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瘤

  • 气管血管球瘤MR和CT诊断一例
    (-),符合血管球瘤(图1H)。患者术后恢复尚可,于2021 年6 月29 日海安市中医院检查胸部CT 提示气管未见明显异常。根据计划,河北省按照“省级统筹、市县实施,精准帮扶、注重实效”原则,由石家庄市、唐山市等6个设区市组建21支支教团队,对口帮扶隆化县、围场县、张北县等10个深度贫困县的农村学校。各支教团队由各市城区优质中小学校的退休校长和退休特级教师组成,同时从当地师范院校选拔大学生志愿者,每位支教老校长配备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开展支教工作。每个

    磁共振成像 2022年3期2022-11-21

  • 手指血管球瘤6 例诊治分析
    劳杨骏,徐彬血管球瘤最早由Wood 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1],发病率占全身所有软组织肿瘤的2%[2]。血管球瘤可以生长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但是50%~75%的血管球瘤发生在手上[3],手部血管球瘤占所有手部软组织肿瘤的1%~5%[4],且89%发生在手指末节[3],约50%的末节手指血管球瘤发生在指甲下[5]。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自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共收治手指血管球瘤6 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7期2022-08-28

  • 手指疼痛可能是肿瘤吗?
    ,初步判断是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是起源于全身各部位细小动、静脉吻合处血管球的错构瘤,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管球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为单发型,常见于手指、脚趾末端。血管球瘤具有临床上典型“三联征”,即自发性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压痛及对冷敏感,其原因可能是各种理化因素尤其是反复冷刺激使血管球过度收缩和舒张,刺激肿瘤生长,进而压迫无髓神经纤维引起疼痛,治療不及时可引起骨质损害。目前超声及X线检查均可诊断血管球瘤。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

    妇女生活 2022年8期2022-05-30

  • 《请您诊断》病例156答案:左主支气管血管球瘤
    ,活检病理示血管球瘤(图1f),免疫组化结果:CK(-),CD34(-),SMA(+),CgA(-),Syn(-),TIF-1(-),Ki-67(+图1 支气管血管球瘤患者,男,61岁。a)CT示左主支气管后壁结节(箭); b)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CT值为134HU;c)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增强CT值为115HU;d)增强扫描静脉期增强CT值为103HU;e)气管镜示左主支气管后壁黏膜下占位(箭);f) 病理图示血管球瘤,可见血管球细胞簇围绕于毛细血管周围。讨论

    放射学实践 2022年5期2022-05-19

  • 盆腔恶性血管球瘤1例
    黄超源 罗敏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不超过2%;其中恶性血管球瘤更罕见,占比不超过1%[1]。血管球瘤源自血管球体,而血管球体分布在动静脉短路血管网,主要位于肢体远端部位,如指趾甲下、手掌、脚底等;内脏器官缺乏血管球体,偶见发生于肺、胃肠道、肾脏和肝脏等部位[2]。目前发生于盆腔的恶性血管球瘤鲜有报道。本文报道盆腔恶性血管球瘤病例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2007年在外院行子宫+双侧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2年2期2022-05-17

  • “血管球瘤”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种叫“血管球瘤”的皮肤肿瘤。血管球瘤是一种血管性错钩瘤,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他动静脉吻合处,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小型血管瘤,很少发生恶变。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外伤可能为其诱因,局部受到长期挤压、摩擦、温度变化等刺激也可能与其发生有关。本病多单发,常见于男性。通常为蓝色或紫红色结节,硬固而柔软,很难压缩,直径小于1厘米,大多位于上肢。25%的患者发生在甲下,表现为疼痛性实性结节,紫红或黑红色,直径1~2厘米,甲板表面颜色变青。有时出现严重压痛,而看不到其

    保健与生活 2022年3期2022-02-11

  • 肢体单发性血管球瘤1例
    要】报告1例血管球瘤。患者男,61岁。左肘部暗褐色结节半年,伴疼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较大的肿瘤细胞团块,主要由大量小圆形和多角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团块间可见明显的薄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 阳性,而结蛋白(Desmin)、S-100和FⅧa阴性,诊断为单发性血管球瘤。正常血管球细胞位于动静脉吻合处,新版WHO 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定义血管球瘤是由与正常血管球小体中修饰的平滑肌非常相类似的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7期2021-11-30

