官和愉悦,也是需求之一。不可厚非。但成为越来越追求的强烈趋势,也是值得警惕的事情。比如阅读,所谓的“读图”,更趋向于轻松,而人们对这种读书方式的需要和时髦,竟用“读图时代”来表达,或许会产生一种群体性的懒于追寻精神和观念的嫌疑。因此,时代需要寻求外形美同时赋予深邃的内涵。探索哲学与思想、给予群众喜爱观念与思想的营养。那么回顾历史,可以从“非遗”中寻得外在的形式美,趣味的多元化,同时其中蕴含的历史深度、精神品位足以为人们提供良性的发展趋向。“非遗”所表现的思想意义、追求美好、抵抗奢侈与欲望,具有强大的精神寄托。“非遗”的各种项目有享受劳动的过程乐观观念,比如彩灯、剪纸;抗拒浮躁、吃苦耐劳,表现勤劳的美德,有香云纱染整技艺;勤俭智慧、巧夺天工、追求竞技精神、集体精神的理性追求,有秋色及其艺术品的制作。说明,这种审美的深化结果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理性生活乃至享受最高愉悦之一:创造的愉悦。

3.提升生活质量

“审美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9]57追求生活中的高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生活给予人更多的人生享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项目中,均承载着审美的理念与实践。年节中欣赏传统舞蹈醒狮,不仅有祈福作用,还要振奋人心的鼓点与刚健雄浑虎虎生风的劲舞,给年节增添了快乐与兴奋;如果在桌布、衣服上装饰着刺绣的手工,精致的美就在日常的生活里陶冶性情,愉悦感官。传统戏剧于舞台于听觉中均展示着独特的超越生活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让使生活质量变得更高,从而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是“非遗”的重要责任

1.不断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传统’事实上通过社会记忆而在‘现在’被建构。与之呼应的是,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重要著作《论集体记忆》中,把‘集体记忆既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的建构,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穿插式建构’,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重构’”[12]65。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精神领域的审美研究具有了重要的人文情感色彩和现实意义[1]27。

现在有几种审美观,有的倾向贪大求洋,觉得只有高大、洋派、怪异便是创新,便是时尚,盲目地引入本土还没有消化融会、没有洋为中用过程的外来东西,生搬硬套,造成不伦不类,成为时代审美旋律中不和谐的音符。也有的倾向墨守成规,完全保持传统的模式,既然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认为稍有改变就意味着背叛祖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解决这多种意见、甚至有冲突见解的良方,非遗是携带着生活的洪流沿历史的堤岸充满自由状态的实用与审美的理念走到今天,原本的非功利性一直使非遗得以在丰厚、健康的土壤里成长。

2.增强娱乐性与休闲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十大类别中,有许多是因祭祀而产生的娱乐歌舞渐至演化成娱乐的,也有由纯粹娱乐而产生的。穿过岁月而保留至今的更是祢足珍贵。“民俗的娱乐功能显而易见……人不可能日复一日、永无休止地劳作,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休息体力,调剂精神,享受劳动成果……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节日、游戏、文艺、体育的民俗,它们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3]31这里所说的民俗与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项目有极大的相互交融之处,也就是说,这种产生民间土壤的娱乐性、休闲性,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项目的特性,深植于大众审美需要的沃土中。

3.推进教育性和服务性

我们现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建立我们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这里便包含了审美的自觉与自信。我们不盲目崇洋,不妄自菲薄,也绝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们要有宽广的视野,要有坚守的根本,将物质丰富与精神追求完美结合,探索出民族新时代文化审美的精彩之路。“对审美概念实验教学前后测验结果分析表明:审美概念理解程度对于创造性思维作业成绩有显著影响,各年级都存在这种效果。”[9]348由此实验结果,可知将审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传承人志愿者队伍校园活动体现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形式,如果高等学府对非遗的研究中考虑到审美的研究,则会赋予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审美特性有利于市场经济推动

“非遗”深深存于民间,与时代同行,虽然非遗不能说是等同于艺术,但非遗中有大量与审美有关的音乐、舞蹈和技艺。“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它进入了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符号下从而成为审美的。”这段话再适合“非遗”产品不过,这种主要是民间艺术是一种从乡土中来的艺术或者说是生活中具有生命本能的诞生产物。

(一)实用性是市场的基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项目的发展历程来看,几乎所有的都是与使用分不开的,即使现在看来最具观赏价值之类的剪纸、彩灯、木版年画、刺绣等,起初也是因为祭祀的需要而产生的。源于需求,发展于持续的应用,并在人们的需求中源源不断地发展,医药、制酒更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对于实用性的需要,是主体期望得到的需求,也是最初刺激。

(二)实用与审美相互依存

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呈现着实用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木版年画由驱邪祈福的意义与形象、色彩、装饰多种艺术元素结合起来,成为融年俗画与观赏画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不断地被需要的人群所要求购买,木版年画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成为流通的商品。这就是说“审美范式的转换还体现在从非功利性主导跨越到功利性兼容甚至消费性认同的审美观念转变上”。[13]78

(三)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产生巨大的市场

“马克思曾经将艺术生产明确理解成一种积极的、对艺术消费产生作用的要素。‘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感知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是这样’。”[1]1而且,“人们感觉经验的共性作用于审美活动的普遍性。”[13]78因而,由于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基于一种共性的审美活动,便产生了对审美产品的购买欲望。就市场来说,成为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市场的推动者,进入经济领域的参与者。“公共消费领域对人的审美浸润,更进激发了现代人对个人生活的审美表达:他(她)希望把自己的身体、行为、感觉与激情及不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而最寻常的方式是通过服饰的精心搭配来展现一个当下时段的自我。”[13]98在傅守祥这段话中,对人们在审美的渴望中通过审美物质的表达进行体现,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美息息相关的产品,将会与人们所渴求的审美表达形成不断取得一致,也就是说,与时俱进的与大众审美观不断取得协调,这种协调的结果就是产出了大量的适合人们多种需求的多样产品。

“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与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它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示出来。”[13]129从历史到现在依然活态存在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生活本身热情的结晶,体现着公众与时俱进的普遍审美趣味,进而服务着当今的生活,在越来越强大的经济社会中,成为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商品,成为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智彪.审美心理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学[M]//陈池瑜.清华艺术学丛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34.

[4]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43.

[5]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1.

[6]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30.

[7]王世襄.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壹卷)[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

[8]林明体.佛山秋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3:31.

[9]赵伶俐,汪宏,等.中国公民审美心理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申扶民.自由的审美之路-康德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傅守祥.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审美存在与哲学批判[J].新华文摘,2007(11).

[12]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3]王朝闻.审美基础[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esthetics

GUAN Hong
(Foshan Museme,Guangdong,Foshan,528000,China)

Abstract:The generation,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actical purpo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ublic’s aesthetic taste. In addition,the aesthetic nature,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ife,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all with the times to the pursuit of the public’s aesthetics. When we protect,develop and exploi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e will get a multiplier effect as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ep comb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ge aesthetics.

Key words:public;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dustry;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life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3-0027-07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关宏(1962-),女,北京人,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公共
对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研究
数字油田公共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构思
公安专业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由科普活动与公众的关系探讨科普权利
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渊源及实现途径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