  • 男性乳房部血管球瘤一例
    趋势。诊断:血管球瘤。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术后愈合良好,随访1年未见复发。图1 乳房血管球瘤患者皮损临床表现图2 乳房血管球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讨论血管球瘤是一种血管性错构瘤,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他动静脉吻合处的变性平滑肌细胞产生的间叶组织肿瘤。1812年由Wood首次报道,1924年Masson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将该病命名为血管球瘤[1]。临床上血管球瘤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单发性血管球瘤约占90%,多数为男性,发生于甲下的血管球瘤多见于女性。单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0-11

  • 116例颈静脉球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朴 申卫东颈静脉球瘤是罕见的颅底肿瘤,又称副神经节瘤或化学感受器瘤[1]。颈静脉球瘤虽然是中耳最常见的肿瘤,但仍临床少见,其部位深在、隐蔽,不易发现,其主要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故容易误诊误治。虽然绝大多数颈静脉球瘤是良性的,但是它具有很高的局部侵袭倾向,如:侵蚀邻近血管、后组颅神经、中耳、岩尖、海绵窦、内耳、颈动脉,甚至颞下窝,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并且通常会复杂化肿瘤的手术治疗[1~4]。提高对颈静脉球瘤临床特点的认识,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因此,本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9-30

  • 甲下血管球瘤的影像表现特点
    15040)血管球瘤又名Popoff或Barre-Masson综合征,由输入动脉、吻合血管腔、集合静脉及输出静脉组成,其结缔组织包膜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1],好发于手指、足趾甲床区,也可见于腕部掌侧面及前臂[2],指(趾)部病灶多见于女性[3]。甲下血管球瘤的典型表现是甲板下圆形蓝色小结节,疼痛、局部有压痛,对冷刺激敏感,但颜色改变不明显或疼痛不明显者难以发现,易被漏诊、误诊[4-5]。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

    中医正骨 2021年4期2021-07-22

  • 血管球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442000血管球瘤又称球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血管球性或神经肌肉动脉性肿瘤。占手部肿瘤的1%~5%,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低于2%[1,2],临床表现通常为甲下单发的蓝紫色结节,女性多见,其他部位如头、颈、胃、肺、舌、结肠,膀胱和尾骨也有报道,根据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发作性疼痛、剧烈触痛、冷诱发剧痛可初步考虑该疾病,但仍需组织病理学确诊,今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对本科收治的15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5-11

  • 实体型肾血管球瘤1例
    10014肾血管球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来源于间叶组织,通常由正常血管球小体中变异的平滑肌细胞与大小迥异的血管结构构成[1]。肾血管球瘤具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尚不明确,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笔者对1例实体型肾血管球瘤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个月余”至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门内侧略上方低回声结节,左肾来源可能。患者无左侧腰背部酸胀、肉眼血尿、脓尿,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3

  • 甲下血管球瘤48 例临床诊治分析
    02218)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有血管球细胞来源的软组织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恶性极为少见[1]。多发生于四肢末端(96%),尤其甲下最为常见(65%~75%),其余较少发生的部位有消化道、肾脏、气管、鼻腔、纵隔、宫颈、阴茎、尿道旁及骨等[2]。目前血管球瘤发生的病因尚不明确,甲下或者甲旁血管球瘤临床常表现为间断剧烈疼痛,手术切除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血管球瘤误诊率较高,术后复发情况出现较多。导致病程时间长,病人长时间处于痛苦状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26

  •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诊断
    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鼓室球瘤及迷走神经球瘤[1],多为良性,生长缓慢,少部分患者可发生恶变、转移。临床以搏动性肿块及搏动性耳鸣为主要症状,肿瘤最大特点血供异常丰富[2-4]。早期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的评估对于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搜集了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9 年8 月上级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9 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资料。9 例均为单侧,右侧5 例,左侧4 例。男5 例,女4 例,年龄24~52 岁,病程1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2020-12-11

  • 超声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血管球瘤1例
    及部位,考虑血管球瘤);右前臂软组织内低回声肿物(结合皮表“咖啡斑”,符合神经纤维瘤病声像)。于全麻下行右手、右前臂肿物切除术,甲床修补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中指血管球瘤,右前臂符合神经纤维瘤,局部细胞增生活跃(图3,4)。讨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为周围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其特征性表现包括牛奶咖啡斑、腋窝和腹股沟区的雀斑样褐色斑、多发弥散分布的皮下神经纤维瘤、虹膜的Lisch结节等。血管球瘤起源于血管平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11-04

  • MRI诊断颈静脉球瘤1例的超声表现
    考虑(1)颈静脉球瘤,(2)血管性病变。讨论:颈静脉球瘤即泛指起源于颈静脉球顶的外膜,沿迷走神经耳支和舌咽神经鼓室支等部位分布的副神经节肿瘤。按肿瘤生长的部位,通常将发生于颈静脉及其附近者称为颈静脉球体瘤,发生于中耳鼓室者称为鼓室球瘤[1,2]。颈静脉球瘤生长沿原有解剖通道进行,向周围结构侵犯,发生在颈静脉孔的颈静脉球瘤可有静脉孔的扩大,多为膨胀性骨质吸收。发生于鼓室者,表现为鼓室内、外的结节或肿块,此瘤性质为良性,但生长方式类似恶性,颅内外广泛生长,颅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6期2020-08-05

  •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nicum 鼓室球瘤paraganglioma 副神经节瘤cochlear 耳蜗promontory 岬,隆起glomus jugulotympanicum paraganglioma 颈鼓室副节瘤Imaging FindingsBest imaging clue:(1)MR shows enhancing mass on cochlear promontory;(2)Floor of middle ear cavity is intact (if ero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3期2020-07-22

  • 3D 腹腔镜下切除胃血管球瘤1 例并文献复习
    示,胃肌壁间血管球瘤伴出血、囊性变,肿瘤大小3.5×3.4×3cm。胃切缘未见肿瘤。免疫组化:SMA(+), Laminin(+),Syn(弱+),CD56(-),CK(-),S-100(-),Ki-67(+5%),CD117(-),CD34(-),CD31(-),Dog-1(-)。 见图1、图2。2 讨论血管球瘤(GT) 是一种起源于动静脉吻合管壁上变异的平滑肌细胞的非上皮类肿瘤,最早由Wood 于1812 年首次报道,Bailey于1935 年正式提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6期2020-04-16

  • 胃血管球瘤1例
    0033)胃血管球瘤临床少见,迄今国内国外仅报道100余例。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等检查手段和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病例逐渐增多。本病术前确诊较困难,极易误诊。我科于2017年收治1例,现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伴腹痛,为间断性隐痛,无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便血,无便干便秘。曾就诊于外院,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符合胃窦固有肌层占位超声改变(不除外间质瘤)。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1期2020-01-09

  • 肾恶性血管球瘤1例
    断:右肾恶性血管球瘤。图1 男,50岁,右肾恶性血管球瘤。2 讨论血管球瘤是起源于血管周细胞的一类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常发生于富含血管球体的四肢末端,发生于内脏者极为罕见[1]。目前仅见4例肾脏恶性血管球瘤报道[2-5],其影像学表现鲜有报道。Folpe等[6]于2001年提出恶性血管球瘤的诊断标准:①肿瘤深度和直径均>2 cm;②非典型的核分裂;③核显著异型性且核分裂象≥5个/50 HPF。本例患者肿瘤体积大小约8.3 cm×7.2 cm×5.1 cm,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25

  • 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
    10000)血管球瘤是血管周围球体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所致,好发于四肢末端,尤以指甲下最为常见,发生在胃部的血管球瘤罕见。由于胃血管球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很难在术前与其他胃黏膜下肿瘤相鉴别。2010年8月~2017年1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胃血管球瘤患者7例,现对其临床、影像、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胃血管球瘤的认识,探讨其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1 资料分析7例胃血管球瘤患者,男3例、女4例,发病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

    山东医药 2019年12期2019-06-03

  • 手指血管球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10072)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来源于血管球罕见的软组织良性错构瘤,具有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自发性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疼痛的冷敏感性。主要发生在指的远端,尤其是甲板下,身体的其他脏器如胃、肠、气管、肾等也有报道[1-4]。其病因尚不清楚,以青壮年女性多见。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容易误诊[5]。本研究对手指血管球瘤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确诊的手指血管球瘤

    重庆医学 2019年13期2019-04-26

  • 回肠恶性血管球瘤并肝转移1例
    1 回肠恶性血管球瘤并肝转移术前CT A.平扫示回肠等密度软组织影,边界不规整,与肠壁分界欠清; B.动脉期示肿块斑片状强化; C.静脉期示肿块持续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 图2 回肠恶性血管球瘤并肝转移术后2年复查,静脉期CT示肝左叶不均匀强化肿块患者男,58岁,间断中上腹痛1个月,本次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且大便带血1天,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吐。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正常。CT:平扫示盆腔内不规则肿块影,密度欠均匀,与肠壁分界欠清,平均CT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4期2019-04-19

  • 下肢良性血管球瘤的诊治及病理观察探讨
    000)良性血管球瘤为发生于正常血管球改良的平滑肌细胞的良性间叶性肿瘤。少见,发生率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2%以下。大多为单发,但有10%病例为多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最好发于指(趾)甲床区,手腕掌侧面,前臂皮下等,少见部位有胃肠道,阴茎,膀胱,纵隔,神经和肺等。良性血管球瘤中有较多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患者常表现为疼痛三联征,即自发性疼痛、局限性触痛和冷刺激敏感[3]。有学者报道[4],约有超过63%的患者有上述症状,9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9期2019-03-28

  • 原发性肺恶性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350001血管球瘤是罕见的软组织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动静脉吻合支周围血管球体细胞或神经肌动脉血管球,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6%[1]。血管球瘤好发于血管球体丰富的肢体末端真皮及皮下组织,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血管球瘤所占比例不足1%[2]。因无或罕有血管球体,故原发于肺的恶性血管球瘤较罕见,截至2017年10月31日,国内外仅报道了13例肺恶性血管球瘤。本文结合临床发现的1例经病理学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原发性肺恶性血管球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探讨

    癌症进展 2019年5期2019-03-15

  • 甲下血管球瘤1例
    织病理显示:血管球瘤(图4~5)。术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附图 指甲外观及组织病理2 讨论血管球瘤又名球状血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它动静脉吻合处的血管性错构瘤。本病常单发,多见于男性,而甲下血管球瘤则多见于女性。单发血管球瘤临床上常表现为蓝红色结节,质硬或柔软,很难压缩,直径很少超过1cm;大多数在上肢,25%在甲下。甲下血管球瘤常表现为蓝色斑状变色区,甲板上可发生纵嵴,有时仅有压痛,而甲板无改变;其经典临床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压痛、冷激惹痛三联征[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25

  •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潜能未定的胃血管球瘤1例
    30033)血管球瘤(GTs)多为一种的良性小型血管瘤,较少发生。胃血管球瘤是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的一种,临床上少见。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血管球瘤,现将该患者资料报告如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影像学特征。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乏力半年余,加重伴晕厥1天”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88/58 mmHg,心率115次/分;意识淡漠,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苍白;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2期2018-12-26

  • 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30000)血管球瘤是起源于正常血管球细胞的良性肿瘤,又称球状血管瘤。该病临床上较少见,虽然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误诊率、延误诊断率均较高。本研究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7例血管球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1.1 一般资料 17例血管球瘤患者中男3例,女14例;年龄 9~66岁,平均(39.82±15.36)岁。病程 1周至19年,平均(10.1±1.5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1期2018-11-15

  • 下肢血管球瘤的诊治及病理观察分析
    644000血管球瘤是临床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瘤,可分为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会自发性疼痛或触痛,无疼痛的女性患者指趾部损害较为多见。小动、静脉之间的神经末梢较为丰富,主要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末梢[1]。因此,血管球瘤在手掌侧、手指甲、足趾甲以及足跖侧较为多见。血管球瘤由血管球细胞组成,血管球细胞内皮细胞外壁较薄,由胶原网包绕,直径一般为1~3 mm,为深红或暗紫,包膜完整的圆形肿物,瘤体内有血液流动[2]。该次研究选取2014—2016年该院收治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2018-04-03

  •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血管球瘤11例分析
    玲燕 叶丽萍血管球瘤是一种由类似正常血管球变异平滑肌细胞所组成的间叶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及四肢末端,通常表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为恶性,发生在胃的血管球瘤非常罕见。肿瘤由血管球细胞、血管、平滑肌以不同比例混杂构成,具有器官样结构。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这类病变的主要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有一定的侵入性,并且可引起一些相关并发症。对于无症状且<3cm的血管球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值得进一步商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

    浙江医学 2018年3期2018-03-05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球瘤4例分析
    医院超声科)血管球瘤是起源于皮下控制血液流动的血管球的少见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四肢末端,手部约占75%。一般甲下瘤体小于1.0 cm,而发生其他部位者可较大。本文分析了2004年8月~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4例血管球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特征,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例血管球瘤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13~69岁,病程6个月~30年。临床表现:指甲根部1例、趾甲根部1例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5期2018-02-01

  • 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表现
    郭会利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表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影像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2)赵 颖 陈亚玲 李培岭 郭会利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手指血管球瘤的临床及MRI资料,11例均行MRI平扫,其中7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11例中位于指甲下10例,1例位于指骨背侧;肿瘤边界清晰,在T1WI上呈等信号8例、稍低信号3例,在T2WI及PDWI上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11期2017-11-16

  • 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应用价值
    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应用价值邓 倾 王益佳 贾 妍 陈 辽 陈孝义 周 青目的 分析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颈动脉体瘤和1例颈静脉球瘤的超声表现特征。结果 颈动脉体瘤超声表现均为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实性团块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团块内可见高速低阻的丰富血流信号;其中9例肿瘤生长将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撑开,使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间距增宽,夹角增大。颈静脉球瘤超声表现为颈静脉孔区的条状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02

  • 长期误诊误治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三例诊疗回顾分析
    治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三例诊疗回顾分析朱付平,张建中,王显军,魏芳远,王 智,王 慧目的 探讨足趾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长期误诊的足趾甲下血管球瘤3例病例资料。 结果 3例均以长期患趾间歇性剧痛就诊,病史1例6年,2例20余年,均在多家医院多个专科就诊,误诊为甲沟炎等疾病,予相应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经查体,Hildreth试验、Love大头针试验阳性,诊断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7期2017-07-31

  • 血管球瘤中FLi-1、h-caldesmon及collagen Ⅳ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瑾,尹海波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是由位于真皮网状层的微动静脉吻合管(Suequet-hoyer管)周围的与平滑肌类似的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文献报道,免疫组化标记h-caldesmon和collagen Ⅳ对诊断血管球瘤有帮助。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5例血管球瘤中h-caldesmon及collagen Ⅳ的表达,观察具体阳性部位,此外将Friend白血病集成转录因子-1(FLi-1)作为血管内皮的标志物同时也进行了检测并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12期2017-03-20

  • 甲下血管球瘤长期误诊误治1例
    例报道·甲下血管球瘤长期误诊误治1例Misdiagnosis and mistherapy of one case with subungual glomus tumor陆 欢,杨小龙LUHuan,YANGXiao-long甲下;血管球瘤;误诊 Key words:subungual;glomus tumor;misdiagnosis患者,女,26岁,因左手拇指末节疼痛7年于2017年1月来院就诊。7年前左手拇指末节受凉后出现疼痛,呈针刺样痛,按压加剧,有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3-07

  • 腰部单发性血管球瘤一例
    腰部单发性血管球瘤一例薛汝增李慧忠黄莉宁刘红芳林尔艺潘慧清陈永锋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左腰部淡紫红色结节伴触痛6个月。6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腰部出现一绿豆大淡红色皮下结节,微隆起皮肤表面,无痛痒,未介意。后结节渐增大至豌豆大,颜色渐变为淡紫红色,触痛明显,无放射痛。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否认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腰部见一0.7 cm×0.5 cm淡紫红色结节,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5期2016-11-10

  • 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临床医学·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祁真玉1,于东红2,汪向明3,王骏1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方法:观察3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 例患者术前均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血管球瘤。肿瘤组织呈结节分叶状,被平滑肌细胞分隔包绕。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血管排列。细胞核圆形,可见核仁,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法:Vim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9-02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甲下血管球瘤的疗效分析
    16023)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约占所有手部肿瘤的1%,好发于中年女性[1]。血管球瘤具有特征性“三联征”:压痛、对冷刺激过敏、指甲畸形[2]。对于血管球瘤的治疗,手术彻底切除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方法[3],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直视下经甲床切口,创伤大,剥离范围广,术后易导致指甲的畸形[4]。2013年6月-2015年3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显微镜下行血管球瘤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2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3期2016-07-11

  • 显微切除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指(趾)甲下血管球瘤疗效分析
    77000)血管球瘤是一种较少见疾病,为软组织肿瘤,具体发病原因不明,1812年由Wood首先描述,并称其为“疼痛性皮下结节”。1924年Masson和Barre正式命名为血管球瘤,也称Barre-Masson病[1],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手部,约占75%,以甲床血管球瘤为最常见[2],治疗上多采用手术切除,但对于瘤体较大及甲基质内瘤体时,不易完整切除,且术后易复发。2009年5月-2014年6月,我科对指(趾)甲下血管球瘤采用手术切除后联合液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07-11

  • 甲根逆行入路切除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治疗
    10006)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手指甲下[1-3],因为甲下型症状、体征相对典型,也成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类型。2011年8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0例甲下血管球瘤病例,均采用逆行入路方法切除病灶,术后效果满意,指甲生长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女8例,男2例;年龄22~43岁;食指2例,中指6例,环指2例。术前诊断为甲下血管球瘤,均为单发。术前明显甲板畸形8例,其余2例仅有症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2期2016-07-11

  • 37例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治
    10700)血管球瘤是来源于血管球罕见的软组织良性错构瘤,具有典型的三联征,即间歇性疼痛、压痛、冷激惹痛。主要发生在指的远端,尤其是甲板下,当然身体的其他脏器如胃、肠、气管,肾等也有报道[1-3]。病因尚不清楚,以青壮年女性为多见,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表现为恶性。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容易误诊[4,5]。本院于2006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37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9例,女2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6-15

  • 手术治疗手部血管球瘤的临床疗效
    我院收治手部血管球瘤[1]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19~37,平均(27.8±4.9)岁。初发67例,经手术治疗后复发3例。手指指腹侧血管球瘤[2]12例,甲下血管球瘤[3]48例,指腹侧伴合甲下血管球瘤10例。利用显微镜,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4]。术后经病理诊断均为血管球瘤。男性患者均为单发性手部血管球瘤[5]。经9个月的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指神经阻滞麻醉法[6]。根据肿瘤所处的实际位置,于甲后皱襞一侧做一切口,然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4-04

  • 手指甲下血管球瘤22例诊治分析
    李威手指甲下血管球瘤22例诊治分析张惠 王鸣 章少华 李威目的 总结对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治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诊断为血管球瘤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年,22例术后手指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指功能正常,指甲恢复生长,有7例指出现指甲线状条纹,未出现指甲畸形。有1例术后8个月复发,予以再次手术切除,术后症状缓解1年未再复发。结论 瘤体切除甲板回植治疗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有效方法。血管球瘤;手指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9期2015-12-27

  • 20例鼓室球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
    颈外科20例鼓室球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郝欣平李永新于子龙梁凤和 郑雅丽 陈树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目的 探讨鼓室球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鼓室球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听力学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总结其诊断要点以及手术疗效。该20例患者中仅有1例为男性其余均为女性。20例中,16例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内有15例合并听力下降,其中2例伴有耳痛;1例仅表现为非搏动性的耳鸣;1例表现为耳道出血;2例仅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12-01

  • 小腿广泛多发血管球瘤长期随访一例报告
    小腿广泛多发血管球瘤长期随访一例报告严磊冉兵李亮雷军蔡林血管球瘤;病例报告;外科手术;临床医学血管球瘤 (glomus tumor,GT)是一种发生在真皮或皮下组织,起源于血管球的良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1.6%[1-3]。Masson[4]于 1924 年首先报道该病。多发性血管球瘤 (multiple glomus tumor,MGT)是血管球瘤的一种特殊形式,体表MGT 一般呈蓝色或紫色结节,容易诊断,但深部组织 MGT 因肿瘤体积小,分布弥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11期2015-10-13

  • 气管血管球瘤2例并文献复习
    床报道·气管血管球瘤2例并文献复习陈爱凤 沈晓强 李柏颖 徐俭朴 蔡 闯气管;血管球瘤;文献复习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四肢皮肤及皮下组织,特别是四肢末端,尤其是甲下、手、腕和足,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发生于气管、支气管、肺及胃肠道的GT非常罕见。本文现报道2例发生于气管的GT,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1 病例简介例1 患者,男性,74岁,因反复咳嗽气急3年,加重2个月,门诊“左肺占位性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2期2015-06-06

  • 胃血管球瘤6例分析
    2000)胃血管球瘤6例分析王胜良,许银霞,毛天敏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胃血管球瘤在胃肠道起源的肿瘤中非常罕见,其病因尚不明确。笔者回顾性分析了6例胃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资料分析: 2010年1月~2015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诊治胃血管球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5~6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未合并其他恶性疾病。6例患者中,4例首发症状为上腹部不适,1例为消

    山东医药 2015年31期2015-04-04

  • 手部血管球瘤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了53位手部血管球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3位手部血管球瘤患者,有1位患者为既往采取手术后有复发,余52位患者为初发。在手术以后采取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3位患者都是血管球瘤。其中有51位女性患者,2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0岁到38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23岁。在51位女性患者,指腹侧与手指甲下都有血管球瘤的患者有7位;手指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期2014-08-15

  • 右手拇指甲下血管球瘤1例
    流信号,提示血管球瘤可能大。术中见拇指远端桡侧瘤样组织,约 0.8 cm×0.5 cm×0.3 cm,呈紫色,包膜完整。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血管球瘤。血管球是位于皮肤中的一种正常组织,主要分布在真皮的网状层中。血管球瘤是血管球增生所致,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动静脉吻合点多位于四肢末端,所以该病多位于指(趾)端指甲下,通常瘤体直径<10 mm。发生于甲床下者,由于局部紧张,从而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特异性疼痛,甲床下可见紫蓝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4期2014-04-05

  • 多发性血管球瘤9例
    03)多发性血管球瘤称为血管球性血管瘤,是来源于球细胞的错构瘤,其发病约占血管球瘤的15%。血管球瘤好发于指(趾)甲下,手指末端、足趾皮下,具有典型的疼痛三联症——间歇性疼痛、剧烈的触痛及冷敏感疼痛,大多疼痛定位明确。多发性血管球瘤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定位不具体,疼痛呈现弥散状,引起周围组织肿胀活动受限,由于诊断和治疗常被延误,可引起不可逆性功能障碍〔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7~2011年9例多发性血管球瘤患者(均在外院多次就诊),女7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8期2013-01-25

  • 中耳鼓室球瘤的MRI表现
    ,窦国胜中耳鼓室球瘤发病率较低,因有鼓膜遮挡,临床上只有借助影像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切除。认识其在MRI上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大有帮助。笔者总结MRI检查的中耳鼓室球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鼓室球瘤13例(其中6例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患者,7例为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手术患者),均为单耳,右耳7例,左耳6例;

    磁共振成像 2012年5期2012-09-19

  • 甲部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
    5002甲部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王 辉 李 红 吴桂勇 郑军卯 刘 锐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显微外科 开封 475002目的 研讨甲部血管球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对11例甲部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结果 经对11例甲部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病人发病情况为阵发性手指疼痛,一般为锐痛,局部压痛,部分病例对冷刺激敏感,经手术切除,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发生于甲部血管球瘤经手术切除效果较好,推荐显微外科方法切除。血管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08-15

  • 手指血管球瘤治疗体会
    37000)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来源于血管球的良性肿瘤,最早由Wood于1812年描述,Garman等[1]于1924年首次报道命名,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手和足,尤其以甲下最为常见,临床主要以强烈的阵痛、敏感的触痛、冷敏感三联症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症状较为典型,但诊断常被耽误,所以患者常在甲下出现剧痛几年后才来就医。我科于2000年至2011年诊治手指血管球瘤13例,所有患者切除后均行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我们将其诊断及治疗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8-15

  • 胃血管球瘤伴发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
    癌);2胃部血管球瘤;3胃肠道间质瘤;4血管外皮瘤;5淋巴瘤,并待做免疫相关标记明确肿瘤来源。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并经北京协和医院会诊,最终病理诊断为:胃部血管球瘤,恶性潜能未定;伴发肾上腺皮质腺瘤。注意随诊观察。SMA、vimentin、laminin阳性;CD117、CD34、CK、CGA、NSE、LCA 阴性,SYN局灶阳性。图1 血管球瘤HE染色图2 皮脂腺瘤HE染色3 讨论血管球瘤,起源于神经肌性动脉球,为一正常的动静脉交通结构,富含神经纤维并行调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期2011-06-13

  • 颈静脉球瘤1例
    孙仁华颈静脉球瘤临床较少见,是起源于中耳和颈静脉孔区的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由上皮样化学感受器细胞组成,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三型:鼓室型、颈静脉孔型和混合型。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1例颈静脉球瘤影像学改变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查体除听力减退,无明显阳性体征。MR检查:左侧颞骨见不规整团块状影,大小约30 mm×35 mm,向左侧桥小脑角突入,左侧听神经受压,增强可见明显强化。诊断左侧颞骨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0期2011-04-13

  • 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45例临床分析
    10004)血管球瘤占手部肿瘤的1%~5%,好发于指端(96%),以甲下多见(65%)[1],临床上常被误诊、误治而使患者蒙受长期病痛。2005年11月~2009年11月盛京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手指血管球瘤患者45例,现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45例,男9例,女36例;年龄22~54岁,平均39.2岁(s=3.26);病程 3月 ~18年,平均 6.5年(s=5.37);肿瘤发生部位:拇指5例,食指21例,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8期2010-08-21

  • 手部血管球瘤 15例诊治体会
    玉林 韩国栋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源自于全身各部位细小动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伤诱因和血管球肥大有关。手指是血管球瘤的高发部位,但由于医生及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 ,常出现误诊误治,加重患者痛苦。现将我院诊治的 1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女 13例,平均年龄 35岁;发病部位:手指甲 13例,手指末节侧方 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2月至 7年。均以反复疼痛为主诉,碰之剧痛为体征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6期2010-04-13

  • 8例手指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
    犹太 何彦国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皮下的控制血液流动的血管球,可生长在四肢、躯干、头颈和内脏,以指(趾)端多见,约有75%的血管球瘤发生于手部,以前曾有人称之为血管神经瘤、血管平滑肌神经瘤等[1]。其中又以手指甲下最为常见,其病因尚不清楚,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肿瘤虽然很小,但可引起严重的疼痛,较容易误诊[2]。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手指血管球瘤,术后疗效满意。无一例复发,6例甲下血管球瘤指甲均生长完好,无明显畸形。1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2010-04-04

  • 左拇指指腹血管球瘤1例
    键词] 拇指血管球瘤;包块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32.2;R73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84-011病例资料患者 女,69岁。因发现左拇指包块伴疼痛3年入院。患者3年前发现左拇指包块伴轻度疼痛,未重视。3年来包块生长缓慢,但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并自觉影响日常生活,遂来院治疗。否认左拇指有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入院后查体:左拇指指腹较右侧明显隆起,局部皮肤稍红无静脉曲张。左拇指中部可触及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6期2009-01-14